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7-17 05:47:25     标题: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2022-07-16 11:30                                       

           1945年的春天,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已经进行到第14个年头,对日寇的大反攻指日可待。
在形势如此关键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特别关注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出席七大,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在这次大会上风光无量。
以至于在时隔七十多年后的现在,会议期间所发生的不为人知的事情仍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一定要周朱刘出席
在大会筹办期间毛泽东特别关注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人的动向。
1940年2月下旬,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从苏联起程回国,但毛泽东早已等不及了,在他们还在归国途中的时候,他马上于3月10日致电朱德、彭德怀,告以“恩来已回,七大快开”。
1941年初,各地七大代表大部到达延安,中共中央提议在五一节召开七大。

周恩来
4月26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指出在和蒋介石见面时可向其提出:要求他派飞机送你回延安参加大会。
5月8日,毛泽东再次指示周恩来:在与国民党方面交涉中,告知“我们要求事项”之一就是“派机送周回延开会”。但由于周恩来未能回来,所以原来拟定的七大召开时间延期。
1943年7月16日,周恩来回到延安。
在周恩来回到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向中央政治局提议尽快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8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接受了这项提议,并迅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毛泽东期盼周恩来参加中共七大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一斑。

朱德
朱德被誉为“红军之父”,长期担任八路军总指挥,在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壮大过程中功勋卓著,名闻天下,是党在军事战线上的重要领导人。
因此,毛泽东非常关注朱德出席七大的问题。
1940年春,毛泽东计划在周恩来和任弼时从苏联回国后,召开中共七大。为此,他一再催促朱德从华北抗日前线返回延安。

4月1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七大快召开,“朱总(朱德)能早来否?”
其时,为协调合作抗日事宜,朱德准备前往洛阳去见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4月12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朱德,说“七大快开,请你于见卫立煌后即经西安来延安”。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朱德于5月下旬回到了延安。

刘少奇
刘少奇为中共五届、六届中央委员,在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候补政治局委员,抗战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华中局书记。
在194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云等评价他代表“过去十年来的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
因此,中共中央也在等待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

1942年1月12日,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决定:致电中原局决定刘少奇回延安。
根据中央决定,1942年底,刘少奇辗转回到延安。
需要强调的是,中共七大的成功召开,和毛泽东坚持要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参加,是密不可分的。
杨家岭七大圆满召开
1945年4月23日,700多名代表集中了中国共产党的精英和骨干分子,代表着全国121万名党员和党领导的100万人民军队,代表着解放区1亿人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参会人员最多的一次。
与“七大”开会的时间数度更改一样,会议地点的确定也是反复了多次。
后来,经多方权衡并报中央书记处拍板同意,最终将“七大”会址选定在了延安杨家岭。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当时的延安,可称得上“宏伟建筑”,整个建筑外观是仿苏联式设计,内部是陕北窑洞式的石拱结构。礼堂可以容纳上千人,是中共会议的不二选择。
因为前六次党代会都是在别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开的,所以,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七大”一共开了近50天。
在这期间,中共中央构筑了第一座理论大厦——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选举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是“七大”的一项重要议程。
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的44名中央委员中,毛泽东的得票率是100%,周恩来是95.67%。最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5人当选为中央的五大书记。
由于中共七大召开的同时蒋介石还召开了国民党会议,他非常清楚此时已经到了抗战胜利的关键,他决定暂时“放松”对日军的警惕,把目标重新放在中共身上,准备与共产党“摊牌”。
为了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占据绝对主动地位,蒋介石找到了“暗戳戳”的方法,他向毛主席发出了谈判的邀请,请他来重庆见见自己,商议之后国共两党未来的发展。
蒋介石觉得毛泽东肯定不会答应,如此他就有借口挑起“国共之争”,但令他意外的是,毛泽东竟然识破了他的“阳谋”,同意去重庆与蒋谈判。

出发前,毛主席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蒋介石真的打算撕破脸,他必须留下有能力代替自己并领导中共走向胜利的接班人。
他离开后安排刘少奇代他全权处理党内事务,并提议中共增加两名候补书记,以防重庆谈判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并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和领导团队的安全。
此时,在七大上大放异彩的陈云和彭真进入了主席的视线。

陈云、彭真增选候补书记
陈云本来就较早地参与了中共七大的筹备工作。
1937年11月29日,陈云从新疆回到延安。
12月9日至14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为起承转合的关键人物,陈云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党中央的领导层,并接替博古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同时陈云还是七大会议的主席团成员,他从“讲算账”“做交代”“讲本行”三个方面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这些自我批评不仅反映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且反映了他对工作的深谋远虑和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的品格,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大代表白治民回忆说:陈云:“发言是很精彩的,给我印象极为深刻”。
王恩惠回忆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陈云的发言。”

1941年9月,在中共七大上,彭真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以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作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他还就敌占区的城市工作问题作了发言。
在七大和七届一中全会上,彭真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当时,在13名政治局委员中,彭真是少数几位出身于北方且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委员之一。
陈云和彭真在毛主席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的政治觉悟以及对党的忠诚让他放心将彭真、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从此,陈云和彭真进入党的最高领导层,成为中共冉冉上升的一颗政治新星。

陈云转正,彭真任北京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通货膨胀、投机猖獗,财政入不敷出,全国有近200万失业人员,大城市粮食、原料及燃料极为匮乏。
1949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之下,组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

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为保证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根据地的吃穿用这件大事,还主持过边区财经工作,因此他在这时从东北回到首都,主管全国财政工作。
他迅速理清经济运行机制,在贸易、金融和财政等方面分别采取有效措施,挽救了当时的经济危局。
他组建了由著名经济学家、工商业界巨贾、党内党外人士担任委员的中财委,并建立工作机制和办公会制度,协调中央和地方。

为制止因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通过政治和经济两手,成功组织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不法投机资本。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陈云为稳定国民经济、建立新经济秩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云对国民经济大刀阔斧的调整使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成为首要任务,1962年夏,陈云还支持农村包产到户的做法,提出发挥个体生产的积极性。
到1965年,国民经济经过五年调整,已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陈云也为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三大以后,陈云退出中央领导工作。
中共十四大以后,他过着离休生活,1995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陈云的成长轨迹及所作出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史的缩影,反映了党成长、成熟的历程,展示了党的生命力、创造力与领导力,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百年大党的答案,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的贡献。

另一方面,仕途一直通达的彭真从1948年12月起担任北平(北京)市委书记,1951年2月又当选北京市市长。
在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前,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京市的工作上。
当时,北京有数十万乞丐,这些由流民、兵痞等人组成的讨饭大军,横行于北京街头巷尾,搞得许多饭店都不敢开门。
彭真通过采取收容政策,妥善解决了这个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

建立城市居民委员会,也是彭真的一大创造。
当时,无业居民在北京常住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了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毛泽东对这种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将其推广到全国。
彭真多次说过:“理论是从实际中得来的。新的实际产生新的理论,并且根据新的情况发展理论,修正理论。历来如此。”
彭真就是靠讲真话、办实事得到毛泽东信任和赏识,在之后的人生中他依然强调自己要讲真话,求真务实的风范始终如一。

1979年以来,彭真先后领导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和其他一些重要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他长期主持政法工作,对促进和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在任期间他一直深入群众,遇事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对工作严谨负责、严肃认真。
从1923年入党到1997年去世,彭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斗争多么复杂,顺境也罢,逆境也罢,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用坚定信念和步伐,认真实践了自觉走历史必由之路的选择。

结语
无论是陈云还是彭真,他们都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无论是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关键时刻,他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勇于担当,出色履行了党赋予他的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信息来源
知网《陈云与中共七大》
知网《中共七大幕后之谜》
知网《彭真传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