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62年总理去东北视察,看到大礼堂柱子,大发雷霆:这个礼堂不准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1-8 05:24:39     标题: 62年总理去东北视察,看到大礼堂柱子,大发雷霆:这个礼堂不准用

62年总理去东北视察,看到大礼堂柱子,大发雷霆:这个礼堂不准用                                                         2023-01-07 14:32                                       

        周恩来一生反对铺张浪费,从不搞特殊,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例如在吃饭的时候,洒在桌子上的一粒饭也要用筷子夹起来吃掉,就连盘子里的剩菜剩汤也会用开水冲来喝掉。
除了对自己要求严格之外,在工作上他的廉洁自律也是多方面的。
1962年周恩来去东北视察,看到一个大礼堂的柱子,立即作出指示:这个礼堂不准用。那么,这个礼堂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国家还穷,还有群众没房子住”
周恩来进城之后搬到了中南海办公厅,住在了丰泽园,毛主席来了之后,便将丰泽园让给了毛主席,自己则搬到了西花厅。
中南海西花厅,其实是一所清朝修建的院子,年代久远,房屋幽暗潮湿,门窗有缝隙,就连地面的方砖和地毯都是潮湿的。
搬到西花厅之后,他的办公生活设施比较简陋,每当工作人员要换什么东西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能浪费,也不修不换。

西花厅
周恩来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有在床上看文件的习惯,但因为没有落地台灯,所以只能凭着吊灯的光线,半躺着批阅文件。
秘书知道周总理这样办公很不舒服,于是便建议买一个台灯,总理也就答应了。秘书提议让宾馆送一套来,这样还不用花钱,周总理却打断了他的话:“自己用,搞那么高级干什么。自己动动手就行了。”
于是,周总理请来了中南海的师傅用铁罐子做了两个台灯,办公室和卧室各放了一个,因为灯罩是用铁皮打的,总是会反光晃眼睛,周总理便让工作人员在里面刷了一层绿色的油漆,就这样,这两个落地灯一直用到他逝世。
由于屋子常年潮湿,周总理在这里落下了关节炎。晚上办公的时候,总会在膝盖上放一块毛毯。
后来,在周总理的同意下,工作人员只能在办公室铺一块地毯,但这样总归治标不治本。每当工作人员提议把房子修一修的时候,周总理总是说,过一段时间再说吧,现在国家还不富裕。

周总理和邓颖超
终于到了1959年,周总理这才松了口,从保护房子的角度想,西花厅确实需要修一修了。
于是,工作人员趁着周总理到外地工作的机会,对西花厅进行了修缮,而这次修缮只是稍微的维修和改善。将腐朽的小梁更换,粉刷了已经脱皮的墙面,更加了窗帘吊灯和地板,还找到了一张不用的床换下了总理的旧床。
修缮后的西花厅焕然一新,但外出归来的周恩来,一见西花厅就怔住了,他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修成这个样子?”
周总理将主办的同志批评了一顿,要他们赶紧把旧家具换回来,然后离开了西花厅,找了一个临时住处,对他们说如果不换回来他是不会去住的。
这个时候周恩来的侄儿周尔均正好去看望伯父,看到伯父这么生气,便在一旁安慰:
“您平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国家财产,西花厅这个房子实在是相当地破旧了,这是历史文物,这样一种维护,也是保护国家财产,从这个意义上也没有什么大错,伯伯您就不要再生气了。”

周总理
周恩来听后点了点头,但依旧严肃地说道:
“你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并不是反对做简单的危险,问题是现在修得过了些。你们要懂得,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理,如果我带头这么做,下面就会跟着干,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再一级一级地上行下效,就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西花厅原来的样子就很好嘛!现在我们国家还穷嘛!还有很多群众没房子住呢!”
周总理不回自己的房子住,也让秘书慌了神,于是他只能换回原来的旧东西,只剩下木地板和油漆没办法拆的东西。陈毅得知后,还开玩笑说道:“油漆不能刮掉,不然,就不是节约而是浪费呦!”

西花厅
将东西换回来之后,周总理这才回到了西花厅。
对于修缮房子这件事,周总理曾三次在国务院会议上进行自我批评,还和几位副总理和部长们说道:
“借此机会,我得做自我批评。我家里修了房子,修的标准太高了,你们可以到西花厅看看。如果有人也学我的样子也去修,我怎么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这个错误。”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多年,周尔均每当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还历历在目,仍然不忘伯父对他的教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有丝毫的特殊。
“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我吃不下去”
1962年5月份,为了贯彻党中央大幅度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周恩来和邓颖超来东北三省工作了一个月。
一来到驻地,周恩来就对管理生活的同志立下了自己的规矩:不吃鱼、肉、蛋。不吃过油的东西。毛主席在党中央带头,我在国务院带头。
按照周总理的规定,他的每顿饭只能有两小盘素菜一个汤,对此周总理已经非常满足了。

周总理
但工作人员看到周总理整日忙于工作,为全国人民操劳,也非常心疼,于是也在偷偷想办法怎么能给周总理吃好一点。有一次管理员自己买了一点香肠交给了厨师,让他把香肠切碎放在饭里。
周总理发现之后,立即叫邓颖超去厨房查看,告诉大家以后不要再买了,还把剩下的香肠分给了工作人员。
后来,周总理还专门找来了管理生活的工作人员,他希望大家不要再自作主张给他做一些搞特殊的事情,他说道:“现在全国人民呢都是勒紧裤腰带、憋着口气战胜困难,你给我弄好的吃,我怎么能咽得下去呢?”
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在饭里放肉,邓颖超也会三天两头就去厨房看看做的菜,周总理这样的做法,却让工作人员有些于心不忍。
有一次,一位同志看到邓颖超抹着眼泪恳求她,希望她能做一做周总理的思想工作,让他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他一个人的肩上担负着全国的重任,影响了身体健康他们也会不开心的。

邓颖超和周恩来
邓颖超一向了解周总理的脾气秉性,还是告诉他们按照周总理的意思来吧,你们做了,他也不会吃的,还会挨批评。从那以后,大家也都不敢给总理弄肉食了。
但大家还是变着花样给周总理做饭,那天厨师做了一盘子油炸豆子,周恩来也不厌其烦地叫来厨师,语重心长地说道:他不吃过油的食物,希望他们不要这样做了,豆子本来就有油,放点盐用水煮一下就很好吃了。
对于吃穿用度,周总理从来都没有什么讲究。厨师用了周总理的话也不敢用油,做菜的时候只是用水煮一煮,有一次厨师端上来一道豆芽炖豆腐,周总理可高兴坏了,他开心地说道,这就很好嘛。
在东北期间,周总理一直按照自己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周围的同志们一再建言不必这样,但周总理仍旧以身作则,从未逾越过半分。
终于到了1963年,我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但周总理仍旧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贺龙
在这一年的一次晚餐上,周总理邀请大家吃饭,贺龙元帅看着桌子上的饭菜,开玩笑说道:“国家经济好转了,周总理的饭桌上怎么还没有体现出大好形势来呀。”
周恩来微笑着回答道:
“大好形势是靠大家奋斗得来的。将来国家富强了,也不能丢掉艰苦朴素的传统啊。”
周总理生前的廉洁自律表现在多个方面,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工作人员,亦或是孩子,都要求严格,多次叮嘱他们要严于律己,不要搞特殊。
周总理经常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当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高级奔驰车的时候,他却严词拒绝了。
在用车的问题上,他也非常注意公私分明的问题,每当他乘车去理发,去医院或者是做别的什么用车的时候,总会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定要按照规章制度付钱,从他的工资中扣除。

周总理
周总理一生没有孩子,抚养了很多烈士遗孤,而对于这些孩子们,周总理不仅将他们视为己出,也非常重视与他们的教育问题。他告诉孩子们不要搞特殊,不要脱离劳动,也不要脱离群众,他说:“如果你们特殊化,脱离了群众,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在1962年5月的国务院会议上,周总理引用秦始皇溺爱秦二世的例子来教育大家不要造出一些少爷,不然对后代不好交代。周恩来的这些话不仅仅在当时,在今后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总理看到礼堂柱子指示:这个礼堂不准用
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但我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允许同时开展多个建设项目,因此总理对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尤其是对楼堂馆所的管控比较严格。

周总理
1956年,一些部委领导就曾提议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希望周总理能够批准,他们说道,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没有政府大厦,所以我们应该要建一个政府大厦。当时他们已经找好了地方,甚至也已经做好了规划,但周总理就是不答应。
签字容易,但需要花的钱却是由国家来掏。周总理便对他们说道,现在利用中南海的房子一样可以办公,直言:“我在任期内,就不盖政府大厦,你们不要再鼓动我了。”
而一些部门和地方需要修建大的楼当馆所,当他们报到总理那里的时候,周总理却迟迟不肯动笔签名,每当这个时候有人来催他们的时候,总理就会意味深长地说道:“就那么容易批啊,写个名字是好些,但我这个笔啊,太重了,我拿不动。”
不过,在1959年之前,北京建设的十大建筑,周总理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理应搞一些建筑来充当门面,但外地是不能照搬或者模仿的。

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火车站
不过,还是有一些省份为了给中央领导同志来视察或者是开会的时候住,还是修建了一些宾馆。当时天津已经建设了一个高级宾馆,这个宾馆标准类似钓鱼台国宾馆的规格。
其实当时他们也知道周总理是不让他们搞这些的,于是,在1961年,周总理去天津视察的时候,天津的一位领导人就想让周总理去住一下,这样一来,他们建设宾馆也算合法了。
那天,天津方面的车带着周总理驶向了那个宾馆,对于天津周总理是非常熟悉的,就算不看路都知道走的路是不是正确的。他看着窗外,好像不是去他之前的住处,心里就纳闷,忙问他们这是去哪里?
陪同的天津领导这才说,准备送周总理去宾馆下榻,周总理顿时感觉这里头肯定有什么猫腻,于是再三说自己不去那里,还是要回自己的老地方。就这样,汽车只好转头回到了老住处。

钓鱼台国宾馆
之后,当工作人员前去探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宾馆标准和规格都类似于钓鱼台国宾馆,他们的意图就是想要周总理住一下,这样也就合法了,他们也不会受罚。
天津的领导同志知道周总理没有去住,便亲自上门恳请周总理能去看一看也好,但不管他说什么总理都没去。
后来还被总理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但宾馆已经建设好了,再拆也不可能了,只好就这样留了下来。这一年,周总理在各地工作的时候也会视察一下当地的楼堂馆所。
1962年6月,周总理陪同外宾去东北参观访问,事情结束之后,总理顺道巡视。
当时鞍山市刚刚建好了一座新宾馆,还让周总理住进去,周总理一看,这个宾馆盖得这么高级,他是绝对不会住的。他说道:“宾馆为何盖得这么好,现在全国还有很多地方非常困难,我不能住在这里。”

周总理
随后,周总理还去市里的一个大礼堂巡视,没想到,周总理一看见礼堂大门前的柱子就马上做出指示:“这个礼堂不准用。”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个礼堂虽然有几个座位,但在很多地方都直接仿造了人民大会堂廊柱式建筑的样子,大门前也和人民大会堂的建筑一样,也有几根大圆柱子。总理看到之后,大发雷霆:你们竟然把人民大会堂搬到这里来了!
于是,周总理让人叫来了管理人员,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这才放过他们。
之后,周恩来又去视察了鞍山钢铁公司的冷轧厂,当时这个厂是苏联援建的工程,苏联专家离开之后,合同里的一些装备还有一大批没有送来,只能放在那里,周总理看着停工的设施,心疼地说道,如果把盖宾馆的钱花在这上面,该有多好啊。

鞍山钢铁公司
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多久,需要建设的项目太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所以我们只能精打细算。
周总理也认为这些钱是人民的血汗钱,不能乱花,钱也要花在刀刃上,所以对于这些非生产建设的项目管控得非常严格。
但在这过程中,也还是需要周总理亲自出面解决一些问题,看起来也许是那样不近人情,但周总理却是实实在在地为国家精打细算。
周总理以他廉洁朴实的崇高人格,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细微之处见精神,他不仅给我们的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成为了我们后代学习的一代楷模。
而他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发扬着中国的优良传统。
或许我们无法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形容周总理,但想到他,就能感觉到他才是让我们踏实的存在。

周总理
这个人总喜欢倒半碗开水吃剩菜,米饭掉到桌子上也会立马捡起来吃掉,从不大手大脚花钱,衣服总是破旧而干净,待人总是亲和又严肃。就是这样一个人,撑起了全国人民的希望,撑起了中国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总理已经逝去46年,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不仅没有淡薄,反而与日俱增。他的光辉形象,如天地,如日月,如山河,永驻人间……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