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丢失上百年的帕米尔高原,终于重回祖国怀抱
[打印本页]
作者:
惜晖
时间:
2022-7-30 18:31:12
标题: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丢失上百年的帕米尔高原,终于重回祖国怀抱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丢失上百年的帕米尔高原,终于重回祖国怀抱
2022-07-11 08:58
导语:帕米尔高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面积之大,跨越了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三个国家。帕米尔高原海拔平均在4500米以上,最高的山峰达到了6000米以上。大家对这些朗朗上口的数据资料一定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吗,它曾经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有上百年的历史。
中国在古代的理念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至于在古代与周边国家也只是有边无界。也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边界问题。到清朝末年,清廷内政权的更替国力日渐衰弱,西方列强以及沙俄看到了中国这块肥肉,开始肆意地瓜分。使用中国大量领土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其中的帕米尔高原就是这样被当时的沙俄所占领的。
一、帕米尔高原的历史
帕米尔高原上最高峰超过了7000米,整体面积有10万平方公里之多,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在中国关于帕米尔高原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书中记载在西北海之外,最荒凉遥远的地方,有一座不能合拢的山叫做不周山,不周山的意思也是就是不完整的山。
还有一种传说,也是神农氏后裔炎帝一族的共工,不服黄帝后颛顼做部落首领,于是与颛顼展开夺帝大战,。共工结果战败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天地支柱的不周山塌陷下来。天空出现一个大洞。自此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众江河奔流向东南汇集,日月也东升西落。
时间来到西汉时期,当时国力强盛,与外界的贸易往来不断。帕米尔高原也成为了通商的必要通道。自西汉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关于帕米尔高原的记载。帕米尔高原的重要地理位置也许就成为了别国与中国相争的重要原因。
在清朝乾隆年间国力强盛,1759年大小和卓被平叛,西域各国也都先后归降。整个帕米尔高原都属于中国,在清朝时叫做葱岭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巴尔喀之湖和喷赤河一带都是中国的领土。然而清朝日渐衰弱难敌强大的沙俄。
沙俄多次派兵入侵中国,到了清咸丰时期,咸丰皇帝软弱昏庸无能。被迫和沙俄签下了《北京条约》。在这个不平等的条约中清廷对西北边界做出了让步。
沙俄并没有就此止步,在以后的日子里公然入侵发动战争,使得清廷失去了往日的雄伟气魄。到了同治帝的治下时,又与沙俄签下了《堪分西北边界约记》,这次条约让我国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了沙俄的国土。
这次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西北地区长时间处于混乱之中,当时西北各族相继发生暴乱,其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还是阿古柏之乱。后来被左宗堂帅兵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被沙俄和英国怂恿的阿古柏消灭。
此次战役胜利后,清廷也多次派人与沙俄交涉,想收回之前被割让的土地,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据相关记载统计,清廷割让给沙俄的土地共有60多万平方公里。
交涉未果后的清廷根本不是狡猾的沙俄的对手,例如在清廷和沙俄交涉伊利问题时,反被狡猾的沙俄威逼利诱最后做出了妥协,又下签下了《续勘喀什格尔界约》。这次不平等条约让人无奈,一块三角地带成为了待议的地区。也使得狡猾的沙俄想象空间加大。
甲午战争之前沙俄感到了清廷的无能,又单方撕毁约定出兵帕米尔高原并与英国勾结,瓜分中国的大片领土。在甲午战争后,清廷的实力更加衰弱,也无力挽回失败的局面。但依然为保护国土做着最后的努力。自此清廷不但否定了被俄英两国瓜分的土地归其所有,还派兵到西北边界守卫,清廷的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土地回归祖国燃起了希望。
二、帕米尔高原的回归史
清朝的灭亡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片刻的安宁,接下来长达几十年的战争让原本丢失的土地让当时的政府也无力要回。但是坚持领地主权的完整在任何一代人的心中都没有灭。
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成立,苏联对中国政府也承认了西北边界问题——帕米尔高原地区存在争议。可是我们国家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当时我们的国力也是由于长年的战争而羸弱。中国的新政府也无力收回之前被他们占领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力日渐强大。而我们的老大哥——苏联内部问题不断发生,于1991年解体。原来被沙俄占领的帕米尔高原成为了塔吉克斯坦的领土。自此中俄之争变成了中塔之争。
在此后长达11年间,中塔双方就边界争议问题多次交涉。在2002年塔吉克斯坦总统应邀访问中国时期,塔方就是把存在争议的2.8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3.5%,也就是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交还中国。
土地回归祖国后,两方代表于2011年9月20日立界桩完成了交接。此次的交接也代表着离开祖国母亲怀抱130年之久的土地又回来了。就此的纷争也得以圆满解决。
总结:中国没有以大国的姿态出兵相逼,没有以一兵一卒在和平的方式圆满解决土地纷争问题。这次解决土地纷争的办法堪称世界典范。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