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国山西面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义“碳水狂魔”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2-11-16 18:22:56
标题:
中国山西面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义“碳水狂魔”
本帖最后由 如云 于 2022-11-16 18:29 编辑
中国面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义“碳水狂魔”
地道风物
2022年11月16日 09:13:34 来自北京
被称为
“碳水狂魔”
的省份不少,但是像
山西
这么特殊的不多。山西人爱吃面,但是如果以为山西人
一天三顿刀削面
,就太没有想象力了。在
山西,小麦、燕麦、玉米、荞麦、高粱、糜子甚至绿豆都能做面
。
莜面栲栳栳浇番茄汁是经典做法。
摄影/晓风F,图/图虫·创意
山西
千沟万壑
的耕地有
三分之一
都生长着各式
杂粮
。而我们吃到的每
5碗
国产杂粮,就有
1碗
来自山西。山西人更是花式吃杂粮的专家,从
汤汤水水
到
正餐主食
;从
各色早点
到
夜宵小吃
;甚至连
甜点
都可以用杂粮做!
你以为山西人的面碗里装着一碗面,其实里面有一个
杂粮宇宙
,
“碳水狂魔”
的实质是
“杂粮狂魔”
。
裹满泡泡的黄米油糕,谁不爱?
图摄影/子恒影像,图/图虫·创意
厚重黄土之上的杂粮帝国
如果说中国是
杂粮王国
,那么山西就是杂粮王国的
王冠
。只不过王冠之下,是
重担与代价
。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饮食习惯是物产与交通条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西人吃杂粮,原本是
靠黄土而“吃黄土”
的无奈选择。
黄河与群山间,黄土塬和缓坡都是珍贵的耕地。
摄影/李平安
山西
本就地处内陆,号称
山河表里
,东侧
太行山
、南侧的
王屋山
像两面屏障,进一步
削弱
了来自海洋的
水汽
;来自西伯利亚与蒙古高原的
风
,则为这里吹来了
厚厚的黄土
,抬升地形的同时进一步
降低了当地温度
。黄土虽厚却并不平,也
不易储水
,使得这里长期缺少灌溉水源又备受水土流失之苦,形成了
沟壑纵横
的地貌。
为了承载众多人口,山西人与水抢地,将沟壑之上的平地,也就是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都开发为农田。山西太冷、太干在现代农业普及前
主粮并不丰产
,却是耐干旱、耐盐碱、耐寒的
杂粮生长的乐土
。对此,山西民歌也说得非常谦虚:“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那莜面栲栳栳还有山药蛋。”
杂粮不但好吃,也很好看。
制图/九阳
山西杂粮中最有特色的,是
玉米、土豆之外的小杂粮
。这片
世界最厚
的黄土地上,生长出了质量在国内傲视群雄的
雁北绿豆
,广泛出口的
岢岚芸豆
,灵丘广陵的
苦荞
,吕梁的
燕麦
,太行的
小米
等……山西人热爱杂粮,也源于山西杂粮的高质量。
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原本盛产杂粮的省份,纷纷用水稻、小麦替代杂粮。
山西人却放不下杂粮
,依旧把它们播种在
三分之一的耕地
上。山西占全国杂粮田的十分之一,
年产杂粮220万吨左右
,贡献了全国五分之一左右的杂粮产量。
金米炒饭,最好能用沁州黄米。
摄影/明天会更好,图/图虫·创意
忻州
是山西这顶杂粮王冠上最闪耀的宝石。
忻州年产杂粮约占山西的三分之一
,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的产量均位列
全国第
一
。
祖祖辈辈吃惯了杂粮的山西人,通过千百种
粗粮细作
的技巧,让杂粮不再是缺少精米白面的权宜之计,而是做出了一个远比单调的精米白面
多样、精细、踏实
的“杂粮宇宙”,做出了山西人的饮食文化与身份认同。
在大同做凉粉都可以用土豆做,
比如说浑源凉粉。
摄影/反省,图/图虫·创意
在半数中国人为
肥胖问题
头疼的今天,“莜面栲栳栳山药蛋”已经变成了比“好茶饭”更能
代表未来
的饮食,甚至抹上了几分
养生朋克
的色彩。劳作于黄土之上的山西农民,也利用价格走高的优质杂粮
脱贫致富
,终究离不开杂粮。
在山西,另一种“北米南面”
中国的主食食俗经常被概括为
北面南米
,这一描述对山西食俗同样适用。只不过,
“米”和“面”
的定义与外界并不相同
。
杂粮的吃法非常多样,上述只是冰山一角。
制图/九阳
鱼鱼饺饺饨饨栲栳栳
晋北莜面
是山西杂粮的集大成者。从裸燕麦到莜面面点需要经历
三生三熟
的复杂过程,在熟练的晋北掌厨人手中,
处理方式的细微变化
,都会让看上出“灰突突”的莜面,
产生形状、口感与风味的巨大差异
。
莜面加土豆做成抿八股,又弹又滑。
摄影/梅朵时光,图/图虫·创意
莜面不比白面,想要做熟并不简单。收割后的生
裸燕麦
要先
炒熟再磨粉
,反生的莜面粉要用
开水和面
,产生一种“烫熟”的效果,降温的莜面团,做成面点后上蒸笼
蒸熟
才算彻底做熟。莜面难做,山西人却乐此不疲,做成了莜面专家。
如果搓成纺锤形,泡在羊汤里便是
滑溜溜
的
莜面鱼鱼
。一口下肚既有汤又有面,鲜美化作实体在口中遨游。如果做成蒸饺就是
饺饺
,
粗粝
的外皮
中和
了
油腻
的内馅,味道更胜白面。如果搓成
卷状
,就做成了
栲栳栳
,浇上浓稠番茄就是酸溜溜的山西味儿,浇上
羊肉臊子
则满口膻香。
莜面栲栳栳,各种炒番茄是最经典的浇头。
摄影/李平安
最符合“碳水狂魔”属性的,还要数
莜面卷土豆丝
的
饨饨
。莜面的弹融合土豆丝的脆,沾上老陈醋,一不小心就吃过了
莜面七分饱
的量。这种魔性的食物还有一个很有历史印迹的名字——讨吃子行李。做莜面蒸笼
蒸汽弥漫
,羊汤
脂香四溢
的场景,是晋北人对于
家
最具体的定义。
饨饨看似魔幻,其实味道很棒。
摄影/无可奈何,图/汇图网
重新定义面食的杂粮不仅仅有莜面,山西东部加入了
绿豆粉
的
抿曲
,赋予了面条几分粉丝般的
爽滑
,夏天吃尤其解暑。山西西部在白面中加入
荞麦
,压做
黑面河捞
,口感更加
扎实劲道
,早晨吃一碗,满足到下午都有饱腹感,在
吕梁
,甚至还有用粗粝的
高粱
掺白面,做成的“包皮面”。
在山西,饭可以五彩斑斓
山西北部用杂粮重新定义面,而
南部
则用杂粮
重新定义了饭
。
如今,山西南部盛产小麦
,却不能撼动杂粮在日常饮食中的地位。
加了山药的玉米面糊糊,喝出家的味道。
图/视觉中国
身处山西西南的
运城
人,常用一种“名不副实”的
玉米面糊糊
开启新的一天。糊糊中能找到煮得软烂的
黄豆、绿豆、红薯块、山药块,甚至胡萝卜
,一望便知绝不是没有精米白面,用杂粮对付一顿饭的选择。运城的玉米糊糊每一口都能品出杂粮层次分明的香甜。
山西中部的
阳泉
,午间的宴席上会飘出
红稠饭
的香气。红稠饭就像名字一样
粘稠
,介于粥和饭之间,一口能吃到
小米混合豆类
的香,和
红薯、南瓜
的甜。吃完一整天都“出坦”(舒服)。
阳泉红绸饭,颜色喜庆营养也均衡。
图/视觉中国
不常吃杂粮饭的
晋北人
,也会在晚上则端出了一碗
酸稀饭
。
糜子米
虽然营养丰富却
略带涩味
,发酵不但去除了涩味,还产生了晋北人最爱的酸味。配上
红腌菜
,就是晋北经典的传统晚餐。
山西人不但吃
纯杂粮
,还将
精米白面中掺入杂粮
,平衡营养的同时交融出别样的境界。在小米粥中加入南瓜、蔬菜,煮面条,最后用炸麻麻花调味便是
和子饭
。和子饭有菜、有饭、有面、有汤,吃完
温饱到发汗
,正可以抵御北方的寒风。
长治和子饭,主食、杂粮、蔬菜的大杂烩。
图/汇图网
擦擦、炸糕、砍三刀…小吃也用粗粮做!
杂粮
不仅仅是正餐,
还可以做成小吃
。
平平无奇的
土豆
可以做成
大同豆腐粉、洋芋擦擦
。
绿豆
在山西不是汤渣而是
擀豆面、豆面抿面
的原料。而
黍子
的归宿也再仅仅是黄米凉糕,糙起来可以做成扎实、扛饿的
黄米面馍馍
,细起来搭配红枣可以蒸成甜美粘牙的
枣介糕
。
洋芋擦擦配料多样,既是主食也是小吃。
摄影/Kahn100,图/图虫·创意
同一种杂粮小吃,在山西不同区域,会被赋予不同的名字,不同的风味。
小米、黄米或玉米面,掺入白面,发酵后加白糖,摊出来的煎饼就是让小朋友走不动路的
米面摊黄
、如果不经发酵,加葱花和盐就变成了
闻喜铺饭
、如果面粉变成黄米面、玉米面和白面,又会变为
摊饭
。
大同豆腐粉,香辣过瘾。
图/网络
山西人不但喜欢吃杂粮,做杂粮的
油也剑走偏锋
。山西比较干燥,气候较冷并不是油菜的理想产区,却非常适合
胡麻
的生长。胡麻是芝麻的近亲,像芝麻那样
香气四溢
,却有一种
苦涩
的味道。第一次吃食客往往觉得难以接受,但是吃惯了胡麻油的山西人,非常享受苦涩后的
回甘
,甚至觉得豆油、菜籽油不够有味道。
荞面加水蒸成的
碗托
,原本平平无奇。切丝浇上一层
胡麻油泼辣子
,才算注入了灵魂。碗托刚入口会感受到张扬的香辣与苦涩,之后便是爽口的
清凉
与
劲
道
,吃完还会感受到胡麻油甜丝丝的回甘,让夏夜都变得清凉安静起来。
不可貌相的碗托。
摄影/李平安
在山西,
甜品甚至都可以用杂粮做
,以胡麻油炸。用黄米面、玉米面裹红糖炸出来的
砍三刀
,名字中就带有粗厉的气质,味道酥脆、
清甜而不油腻
,让人吃到停不下来,是非常简单的快乐。
山西甜品中的排面担当,要数逢年过节与婚丧嫁娶都少不了的
黄米面炸油糕
。蒸好和匀的黄米面裹入
甜豆沙馅
,用胡麻油炸的焦黄起泡。黄米面醇香而带有
颗粒感
,胡麻油又苦又香,为黄米面炸糕带来远比糯米炸糕更有层次
在晋北黄米面炸糕往往被简称为“糕”,重要性可见一斑。
摄影/李平安
炸糕在山西是代替主食的最高待客礼遇,所以既可
以包豆沙,也可以包蔬菜馅,甚至可以包土豆丝
。咸党、甜党来到山西,大概都会大嚼炸糕握手言和。
如今
精米白面
早已是最
易得
的食物,
杂粮
由于
营养均衡、膳食纤维多、升糖慢
不但洗去了旧日贫民饮食的印记,反而成为备受推崇的健康饮食,蒙上了几层“小资”“精英”的滤镜。但这些标签与山西人无关。
对于山西人来说,杂
粮就是从小吃到大的粮食,仅此而已。
用最朴素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就是对生活最大的乐观。
图/视觉中国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