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汉朝佛教传入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和禅佛发生关系。例如王维字摩诘,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我们甚至称之为诗佛。
顾随先生说,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后,不与之发生关系,且被认为大诗人的,有这么六位。
一、陶渊明顾随认为,陶渊明诗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但荷,第二为解脱。
其但荷表现为躬耕与固穷。躬耕是积极但荷,陶诗中经常反映其躬耕劳作: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节选自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旱稻》
固穷为消极但荷,出自儒家思想,而非佛家思想。孔子曰:君子固穷。陶渊明有《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云: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陶渊明有解脱思想,对人生之苦但荷,对生死之苦解脱。陶渊明有诗云: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节选自《形影神并序》
顾随认为,这是老庄思想,也不是佛家思想。
二、李白李白是盛唐人,人称之为谪仙人,近于道家。顾随说李白的道家思想,与陶渊明的老庄思想不同,更近汉朝方士之道,信奉“服食求神仙”。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三》中,写道: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唐朝不少的皇帝(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都信奉服食丹药,甚至有即位因此而丧命。
顾随说李白作诗纵横开阖变化,恰如道家之腾云驾雾。但是又与屈原的“上下而求索”不同,李白只是好玩而已。其风格近于方士神仙,诗中也常常谈到方士神仙。例如《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三、杜甫
诗圣杜甫不爱禅,非仙非佛,他更贴近生活现实,是一个率真之人。《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四、韩愈
其他人是不近禅宗,而韩愈则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封朝奏九重天,说的是他上《谏佛骨表》,反对宪宗“迎佛骨入大内”,结果惹得皇帝大怒,差点定其死罪。后经经裴度等人说情,被贬为潮州刺史。从长安去了广东。
韩愈《谏佛骨表》中说: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在佛入中土前,很多君主长寿,例如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汉明帝时始有佛法,结果汉明帝在位才十八年。后来魏晋南北朝地皇帝大多不长寿。唯一一个长寿皇帝箫衍,还被叛军围困,活活饿死了。
五、欧阳修欧阳修继承了韩愈的古文革新运动,亦学其辟佛的思想。欧阳修《酬净照大师说》诗云: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
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
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
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宋朝事实类苑》卷八记载:
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事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公之辨也。
欧阳修给二字取字为和尚,并不是学王维好佛,而是“贱之也”,好似给娃起名叫狗剩之意。
六、辛弃疾辛弃疾不以诗传名,而是著名的词人。顾随列入辛弃疾,乃是从广义言诗。
词人中,不受佛教禅宗影响的人比诗人多,辛弃疾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顾随认为他和杜甫很像,几部腾云驾雾,也不成佛作祖,反应的是人的真实。
区别在于,辛弃疾在事业上比杜甫有成就,在财务状况、生活条件上都比老杜好得多。
辛弃疾不信佛不信仙,甚至拿来调侃,如其《卜算子》写道: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彊,佛寿须千百。
八十馀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又有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福唐体)《柳梢青》云:
莫鍊丹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休辟谷难。吸风饮露,长忍饥难。
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休采药难。人沉下土,我上天难。
辛弃疾在序中说,我梦一道士话长年之术,梦中把他痛斥了一顿。醒了以后赋八难之辞。
结束语顾随说,这六人中,陶渊明是晋朝人,余者为唐宋诗人。除了欧阳修以外,李杜韩欧,各有风格。
如果求其共同点,是:开合变化。开合者,作品多,变化者壮美。这是好佛者的王孟韦柳等人的短处。好佛者“反约”,万殊归于一本,易成为单纯精美。这是学诗的两种途径。
顾随以上的观点,似乎不太好理解,您以为有道理吗?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