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唐诗中最奇特的一首,作者有两人,你听过但肯定不知道背后的血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2-12-23 06:30:01
标题:
唐诗中最奇特的一首,作者有两人,你听过但肯定不知道背后的血案
唐诗中最奇特的一首,作者有两人,你听过但肯定不知道背后的血案
2022-12-23 00:00
这倒是一件新鲜事,古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还是编书的人弄错了?都不是,其实这首诗的背后牵扯到了一件凶杀案!
先来说说这首诗的名字,它就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而其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成了千古名句,这句词大家肯定都知晓,这年年岁岁和岁岁年年看似颠倒重复,却毫无拖沓之感,反而给人一种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读起来更是有字字珠玑之感。其中“花相似”与“人不同”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儿年年绽放,而人却青春不再的愁苦更是全诗充满诗意。
看到外甥的这首诗,宋之问读起来心中泛起了万丈波涛,尤其时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觉惊艳无比,他苦苦哀求外甥将此诗送于自己,刘希夷刚开始答应了,后来却因无法割舍又反悔了。
看到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宋之问不禁怒上心头,他心中发了狠,既然此诗还没有发表,那就抢过来说是自己写的吧,但这么做之前,得先封住刘希夷的嘴,次日宋之问和家丁一起用土袋包将刘希夷活活闷死,成功抢到了唐诗的所有权,唯一可惜的是他将一位即将冉冉升起的诗坛鬼才活活扼杀了。
从此《全唐诗》中就有一个怪异的现象,那就是刘希夷的名下有一首《代悲白头翁翁》,而宋之问的名下也有一首《代悲白头翁》,唯一不变的是其中有一句“洛阳女儿惜颜色”被改成了“幽闺女儿惜颜色”。
然而纸包不住火,宋之问干的事情还是败露了,其恶劣的行径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今天笔者说起的这个故事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就当是大家的一个课外小知识吧。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