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1057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参加考试的学生有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谁想到做湖州长官仅两个月,天降横祸。从朝廷命官一举跌落到御史台大牢,还受尽了侮辱,被严刑拷问,经常连夜提审,苦不堪言。在此期间,苏轼写下两首绝命诗: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这便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案发以后,弟弟苏辙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当时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张方平痛心不已,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甚至往日的对手王安石,上书皇帝,为苏轼说情。被关了一百三十多天后,苏轼释放出狱。02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流传千古的《定风波》就是这么来的。以至于后来离开黄州时,他的禅坐功夫已相当了得,“物我两忘,身心皆空”。03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