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定慧禅师碑》
裴休书迹传世极少,仅存《圭峰定慧禅师碑》。它是裴休和高僧交往的见证,也是其杰出书艺的一次展现。《圭峰定慧禅师碑》
就文章本身而言,欧阳修评价并不太高,认为“其文辞事迹无足采”,但却推崇其书法,说“其字法世所重”。后人也恰恰是因其书写水平,而十分看重此碑。历代都有名家题咏置评。金代著名书法家赵秉文曾作《游草堂寺诗》五首,首篇为:“下马来寻题壁字,拂尘先读草堂碑。平生最爱圭峰老,惟有裴公无愧辞”,对裴休的书法推崇备至。《圭峰定慧禅师碑》
裴休和柳公权是同僚,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合作者。柳公权的名迹《玄秘塔碑》是由裴休撰文,二人关系可见一斑。柳公权要年长于裴休,二者书风会存在相互影响的一面,裴书多取法柳书,已历历可见。也正因为此,裴柳书风的异同,常引来争议。清叶昌炽《语石》卷七载:“《圭峰和尚碑》尚存,其书遒紧而无蕴藉,学之易滋流弊。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悬听合无间。大达法师裴撰文,而柳书之。此碑则柳题额而裴书之。两碑微言奥义,非精于梵乘者不能作。其文固宜出于一手,窃讶裴之书又何以神似柳,既而豁然悟日:此碑亦裴撰而柳书,特书丹时并题裴疑耳。”裴休《心经》(传)
叶昌炽因裴柳书风近似,而怀疑《圭峰定慧禅师碑》是柳作,而托名为裴休所书写。也许,这样的怀疑符合常理,却并未接受严格的风格分析检验,而只凭直觉就下断语。通过与作于柳书诸碑对比,发现柳书的筋骨外露殊为明显,直逼心目,而裴书较为洒落轻松。所以米芾《海岳名言》评:“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米芾非常讨厌柳公权的拘束,而赞扬裴休的自然。裴休的书法并非完全臣服于柳公权,虽取法柳书,而显露出自己的个性。裴休的书名在后世远不如柳公权,大概原因是:一,因为风格面目确实不如柳之强烈,柳书更易让人印象深刻;二,传世书迹极为稀少,后人极难得一见,更不必谈师法其书。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