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我军集团军3次裁减:从24个减为13个,战斗力为何却越来越强?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12-8 12:42:52     标题: 我军集团军3次裁减:从24个减为13个,战斗力为何却越来越强?

我军集团军3次裁减:从24个减为13个,战斗力为何却越来越强?                                                         2022-11-24 10:04                                       

             我军集团军3次裁减:从24个减为13个,战斗力为何却越来越强?
1985年6月,中央军委立足于打赢未来现代化战争,实施了旨在为我军“消肿”的百万大裁军。此次裁军重头戏放在了陆军上,裁撤了第11、19、29、43、46、50、55、60、66、68、69军,保留了24个野战军。
经调整,中央军委保留了24个野战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着力打破军兵种之间的壁垒。何谓集团军?一言以蔽之,集团军为战役单位,是基本战役军团,强调多兵种协同作战,核心精要在于“合成”二字。

彼时,24个集团军分属七大军区,具体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5个)
第16、23、39、40、64集团军;
北京军区(6个)
第24、27、28、38、63、65集团军;
济南军区(4个)
第20、26、54、67集团军;
南京军区(3个)
第1、12、31集团军;
广州军区(2个)
第41、42集团军;
成都军区(2个)
第13、14集团军;
兰州军区(2个)
第21、47集团军。
1997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在百万大裁军的基础上再裁减50万,史称“五十万大裁军”。在此背景下,第28、64、67集团军撤编,我军集团军数量降至21个。

200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在五十万裁军的基础上再裁减20万,第23、24、63集团军撤编。至此,我军集团军形成了18个集团军的规模。

2016年2月,七大军区撤编,取而代之的是五大战区。18个集团军分属各大战区陆军,分布情况如下:
东部战区陆军
原南京军区第1、12、31集团军改隶东部战区;
南部战区陆军
原广州军区第41、42集团军;
原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
西部战区陆军
原兰州军区第21、47集团军;
原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
北部战区陆军
原沈阳军区第16、39、40集团军;
原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
中部战区陆军
原北京军区第27、38、65集团军;
原济南军区第20、54集团军。
2017年4月,第14、20、27、40、47集团军撤编,并入兄弟部队。剩下的13个集团军旧番号停用,启用第71~83集团军新番号,对应情况如下:

至此,我军集团军数量降至13个,各大战区陆军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历经3次裁军,我军集团军数量由24个降至13个。尽管数量越来越少,可战斗力却越来越强。在笔者看来,出现这一情况的深层次原因,需要聪以下四方面探讨:
其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我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在制式步枪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因工业基础薄弱,难以形成完整的军工体系,导致制式步枪无法成体系。
以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为例,我军步枪口径从6.5毫米到11.43毫米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口径繁杂、样式各异,时人称之为“万国牌”。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军仿制苏械研制出了56半、56冲、56轻机枪,此为56式枪族。随后,我军推出了国产63式步枪。从仿制到自研,我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之路非常不易。
至1985年,我军各合成集团军成立之初,制式步枪换成了81式步枪。到了世纪之交,95式步枪列装部队,标志着我军制式步枪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见证了我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其二,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提升;
我军筹建合成集团军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多兵种协同能力不足的问题。以“万岁军”第38集团军为例,汇聚了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兵、航空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一改以往陆军“一家独大”的局面。
进入九十年代,“精兵、合成、高效”成为我军的主要努力方向,对我军体制编制进行了调整。在此背景下。14个乙种师转隶武警部队序列,后又进行了“师改旅”探索。譬如,第12集团军“临汾旅”第179师,就是在这一时期缩编为摩步第179旅。

新世纪初期,我军将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加强到营一级,此为合成营。好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合成营是2016年军改以后才出现的新兴事物。实则不然,合成营在大军区时代已经出现了。
合成营在营一级建制上解决了多兵种协同作战问题,相当于一个缩小版“集团军”,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合成营具备反应快速、机动灵敏、指控精确、火力完备、战保一体等多种优势,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其三,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军就开始了指挥自动化建设,拉开了信息化建设的序幕。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我军技术兵种大幅度提升,为信息化建设埋下了伏笔。

进入九十年代,我军正式启动信息化转型。譬如,我军“铁甲元勋”坦克第一师(装甲第一师前身),于1995年初就已经开始对主战武器进行了数字化改装,此为我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先锋。
此后多年,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信息化建设取得“井喷式”发展。《士兵突击》中钢七连撤编,就是为建设信息化装甲兵让路。吴京电影《战狼Ⅰ》,就是我军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直观体现。
其四,具备现代化作战思维人才的积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何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具备现代化作战思维人才的积淀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化军事院校培养体系,与我军发展需要相匹配。

早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际,中央军委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编为国防大学。国防大学为我军培养了现代化作战思维的高级将领,涌现出了韩卫国、吴杰明、许援朝、马晓天等杰出校友。
综上所述,我军集团军数量越来越少战斗力却越来越强,这是我军发展的必然趋势。行文至此,笔者以两句名言收尾: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明·徐渭·《英烈传》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板桥·《赠君谋父子》
徐渭点出“精兵强将”的重要性,而郑板桥则指出了“去繁就简”的事物发展规律。结合徐、郑二人的金玉之言,想必大家能够明白我军历次军改的奥妙所在。
参考资料:
[1]《我军集团军三次裁减:从24个减为13个》(徐平)
[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军事科学出版社);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战士出版社);
[4]《揭秘:56式枪族如何横空出世?》(中国国防报);
[5]《铁甲劲旅展雄姿——记我军坦克第一师的发展历程》(陈辉·〈瞭望〉)
[6]《历史逻辑视域下的军队转型》(释清仁·〈解放军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