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国际环境如此复杂的今天,写本期这个话题,有一个大背景: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用兵中,从未输过。这一点,对过去、当下、未来,都很重要。
历史是一个怪圈,历史也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会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信心。
一:刘伯承出山镇场子新中国10大元帅,各有各的性格,刘伯承是极为特别的一位。和他搭档多年的邓小平曾说:
“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邓小平
邓公说话一向严谨,用这样的话评价人极为少见。但他这个话,在诸多评价刘帅的话里,却仍算不上是最直接的,毕竟毛主席曾说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这条龙在忙些什么呢?在搞教育、办军校。以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基本从军事一线“隐身”了。为何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来,这与他自己个人的意愿有关。
1950年西南大定后,刘伯承卸下了大军区统帅的军职,被调到北京。对于这样的“军神”,在接下来该让他干点什么这件事上,中央并不准备直接任命,而是和他商量着来。谁知,他硬是放着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不干,非得要办学校。
他说:我想当个“教书先生”。
毛主席思考了许久,决定:无论如何,也必须尊重老伙计的心愿。毕竟,战争年代他付出了太多,早年的眼伤又一直困扰着他。
刘伯承的“隐身”,也与新中国成立后,诸多年轻将领的迅速成长有关。
1955年,共有1000多名开国将军授衔,其中大将10名、上将55名。这些人里,有不少都是当年刘邓大军麾下的悍将;亦有不少在延安时期,就是听着刘伯承的军事课成长起来的。
这些人,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扎根在各大军区,任军区司令员、政委、参谋。特别是经历抗美援朝后,全军上下无论是士气还是能力,又得到了一次提升。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让刘伯承感到安心、放心。
刘伯承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夕。这一次,刘帅是不得不出山镇场子了。
作为都有着几千年历史、都曾被帝国主义侵凌的两个亚洲国家,中印之间为何会有这样一场战争?关于这个问题,毛主席也曾颇为感慨。他曾说:“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搞我们!”
毛主席并非真的想不通,他只是从内心里就不愿意和这个曾经挺友好的发展中国家打。无奈,当时的尼赫鲁政府非要咄咄逼人。
他为什么要“搞我们”?
印度独立前,曾被英国人奴役。当时,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英国人在中印边境附近划出了一条“麦克马洪线”,把西藏的大片领土划给了印度。对于这条“伪造的边界”,新中国自然不会承认,但尼赫鲁政府却死咬着这条“边界”不放。
更令人愤怒的是,自1951年开始,印度人得寸进尺,在中印边境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步步向中国纵深进逼。毛主席警告过、周总理也警告过,但印度人仍建起了一个个哨所。
一向习惯“后发制人”的中国人,忍到了极点。谈起这些年的忍耐,毛主席说:“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你整了我们整整三年嘛! ”
毛主席
关于这一仗,毛主席和周总理代表中央问了诸多将领的意见。最值得一提的是两个人的回答,我们来细品一下有何不同。
先是开国中将张国华的回答。
张国华是一员虎将,也是一员福将。毛主席之所以问他,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他坐镇西藏多年。和印度这一仗要是打起来,张国华责任重大。
当着众人的面,毛主席问张国华:“听说印度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呀?我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同志!”
张国华的回答是:“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得赢!”
我们再看刘伯承的回答。
同样是在开战前的会议中,周总理点名让刘伯承说说看法,刘帅回答道:
“青藏高原我没去过。不过,根据经验,有水必有路……”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回答:
一个是军区悍将的回答,有血性、有担当、有胆识。这一年,张国华中将48岁。
一个是老牌名将的回答,稳重、谨慎,在别人尚在思量胜负的时候,他已经在考虑具体该如何进入那高海拔的边境。这一年,刘伯承元帅70岁。
两种回答、两种个性。没有谁对谁错。
张国华
领了毛主席的命后,张国华返回拉萨,开始和西藏军区的部下们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西藏军区的将士们都是好样的,他们当时的计划是:“打敌人一个营是打,打一个旅也是打,干脆下决心打他一个旅。”于是,他们上报的计划是:把入侵克节朗的印军第7旅全部消灭。
这个计划,被火速上报给了中央。结果是:有人拍案叫好,有人颇为担忧。
担忧的人认为:张国华胃口太大了,印度这个第7旅是他们的王牌旅,可不太好吃;
拍案叫好的人认为:解放军打的就是精锐,不打痛精锐,如何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
大家意见有这么大的分歧,那张国华这个计划,到底是批是不批?
最后拍案的是毛主席。主席说:“让他们打,打不好重来嘛!”
刘伯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出山“镇场子”的:
一方面,有他在,持担忧态度的人能更加放心,毛主席也能更安心;
另一方面,有他在,西藏军区里那些比张国华还要年轻的指挥人员,会更有底气。
二:70岁的他,还是那个“军神”赋闲许久的元帅要出山,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呢?对于这一点,刘伯承自有打算,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编外参谋、编外人员。同时,他也告诉诸将:我老了,我的意见仅供参考,大家可听、可不听,根据实际情况来。
刘伯承
读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担忧:这样的职务,张国华和西藏军区的高级将领们,能听刘伯承的吗?
答案是:能!原因有二:
1、戎马半生,刘伯承在军中的威信早已不需要任何职务来证明,毕竟“军神”不是白叫的;
2、张国华本身就是刘邓大军出来的,刘伯承是他的老首长。他那一身的本事,有多少是老首长言传身教的?
就这样,刘伯承这个“编外参谋”走马上任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一下子,都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面对张国华这个昔日的爱将,刘伯承没打算跟他客气。他把张国华叫到身边,告诫对方一句话:
“张国华,我要你明白,这次不是和印度的边防警察打,而是和他们最好的、参加过二战的正规军打。告诫部队,不要轻敌!”
张国华立正、敬礼,跟念道:“告诫部队,不要轻敌!”
这8个字,在那个秋天,迅速印刻在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年轻战士脑子里。而随后,这些战士们也逐渐明白了另一些早前他们没想明白的事:
难怪早在几个月前,军区就在抢修拉萨到前线的公路;
难怪早在几个月前,后方基地就在钻沟、挖洞;
原来,早在开战5个月前,当绝大多数人都还没关注到边境的问题时,“赋闲着”的刘伯承就已经断定:中印这场战事已再难避免。以上种种准备,都是刘伯承向中央提意见,再由中央下达给西藏军区的。
不轻易打无准备的仗,这是刘伯承一贯的风格,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贯的风格。
1962年10月20日,这场避无可避的反击战打响。
对印自卫反击战(战场一角)
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再加上前线战士敢打敢拼,第一阶段的作战非常顺利。连张国华将军自己都没想到:这些叫嚣得挺凶的印度人怎么这么好打。甚至有前线将士感叹:“这还比不上当年解放战场上的国民党军!”
捷报传到中央,大伙儿都高兴极了,直呼:“痛快”!
但在办公室的一片欢腾中,却不见刘伯承的影子。众人朝着他的方向看去,只见他正拿着放大境看地图。因为视力不行,他的头几乎凑到了地图跟前。过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做出判断:敌人不可能就此认输,大动作还在后头。
众人没敢开腔。刘伯承开始往前线打电话。
他再三催促:前面的道路要急速加修,留给你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他再三强调:印军后缩,运输条件比以前好了,而我们现在太靠前,运输补给现在已经比他们困难;
他再三告诫:有些同志往往把后方补给作为第二等工作去处理,这是错的。高海拔作战,首先要考虑到用、吃、穿。
这些都全部说完,听到张国华连连回答“是,老首长”,刘伯承才踏实下来。
张国华
纵观世界军界,能打胜仗的将领很多,但能在胜利时仍保持绝对清醒的将领,却是少之又少。很庆幸,刘伯承恰恰是后者。
11月中旬发生的事,证明刘伯承的判断是对的。
印度人调集了更多兵力,向东段发起重点进攻。这一次,颇有“想象力”的印度人,想出了一个所谓的“长蛇阵型”。他们让战士们排成纵向,浩浩荡荡向前推进。一时间,我军前线竟不知该从何下手。
最终,难题又交到了刘伯承手上。刘帅当时人并不在前线,他是听着同志们跟他汇报战况,一边听、一边想。最后,他送了张国华一句话:
“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肚松。”
跟了刘伯承那么些年,张国华心领神会。他仔细观察敌军的阵形,敌人的脊背在右翼,肚子在左翼,既然他们是背紧肚松,那就该从肚子上开刀。就这样,张国华下令:打头、击背、剖腹、切尾。
这,就是帅与将的配合。
这一仗,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得漂亮!两个阶段的作战中,我军共歼灭印军8700余人,其中俘虏近4000人。毛主席高兴极了,他说:
“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十年的稳定!”
毛主席
尾声:1962年的这场自卫反击战,是刘伯承元帅参与指挥的最后一次战斗。此后,他又继续着极为“低调”的生活状态。而对于这一战中他的“神级指挥”,很多军事学者们评价:其高超的指挥艺术又一次印证了“中国军神”的魅力。
我们仔细梳理本次作战,会发现从战前的准备、到战中的判断,刘伯承都是极为谨慎。“告诫部队,不要轻敌”,这句话在当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直到现在,在相关问题上,料敌从宽仍然是解放军的重要风格。可以说,它影响至今。
如今,世界似乎又到“多事之秋”,俄乌战争已经打了近一年、北约的黑手已经伸向亚太地区、日本又在蠢蠢欲动。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因此大家可以看到,自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每一次我们对外用兵都是“被逼无奈”之举。最后的结果是:解放军对外用兵,从无败绩。这一点,希望某些国家明白。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