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艺术中的象外之象和神外之神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凤    时间: 2022-10-6 18:21:12     标题: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艺术中的象外之象和神外之神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艺术中的象外之象和神外之神                                                         2022-09-13 10:14                                       

                                       
  二十、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是由外而内,由形到神的,看到一种植物,人们总是先得到一个粗略的印象感觉,然后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能了解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最后判定其各种价值。一般来说,对其相关知识掌握的越多便越懂得如何欣赏,但大多数人更满足于走马观花,一眼而过,耳食于主流观点的简洁概括。

艺术欣赏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欣赏书法则看其端正与否,以写的如印刷体为佳;欣赏绘画则看其逼真与否,以画的像照片为高,这连神与形的外部统一都未触及,更不用说去理解象外之象,神外之神了。
如果说认知是由外到内的,表达却是自内而外的,这是一个先内化于心,后外化于形的过程,人们写文章总是先有认识然后表达为外在的文字,熟能生巧后未经思考当然也能写出看似不错的文章,但肯定不会有太高的思想价值,就像不走心的程式化的摹仿式表演无法真正地打动人。

以水墨画为例,对于成熟的艺术创作而言,这个自内而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将所要表达的神(主要包括认知和精神)外化为某些与之契合且便于表达的形(此时的形只是存在于意识层面的形,是神的意识载体),然后对这些形进行整体的构思布局,构思的越为细致完善则越便于神完整而充分的表达。
第二个阶段,便是将这种意识层面的形通过干、湿、浓、淡、粗、细、断、连的笔墨线条转化为实在可见的形,最终形成为艺术作品(此时作者的技法能力是实现这成功一跃的关键性因素),至此才算完成了神与形内在和外在两个统一,解决了神之有无的问题,并可从认知和精神的层面来判定其高低。

低层次的认知和精神是平面单薄的,表达起来相对简单,也容易理解和欣赏;高层次的认知和精神是立体浑厚的,表达起来相对困难,也不太容易理解和欣赏。就认知和精神而言,精神又往往比认知更为抽象也因而更为高级,比如在对书法和音乐的欣赏中,便抽象掉了通俗意义上的认知,更纯粹于精神上的感悟。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从“无形之神”到“无形之形”
「二十四品新解」精神是认知与情感、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联接点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