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新版《画坛父女》--金融 [打印本页]
作者: 123 时间: 2022-9-15 20:16:02 标题: 新版《画坛父女》--金融
新版《画坛父女》--金融
2022-08-18 13:06

上图 刘文西老师点评艾薇的山水作品
下左 电视台录制艾红旭专题片
下右 父女随黄土画派陕北写生

上图 祖孙三代在刘文西老师画室
下左 父女同王有政老师陕北写生途中
下右 艾薇、艾赛音在王有政老师画室
艾红旭最早对美术的兴趣,是在母亲的熏陶和舅父(原新疆书协主席李般木)的影响下开始萌发的,他从七岁时开始在墙壁上涂抹,直至今日,从未放下手中的画笔,而且一画就是六十余年。尽管他经历了生活的苦涩、工作的坎坷,但他对绘画的执着追求从未放弃,即使在十年浩劫的风浪中,他仍是专心伏案泼墨走笔。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地用心去做,经年之后,那些没被现实的琐碎打败的,沉淀之后,就是才华。

他在绘画上先后接触过水粉、油画、版画,而且每一画种都有佳作问世。自七十年代后期,他又开始探索起国画,而又是那样的投入。工作之余,画画是他的全部。他广交画界朋友,上门求教,勤奋好学,收益匪浅。不少画坛大家都曾对他产生过影响。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部分水粉画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部分版画
为系统学习中国绘画技法,他曾先后在陕西省教育学院美术系和陕西国画院研究生班进行学习深造。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使他的绘画技艺突飞猛进,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后来创作的巨幅国画《石家屯日记》曾入选1997年全国中国人物画大展,并入作品集;1998年由陕西国画院在省美术馆主办其个展;1999年元月参加“中原艺博会”作品被评为金奖;同年五月,应邀参加北京“首都艺博会”;2001年七月《天伦》在全国建党八十周年“延安颂”美展中曾获得三等奖;2001年12月人物画,《高原情》《老姊妹》参展《西部。西部美术大展》至今有数百幅人物画精品被海内外艺博馆及个人收藏。

《石家屯日记》入选1997年中国人物画大展获优秀奖并入作品集

2001年七月《天伦》在全国建党八十周年“延安颂”美展中获得三等奖

《老姊妹》2001年12月参展西部•西部美术大展

应西安晚报社约稿特意创作“抗战老兵”作品
艾红旭深沉而内向,不善言辞,但他善于观察,勤于写生,他数十年如一日,立足三秦大地,吸吮着黄土地上的乳汁,所以他的画风扑实而又自然,充满了大西北的泥土味。他的作品注重绘画艺术的自身美,绝不是靠外感上的刺激,这也是他作品引人入胜的难能可贵之处。他擅长人物,而且多以老人和孩子为题材,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他把老人的憨态和孩子的稚趣常常表现得惟妙惟肖使人信服又非常耐看。

他画了很多速写,好像是用线条写下的日记。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把诸多人物形象和他们生活与生存的现状,及喜怒哀乐,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他并不是一个才子型的画家,他是一个靠勤奋与积累渐为世重的后发型画家,他的人物画风格之所以显得沉稳厚重不尚华美,一般也正缘于这种醇厚质朴的天性。人们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他对生活,对人性的理解,读出他对艺术的那份真诚。他不习惯甚至不善于掩饰心中的一切,他总像把自己的感情和盘托出,以期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看一个真实的生命,折射出一个人生片段。

每一天都同样度过,不同的是他笔下的人物各异。这是一幅饱含异域风情的作品,藏族人民特有气质尽现其中,由于对生活场面的如实描述,使他的水墨人物有一种亲切感,仿佛身在其中。在这些人物的勾勒之中,熔铸了他自己的生活内容,运用笔墨在圆润的长线上,时而凝重有力、时而舒展流畅、把人物的风韵气度,含蓄而沉着地展现出来。这是零五年我们去甘南、川北藏区写生采风回来后,他的又一幅大型新作,除那幅《高原盛会》(140x360cm)外另有六十余幅作品已陆续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零六年出版了以藏民为主的作品集。

黄土画派每次活动他都参加,接触的许多名家给了他无私的帮助,学到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知识。生活中的他不善应酬、不懂吹拍、淡泊名利。座谈会上、宴席桌旁、摄影机前,退避三舍。没有职称,没有官衔,没有现代人追求的一切物质条件,他有着自己的执着:追求一个高品位的艺术环境,与众多画品人品皆高教授地接触,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更是他画艺突飞与提高的契机。他只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圆满。

艾红旭在他为绘画艺术痴迷及不懈追求的同时,还以令人信服的榜样力量影响和教育了女儿。七十年代初,当时只有五岁的艾薇在他一幅作品上涂抹了几棵小树,让人称奇的是这几棵小树竟增添得恰到好处,他发现了女儿的天赋,决心培养她学习绘画。他言传身教,而小艾薇不负父望,没有多长时间便能独立作画,读小学时她包办了学校的墙报。


读省轻工美术学校期间她又爱上美术设计。她的代表作《放学路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书画大赛,获得了二等奖 。美院招生她在三千名考生中被列入初录的一百名之内,但阴差阳错的她最终却没有被录取,这使她的自信心受到了伤害。至此接踵而来的工作家庭等诸多不顺心事纠缠着她,在这人生最关键的几步,她只体会到酸、辣、苦、难。虽然命运对她不公,机遇与她无缘,她为生计在与命运抗争中,再一次从父亲身上得到了启发。父亲对绘画事业勤奋与坚韧的精神,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感染着她,重新拿起画笔。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力和准确的造型能力,起初喜欢人物画,特别是仕女,不仅动态自然生动,而且线条流畅飘逸。

可她并不满足自己,她总爱向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挑战,继而选择了山水画。云卷云舒下面寂静的树藤里,仿佛鸟儿都睡了的一幅写意山水,竟成为得意之作,而且还得到了人们的赞誉。特有的艺术天赋及超前意识决定了她离不开造型艺术,在艺术世界里,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绘画艺术,她的格局似乎已经形成;如今又和她父亲一样视绘画为生命,乐此不疲。她的仕女、山水作品多次参加大型美展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被海内外人士广泛收藏。


报刊杂志发表的部分作品
生活中的她简单快乐,投入绘画创作中的她谢绝一切人际活动,包括家人在内。耳边只有画笔有带节奏的舞动之声,犹如湖面的涟漪轻轻的递进着;在一些人眼里摩登孤傲清高的她,殊不知善良同仁是她的本性,她永远是谦恭平和之气息,如一汪清水清澈见底。对待不懂她的欺凌,宁愿保持沉默让人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她,始终善待亲友,笑对人生。悠然宁愿保持沉默让人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她,始终善待亲友,笑对人生。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沉稳的性格决定她,视绘画如饮食滋养着她的生命;她曾说:“已经驶上艺术的高速路,路的两边有黄金,也不会停下来看一眼,那些跟我没关系;奔赴终点!” 美丽的浪花,是在浪涛与礁石撞击中怒放;璀璨的火星,是在铁锤与铁砧的急剧敲打中迸发;人生价值也正是在艰苦卓著的奋斗中显现。

她付出的代价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她放弃卖相很好的山水画,转型油画人物肖像的极限挑战。圈内人明白,只要是转型就等于从头开始,还好,凭着扎实的素描基础“童子功”的造型能力,很快进入创作状态。无奈干扰太多、社会活动频繁、朋友聚会不好推脱,可以说任何人都不会像她那样:咔、咔几剪刀硬是把一头漂亮的发型弄成不伦不类的乞丐型。用“削发为画”来约束自己,无法出门专心致志地搞创作。废寝忘食到早晨动笔之前,准备的一锅熬直到晚上竟没动一口。艺术界的一次重要活动必须参加,放下画笔直奔商店买了一套假发,往头上一套,就去参加了一次大型画展。真是应了这句话:“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的自律”。

两千年初放弃卖相很好的精品山水画
很多人画肖像只追求画的像,而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用心去赋予它精神上传达出的情感和灵气;比如画乔雨肖像中带着乐感的抽烟之手,与绥德汉带着泥土的指甲之手,感动和震撼尽在大大超比例的刻画中。饱含感情的画面,无处不彰显出她的艺术风貌。自信来源于实力,实力来源于努力。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从她的作品里就可以看到,油画的材料熟悉后,在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她已硕果累累。


画家一生中最愁的是没有灵感,最畅快的是酣畅淋漓的创作。当极美的色彩与美妙的构图从笔尖倾泻而出,那不仅是作品,更是画家的心灵与情怀。这幅激情之作是我们在澳大利亚同三辈与四代,欢聚一堂时的随拍照发给她之后,连夜构图上彩反馈给我们的一幅半成品,神速啊!

饱满的色调,对线条的收放自如的驾驭力,饱含感情的画面,无处不彰现出她的艺术气息。这就是到域外之后,她发现了更能达意潇洒的色粉材料,加之成熟的绘画技巧促使创作之品再腾高度。女儿异域续写的《辛路之歌》色粉作品集

想为女儿办画展的心事由来已久,借助艺术馆这个平台展示出女儿多年以来辛苦创作的作品。没想到的竟是:“ 我的画,是孝顺爸妈的玩具 。”确实如此,女儿提供的这个世间绝无仅有的“玩具”让我感慨万千……
她就是个画痴,这次展出只是一部分早期的油画、山水画作品,到域外之后又改画色粉作品(图片显示)这次展前我给她的信息:“ 展览是了娘的一个心愿望你配合一下。”如若不是这句话,按她的一贯作派绝对是不同意的,不办展览、不加入任何组织、不申请……
用她的话:“去法国看看,那里是艺术最高殿堂。梦想一百,走五十,就够了!”

人生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观看画家女儿的作品聆听母亲的心声。(画展前言)

以下是发表在收藏杂志上的作品



参加《收藏界》展览获奖作品及证书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