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致刘勃舒信(讲画马)
唐代韩幹和北宋李公麟都是画马名家,但在骨骼的描绘上远远无法与徐悲鸿相比,将解剖运用到画马上是徐悲鸿的一大创造。《独立》 1932年
在1938年以后,他的大写意画马才真正成功,如1938年的《无题》,笔势飞动。《无题》 1938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1939年新加坡期间画的《霜叶识秋高》,有嘶鸣之相。《霜叶识秋高》 1939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画的马,许多是有深刻立意的,在抗战时期具有催人奋发,激励国人战斗的用心。1941年的《奔马图》,款书:“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奔马图》 194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时画家正在马来西亚义卖,画《奔马图》,期盼国人英勇杀敌、抗战胜利。《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1942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画马姿态繁多,常见的有奔马、立马、回头马、饮水马,《回头马》就刻画了一匹悠闲的回头马。《回头马》 1943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本文节选自2021年8期《收藏》杂志《徐悲鸿:美术改良与救亡的旗手》一文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