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能攻善守李德生:五举措扭转上甘岭战局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1-29 06:23:07
标题:
能攻善守李德生:五举措扭转上甘岭战局
能攻善守李德生:五举措扭转上甘岭战局
2022-12-30 10:35
有人说:秦基伟的大名是上甘岭打出来的,而李德生的大名也是在上甘岭打出来的。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一谈起上甘岭,读者比较熟悉的还是15军军长秦基伟。至于指挥了后续反击作战的五圣山前线总指挥、12军副军长李德生,读者对他的贡献可能了解得不够多。
今天笔者来谈谈李德生将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出色指挥。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前线激战正酣,而12军副军长李德生已经内定调回国内。
可到了11月3日,3兵团司令员王近山突然打来电话,要李德生立即到兵团接受任务。
李德生紧赶慢赶,到兵团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王近山就一把抓住他的手:“客气话不多说,跟我来作战室。”
王近山指挥作战一向从容,打任何大仗,发脾气都是在战前和战后发。激战中王近山倒是颇有几分儒将风度,经常气定神闲、闭目养神。
但这天,他也显得有几分焦急了。
在作战室,王近山指着墙上的作战地图:“上甘岭地区形势十分严峻,敌人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力、火力,向五圣山前沿疯狂进攻。15军能投入的机动兵力已经全部用上,但敌人的攻势仍未减弱。从各方面情报看,敌人在后期还将投入更大兵力,战斗将更加激烈残酷。”
说到这,王近山喝了口水,然后把杯子一摔:“我们的决心是坚守住上甘岭,寸土不让!五圣山前沿一丢,敌人会乘势攻占五圣山,从我中线突破,那将使整个朝鲜战局改观,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12军就不再休整了,而是要准备全部投入战斗。
王近山狠狠地拍了李德生的肩膀:“为了统一和加强上甘岭前线的工作,准备成立五圣山前线指挥所,由你负责,指挥12军、15军等所有在前线作战的部队。”
为何王近山会想到让12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战役指挥呢?原来,当王近山还是中野六纵司令员的时候,底下有三个旅,旅长各有特点:
李德生善于攻坚,曾在襄阳刀劈三关、活捉康泽。
尤太忠善于打运动战,当年邓政委在大别山坚持内线作战,认为跟着尤太忠旅走最安全。
肖永银则头脑灵活,擅长捕捉战机。
要指挥部队反击+巩固阵地,战将人选非李德生莫属。
又有仗打了!李德生当即表示:坚决执行兵团命令,指挥好前线的战斗。
从兵团部出来,李德生没有返回部队,也没有带行李,而是只带着一名警卫员,乘坐吉普车直奔前线指挥部。
离前沿还有十几里,就进入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一路上不时有炮弹爆炸的闪闪火光和滚滚硝烟。
坐在颠簸的吉普车里,李徳生紧锁眉头:
我前沿阵地经过半个多月的激战,已被打成一片焦土,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就算战士们反击上去,那该如何栖身?
仅存的几条小坑道里缺粮、缺水、缺弹药,进不去出不来,如何解决吃喝、保持体力、补充弹药问題?
前沿到纵深几十里地,来往都需翻山越岭,敌人飞机、大炮层层封锁,如何保证物资往前方运输,
阵地上拉一根电话线要牺牲好几个电话员,刚拉上,一次炮击就被炸断,如何保持通信联络的畅通?
反击时炮火如何配合?反上去怎么才能守得住?人多了会遭杀伤,太少了又怎么守?
摆在李德生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
11月5日,李德生在前线指挥所里听取了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关于敌我情况、地形情况的介绍。
汇报完后,李德生紧握崔建功的手:“老崔,你情况熟悉,一定要留下来,我是单枪匹马来的,指挥所有的同志也得留下来。”
崔建功幽默地说:”李副军长,你当司令,我当参谋,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地主’当尽‘地主’之谊嘛!何况,45师部队休整一下还要回来的。”
崔建功(右一)
李德生带领12军主力接受上甘岭防御任务后,借鉴15军前阶段作战的经验教训,广泛开展军事民主,想岀了五项克敌制胜的方法。
首先改善了弹药运输问题。
15军原来的弹药库是按小型防御战斗准备的,离前沿有十几里远。但上甘岭作战,敌人持续猛烈进攻,前沿需要弹药的数量非常大。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敌人出动大量火炮和飞机,对前沿到我阵地纵深几十里的地域实施层层火力封锁,越往前封锁得越紧,前面又没有公路,全靠人力扛运。
长途运送,翻山越岭,又远又累。运输部队中,有的战士累得吐血;到了前沿,累得连跑步通过封锁线的力气都没有了,造成很大的非战斗伤亡。
针对这些情况,李德生借鉴抗战时反扫荡的经验,想出分段运输的办法:
在夜间,先用汽车运送物资到不易被飞机发现的山脚。之后每50米为一段,分几个人运送,沿途挖若干个猫耳洞,藏放弹药,抓住敌人的炮火间隙,逐段往前运送。
这个办法效果很好,既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又基本保证了前沿有充足的弹药用于作战。
其次,改善前沿阵地伙食问题。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读者都知道,敌人对我军阵地的炮火封锁非常严密,企图将我军困死在分散的坑道里。
被敌人封锁隔离的战土,和本连队失去联系后无人知道,有时出现无吃无喝、体力耗尽,难以作战的现象。甚至有战士饿死在坑道内。
针对这种情况,李德生首先安排工兵在五圣山后山脚一个可避敌炮火袭击的岩洞里,挖了一个交通便利的巨大的坑道,作为伙房。将参战的每个连队炊事员全部调来,轮班蒸馒头、包子、饺子,保证时刻都有面食源源不断地出笼。
把后方的非战斗人员组织起来,由各连炊事员带路,不分昼夜,冒着炮火风雪,不间断地往前沿运送熟食。
考虑到前沿战斗激烈不便集中吃饭,就用小袋子分装,一袋装10个包子、馒头,一次背几十袋往上送。
炊事员到阵地上找人,一袋袋扔给战士们。水运不上去,就背送苹果解渴充饥。
第三,解决了在表面工事被摧毁的情况下,阵地防守问题。
12军接受任务上阵地时,阵地上的工事已全部被炸平,到处是一片虚土,一脚踩下去齐膝深,表面工事无法挖。
没工事怎么打仗?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只有用麻袋装土构工事。李德生立即叫参谋给12军司令部打电话:“送1000条麻袋来!”
12军当天夜里就用汽车急速将麻袋运到了前沿。
第四,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通信问题。
当时敌我双方在上甘岭地区集结了重兵,双方的炮火都不分昼夜地往这两个小阵地上打,电线话刚拉上去就被打断了,不能保障通信联络。
为了确保通信畅通,团部派了不少电话员去接线,但在敌人猛烈的炮击之下,基本上上去一个给打掉一个,伤亡太大。
李德生认为这样干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收效甚微,直接叫停了派电话员接线的做法,将通信排配属到连:部队上去打一次反击,通信排就跟上去拉一根新线。
稍靠后方一些的地区,只要有条件的通路,全部电话线都埋在交通壕一侧专挖的小土沟里。
这些办法,基本保证了团指挥部到前沿阵地通信联络的畅通。
此外,李德生还向王近山打报告要步话机,王近山把三兵团手头上所有步话机全部送给李德生调度。
这样一来,上甘岭前线我军仅排一级就可以拥有步话机了,极大地改善了通讯条件,为我军施行大规模步炮协同作战奠定了基础。
最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用兵?
上甘岭前沿阵地狭小,敌人炮火空前猛烈,上去的人越多伤亡越大。但又要守住阵地,掌握敌情,随时准备击退敌人不同规模的进攻,人太少了也不行,怎么办?
李德生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了关键所在:
前阶段,我军伤亡过大,最主要原因是使用兵力不当。每次敌人进攻时都派出了太多的人员迎击敌人,以致遭敌炮火杀伤。
李德生计算了一下597.9高地前沿的宽度、纵深,发现一个团9个步兵连,从五圣山排成一条线到最前沿,正好可以排够9个梯队。
这样一来,我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兵力补充。
在最前沿的战斗小组,李德生也要求战斗小组长只带一人守阵地,掌握一个战士在后面补充。
当敌人狂轰滥炸时,我阵地上人员稀少,避开了敌火力优势,伤亡不大;
而当大批敌人涌上阵地时,我军炮火和手雷、爆破筒等又发挥了重大作用,给敌以毁灭性打击。
首先上阵的31师91团3营8连成为李德生新打法的实验者。
8连刚接防,敌人又对597.9高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首先以密集火力向我阵地反复袭击,发射炮弹近10万发。
接着,坦克开至山脚抵近射击,飞机百余架次轮番轰炸,持续达两小时之久。
随后,敌即以5个营的兵力先后向我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我8连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量敌用兵,釆取小兵群战术迎敌,激战7个多小时,仅以牺牲36人、伤59人的代价,毙、伤敌近千人。
一个连以轻微伤亡挫败了敌人团级规模的攻势,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这次进攻之后,敌人再也无力对597.9高地发起大规模进攻,我军趁机收复了被敌占领的597.9高地大部分前沿阵地,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
巩固了597.9高地后,李德生决定将作战重点东移,恢复和巩固537.7北山阵地。
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极为艰苦,因为南面主峰为敌人占领,西面为 597.9高地敌占的11号阵地火力控制,东面又受敌人注字洞南山阵地火力侧射,使得这个阵地三面受敌。
鉴于以上情况,李德生决定采取声东击西+大炮战术:
1.以92团主力全力反击537.7高地北山。以93团的2营、3营作为预备队。
2.以93团9连部分兵力同时反击西侧的597.9髙地的11号阵地,以保障92团进攻时西侧的安全。
3.集中52门野榴炮炮击537.7高地北山;野榴炮16门轰击597.9高地11号阵地;野榴炮13门压制注字洞南山敌人火力。
4.在我反击成功后,以6个榴弹炮连在阵地前组成1200米的固定封锁区,对敌反扑部队施以火力拦阻射击。
以这样强大的火力支援部队反击.在朝鲜战场上是空前未有过的。
11月11日下午4时半,在我猛烈的火力袭击和掩护下,92团的勇士们仅经35分钟激战,一举夺冋 537.7高地北山全部阵地,并接应出艰苦固守在坑道内的部队。
随即,我军连夜突击修建工事,准备迎击敌人反扑。
果然,敌人并不死心。12日拂晓,韩军三个团在300余门火炮、20余架次飞机火力支援下,向我537.7髙地北山发起连续进攻。
92团展开反复激战。至11月17日,李德生又将34师106团加入537.7高地北山作战,继续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到21日,击退敌人50余次冲击,毙伤敌1500余人。
12月4日,106团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次团级规模的猛烈进攻。从此敌人再也无力向我实施大规模攻击了。
12月15日,106团奉命将537.7高地北山阵地移交15军。至此,12军圆满完成了参加上甘岭战役的作战任务。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3-1-29 17:44:22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