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全才”吴昌硕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云
时间:
2022-7-12 02:19:30
标题:
“全才”吴昌硕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22-7-12 02:21 编辑
“全才”吴昌硕
书法入门
2022年07月11日 08:02:52 来自湖南省
吴昌硕
(1844-1927),
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
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是个不折不扣的“全才”。
少年时吴昌硕因受其父熏陶,
即喜作书,印刻。
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
隶书学汉石刻;
篆学石鼓文,
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
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
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
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对于书法方面的研习,
也算是涉猎甚广了。
▲
吴昌硕《集石鼓文七言联》
吴昌硕临摹《石鼓文》数十年如一日,
深研细品、渗融变化。
吴昌硕之篆书,貌似石鼓,但其体势已变,
其下笔的烂漫恣肆,体势的左低右高,
将石鼓文圆方结体,转变为长,
形成气酣势奇的纵意。
其线条笔划的遒劲凝炼、醇厚郁勃,
于拙朴古貌中显出新时代墨气,
这是最出新意之处也。
而其用笔的圆转精熟、刚柔并举,
都在体现着一种时风的气格品质。
▲
吴昌硕《石鼓文贤如七言联》
虽然吴昌硕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很深,
各种书体都有所长。
但是,
不得不说的是:
吴昌硕早年在楷书上曾下过一番扎实的功夫。
在其众多楷书作品中,
安吉吴昌硕纪念馆
藏有一块弥足珍贵的《鄣吴村义冢碑》,
是目前所见到集吴昌硕撰文、书丹、镌刻于一体的
最早的传世作品,
碑品相完整,字口清晰可辨,
是研究太平军在安吉的活动及吴昌硕思想、
书学重要的史料实物。
这是他三十一岁所书,
用笔、结构都十分讲究,在颜、欧、钟三家之间。
▲
吴昌硕《鄣吴村义冢碑》
下面为大家推荐的这件作品,
是吴昌硕手书稿,
写于1883年,吴昌硕40岁。
全卷存诗一百廿四首,
这件小行楷写的十分精到、稚致,
超尘脱俗,全卷神定气足,
是其中年时杰出作品。
▲
吴昌硕小行楷 存诗一百廿四首
“强抱篆隶作狂草”
是吴昌硕先生对自己行草书法特点的自我写照。
当然也离不开他那扎实的楷书工夫,
由楷而行,水到渠成。
我们从他的行草书作品中来看,
在用笔和结构上
得益最多的是王铎、米芾、黄庭坚三家,
同时也受到李邕、颜真卿、祝允明、
黄道周、倪元璐等人的影响。
吴昌硕独创性地把篆、隶、楷三种
运笔结体之精髓相掺合而成,
行书中夹入草篆,而能一气贯通,
给人感到富有古拙、生辣、铿锵美妙之奇趣。
▲
吴昌硕《行草手稿》 湖州博物馆藏
吴氏晚年作品朴茂雄强,
篆书尤为人称道,算是“一绝”。
▲
吴昌硕《篆书临散氏盘铭轴》
▲
吴昌硕《篆书小花园横幅》
▲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横幅》
▲
吴昌硕《篆书鸣禽朝花八言联》
吴昌硕先生晚年所作书,毫无衰老之迹象,
而是更加雄浑苍劲,自由自在,进入化境。
在这些作品中,
我们似乎深刻地领悟到了吴昌硕先生
深厚、博大的文学素养,书法底蕴,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
如同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滔滔不息。
再次向吴昌硕先生致敬。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