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武当道医王泰科:养生关键在“三宝” 道医传承要政策
[打印本页]
作者:
玉立
时间:
2022-8-14 23:21:56
标题:
武当道医王泰科:养生关键在“三宝” 道医传承要政策
武当道医王泰科:养生关键在“三宝” 道医传承要政策
凤凰网国学
2022年08月11日 11:11:40 来自北京市
2022年8月7日,由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在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举办首场高峰论坛,主题为“论道武当:传统文化与健康生活”,聚焦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在当代的生活化与市场化。论坛期间,鹤发童颜的著名道医、武当山全真教高道王泰科接受了凤凰网专访,重点阐释了道医与道家养生的要诀。
武当山全真教高道、著名道家养生专家王泰科在论坛期间接受凤凰网专访
王泰科道长自小习医,正式出家修道四十年,医术高超。他认为,狭义的道医,是相对于中医而言,即出家的道人在行医。但中医又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因此事实上,道医也可以不局限于出家的道人,可以指那些遵道行医者。道是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是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所以,道医传承的前提,是学习历史文化与思想传统。
谈到养生的意义与原理,王泰科说,知道生死之义,就是养生。养生在于保养人的精、气、神。人是在气中生存的,气在人就在,气熄人就亡,不让气消散,就是养生。生活中的养生,应该注意饮食、情绪、作息、房事、药物几个方面,把疾病控制在未发病之前,治标又治本。王泰科认为,从养生的意义看,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没有自己的文化等于没有精神,没有灵魂。道教的核心思想是“敬天地、礼神明、尊师长、孝双亲”,但是现在,年轻人这些思想观念、人情世故越来越淡薄,这是一个危机。
同样需要“标本兼治”的,王泰科认为还有中国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传承,首先需要的是由中医内行来管理的中医组织机构,以打破西医的思想偏见与技术排斥。第二,是要解决中药材伪品的上市问题,真正按照传统的医药理论和记载进行中药材的种植和制作。
以下是整理后的采访实录:
凤凰网:您是著名的道医和养生专家,是什么机缘让您走上了这条道?
王泰科:
也没啥特别的机缘,但也还是有一点原因的。从命理上说,自身就有这个想法,也可能是受家庭影响,父辈都是信道人,这是根本上的原因。从学医以后,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对我来说,就为了追求这一段话的真理,才走到道教里头来。书上是这样说的,它说“
长生自有长生法,不老就有不老丹。你今想吃长生饭,先把口福要忌全。
”里头的东西多,大概意思是,既然有长生法,有不老丹,这东西在哪里呢?原来是从药书上看到的。我就对学医、向道有一个转折点。上哪儿去学呢?只有道教能讲这个东西,所以从性格上说,适应这个环境,也适应这种团体生活,更适应这个学习。就是这种机缘,我1983年在武当山出家。
凤凰网: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一边熬着夜,一边泡着枸杞,一边养生,对这种所谓的养生方式,您持什么看法?
王泰科:
这是个心理作用。他认为喝枸杞能养肾、能补精神,但他不知道他的精神是怎样耗损的?人应该知道生是为什么生?是什么条件使我生存着,又是什么条件失去了导致我死亡?
知道生死之意,就是养生。
不是光喝了枸杞就能养生。人的生存主要有“三宝”,有“三宝”才长生,失去“三宝”就没了。“三宝”是什么呢?精、气、神,这是谁都有的,可是谁都不注意保养。所以在
养生方面应该注意的是:保精、聚气、养神。
凤凰网:说到这一点,中医也很讲究精、气、神。眼下,中医的传承和弘扬这方面也面临一些危机。道医与中医如何区分?道医遵循的是什么道?
王泰科:
这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太多了。首先是方法思路需要改变,因为中医原来就是道医,西医传入以后才有了“中医”这个说法,其实原本就是道医。中医西化了以后,里边就分出这个道医,其实这是从概念上说,也不能算不对,可是有点含糊。要从我这个想法说,道医首先是一个宗教人士在行医,他的身份是个道人,这算得上是个道医。放大一点说,他不是个出家人,不是个道人,那么最起码他是遵道行医。
什么是道?道就是一种阴阳体系。天有太阳、有月亮,有晴天、阴天,有热天、寒天,它是阴阳变化的一种规律。道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它是事物的一个理性认识,是社会上的行为准则,也可以说它是成功者的一个向导,总体来说它是个纲领性的、原则性的东西,这就是一个道。它不是个很狭义的东西,我认为道是广义的,哪都可以用,哪都能说得上。第二,从实质上看,道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它就是一种含义,一种概念,一种理论思想。可以说它是宇宙当中运动的一个事物,含有正负两面,寒热两性,运动着的一个气团,也可以它是一个本体东西。所以老子说,道是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能生育万物,先天地而生。从概念上说,道就是一个运动的气团,混元一气。《黄帝内经》上也曾经说过,“道者,阴阳也”,这个道一分为二,就是阴阳;阴阳合二为一,就是一个道,说明道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就是天地、日月,黑夜白天。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对道的解释,来源于《内经》,详细的意思我就不解释了。
《黄帝内经》开篇就是谈养生。《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几篇,把人生的存在和死亡全部讲了,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些东西。还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东西,这都是来源于医术。一道通元,“元”还是在“道”上。只要知道“道”的道理,就懂得医术;知道道医,就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它就是个天、地、人相合的集体,天人合一。脱离了阴阳,人不能生存。比方人吸气,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吸进来的就是新鲜空气,这是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呼是呼出去的浊气,通过吸清呼浊,进行机体交换,产生阴阳交互,这是生命的存在。如果把人封闭到真空里头,就是说天地间,如果气不动,你呼吸也呼吸不了,人体内没气,那马上就死了,哪怕输氧气也接不上。所以,
人是在气中生存的,气是在人中运动的。气在人就在,气熄人就亡。
道医最重视的,就是人活着的这一口气。我们在练功养生这方面也强调,
功练一气是真传
。养好自己的精气神是根本,目的是为了五脏平衡,心脏脾肺肾都平衡参与机体工作,使你不衰。不亡不衰,平衡了,就能治生死。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了?生死就在一气之间,照着这个,不让气消散,就是养生。这样就可以说是人间不老仙。我们练功,就是为了练好生命的真气。
凤凰网:我理解您看对不对?根据您的说法,其实吃什么、喝什么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讲究阴阳平衡,内心的平衡?
王泰科:
对。(明代名医龚廷贤)有一首《摄养诗》,按照那个去生活,基本上都是养生的。话是这样说的:“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养生就是这回事儿。
凤凰网:眼下好多中药都是人工培植的,在中药的传承方面,这个危机该如何破?
王泰科:
这个问题,它确实存在。关键还是在于这个国家卫生体制,因为中医必然得有中医的一个组织机构,它不但组织人,还要组织它的学习,把它的技术提高。没有自己的体制,也就没法相应地体现中医的机制。现在提倡的都是西医那一套科学、数据。用药上我也不知道是啥原因,也可能是用药量大了,自身药材供应不上,不得不人工培养一部分,可这质量就下降了。
中医药材伪品上市,这是最可怕的。现在(很多)都是些伪品,真正见到正品也不认识了,可能把真的当成假的,假的当真的。最近我看到一些现象,感到非常担心,麦芽不是麦芽,就是小麦炒炒就算了。还有山楂,山楂本来是自然熟、自己红的,结果现在都是生的在煮,晒干了还是黄的,它治病吗?麦芽不是麦芽,枯芽不是枯芽,就是原籽一炒,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我不知道是哪个公司在作为,不知道是哪个管理人,为了挣钱这么搞。所以说如果这样的事不堵塞、阻止,将来如果上市越来越多,那中医吃药吃到假的,死就死在这个伪药里头,这是个可怕的事。所以说自己必须要有自己的管事,能管到位,外行管不了,这都是中医现在出现的弊病。
凤凰网:现在网上有好多声音在骂中医,说中医就是假的,就是没有用的。怎么驳斥、批判这个观点?
王泰科:
这些东西,你说了,是跟他们抬杠,你不说,他确实需要驳斥。要说主要的原因是西医是经济化了,它挣钱。西药现在好多便宜药没有了,不挣钱。咱要治病,医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治病。头疼粉过去2分钱一包,后来逐渐涨到2块钱一包,那还是便宜了,现在没有了,干脆就不生产了,也买不来了。好多东西便宜的没有了,这就是个利益关系。
中医的治疗是治根,西医是治标不治本,西医的治法就是跟土地除草一样,有草了,割苗就好,根还有,等过一段时间又长了。比如癌症,我给你开个刀,这一块硬块拿出来了,它留着质变问题,继续在发展,过一段时间,癌变了,扩散了,就是这回事。把毒留到里头了,它不扩散吗?所以说,中医是标本兼治,既能治本,也能治标。特别是道医最重视养生,就是能把疾病控制在未发病之前,使你不生病,使你永远健康,这就是道医的一个明显的地方。西医它就是好得快,当下给你应付过去,这是利益方,是治标不治本。
生活上,有几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这都是对疾病很有帮助的。饮食养生,这是很重要的;情绪养生,人都有情绪;作息养生,现在都是拿个手机,上厕所也得看手机,吃饭也得看手机,晚上该睡的不睡,该起的起不来,这个阴阳一颠倒,它能不导致疾病吗?还有房事养生,现在年轻人花销很大,有钱了,贪图一时之欢,结果把自己的骨髓都耗空了。药物养生,药本来是治病的,但是它也可以防病,现在都是有病了才用药,没病的时候不知道保养,结果导致生病了大把大把的钱给医院里送,你怎么不平常注意养生呢?所以说道家很重视这方面,养生有好多功法,丹功、动功,饮食养生等等,都是老祖先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可是现在没有传下去,因为有人不相信它。
凤凰网:那您对道医的弘扬,有什么样的愿景和期待?
王泰科:
任何事业兴旺在国家,不兴旺还是在国家。传承要根据政策,不仅仅是我个人愿望。我个人当然希望把它传承下去,因为它是古老的传统文化,也是华夏的一种文明。所以如果说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没有它自己的文化等于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一样,支撑一个民族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条件,就是民族文化。我是很希望把它传承下去。
凤凰网:这个传承离不开年轻人,您对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期待?
王泰科:
我们道家(教)的思想,它一个核心的地方,就是“敬天地、礼神明、尊师长、孝双亲”,这是它的基本思想。可是现在人不说敬天地、神明,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了。所以说这个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有点错了。这些东西,主体是复兴历史文化,学习历史的东西,把传统的思想、传统的文化继承起来,或许会对下一代道医上有所转机。如果不是这样子,文化方面不改革,不可能走向这一步。
凤凰网:围绕着国学您能不能再多谈两句?
王泰科:
多了也不会说,反正在我看来,国学就是国家之学。国家之学有什么东西,无非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这才算是个国学。现在的东西要是没有历史文化来证明,它就不算国学。所以说这个国学必须要是传统的华夏文化,这是一点。华夏文化当然也是民族文化,也是属于道学思想。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话说得很精辟。郭沫若也说过,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大树,如果没有道教的文化,就等于大树没根一样。因为道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自然文化,也是一种哲学文化。从道德上可以延伸好多文化都在里面,所以,必然要发展道学,道学包含的面很宽。
以我个人的看法,那还是要回过头来学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伏羲画八卦,写了《周易》;神农尝百草,著了《本草》;黄帝著了《内经》,《内经》把疾病或调理都包括在内,如果要是不学这些东西,我们等于是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存在是怎样来的。要知道、懂得这些传统的文化,还是刚才说的,道教从来就有的四个观点——“敬天地、礼神明、尊师长、孝双亲”。就敬天地来说,天地中的太阳,给了光和热,你才能生长;栽种了一切万物,你才能生活。敬天地就是敬天地的改造之恩。对父母来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要报的,如果没有父母养育,你连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尊师长,就是尊敬师长的培栽。所以这四种恩在道教来说,都是很重视、很需要的。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思想很淡薄,这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扭转这个,如果不爱国了,也不敬父母了,也不尊敬师长了,这个文化底蕴会越来越淡薄。人情世故都不在了,就没有精神了。中国人要是到外国去了,一说是中国人,不管认不认识,都格外亲;就是同省里,老乡见面,都格外亲。乡里都能这样,何况是一家人呢?又何况是兄弟姐妹。现在这种关系很淡薄了,人情世故越来越淡薄,这是一个危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