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朱毛井冈山会师,为何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一二三军哪去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2-13 04:02:13
标题:
朱毛井冈山会师,为何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一二三军哪去了?
朱毛井冈山会师,为何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一二三军哪去了?
2023-01-14 00:20
朱毛井冈山会师,为何建立的是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一二三军哪去了?
井冈山会师
《建军大业》上映,韩三平的“建国三部曲”最终完成。感叹《建军大业》主演们全是二十岁出头的小鲜肉的同时,蓦然发现,1927年那些风雨如磐日子里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们,个个都是小鲜肉的年龄。
1927年,中共和国民党分道扬镳,蒋介石在上海,汪精卫在武汉,古应芬在广州分别掀起反共高潮,陈独秀右倾主义没了市场,中共不得不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建军的序幕。这一年,湖南人毛泽东34岁,江苏人周恩来29岁,湖南人贺龙31岁,广东人叶挺31岁,四川人刘伯承35岁,湖南人罗荣桓25岁,湖南人粟裕20岁,湖北人林彪20岁,广东人叶剑英30岁,湖南人陈赓24岁,四川人聂荣臻28岁,江苏人瞿秋白28岁……而年仅四十出头的朱德,已经算是这群年轻人中的“老同志”了。
青年毛泽东
爆发于当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共早期三大起义中最早的一个,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领导。南昌起义在初期比较顺利,很快解除了敌军的武装,随后按中央指示南下广东。一路上与国民党各路军队奋力苦战,由于当时的起义军缺乏统一训练、归属不同的系统、政治宣传不到位,而且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起义军减员十分严重,转战过程中以极快的速度从起义时的2万人锐减至2千人——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的人!
这种情况下,起义军队已经无法成建制地与敌作战,这个时候,高级将领中年纪最大的朱德站了出来,向手下这群衣衫褴褛、缺医少药的孩子们讲话,朱德的话,不乏悲壮,他说:“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回家去!”
南昌起义
于是,大约1200名战士放下了枪,回家去过他们男耕妇织的平静生活——如果能的话。剩下不到800人留在朱德身边,这800人中,包括没赶上南昌起义、但后来跟上队伍的陈毅。这位有过法国“留学”生涯的文化人当时26岁,陈毅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六。
就这样,南昌起义被国民党军队打散的起义军暂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但中国并不平静,因为在南昌起义的次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所谓秋收起义,顾名思义,就是在秋收时节发动的起义,地点是比南昌更靠西的长沙一带。
秋收起义
毛泽东聚焦了当时所有能联系上的各色武装,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准备按原计划攻打湖南省最大的城市长沙,但这个消息被被长沙守军得知,国民党迅速行动起来,调兵遣将,准备将这次还在酝酿中的起义消弭于无形,连毛泽东都在前往铜鼓时被当地武装抓捕,准备杀掉,所幸那些人不认识他,更不知道他的重要性,被毛泽东趁机逃掉了。
秋收起义还是发动了,几路武装齐头并进,准备会攻长沙。但面对国民党正规军的强大武力,再加上起义军成份复杂,甚至有被收编的土匪武装临阵叛变,反戈一击,起义军屡遭重创。毛泽东立即敏锐地意识到,以如此临时组织的军队,没有系统训练,没有政治宣传,没有强大的装备,又正值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低潮期,此时去攻打敌人重兵布防的中心大城市长沙是不合时宜的。他主张改变计划,向农村进军,那里山高路远,敌军力量薄弱,又有广大的劳苦大众可发动,正适合现阶段的起义武装休养生息并逐渐发展壮大。
井冈山
毛泽东把队伍带到了罗霄山脉,这是纵向分布于江西和湖南之间的一座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绵延超过400公里,也是两省最著名的河流赣江和湘江的分水岭,江西和湖南的简称就由赣江和湘江而来,而罗霄山脉的主峰,就是位于中段的海拔将近1899米的井冈山。这一带山高林密,翠竹丛生,地形极为复杂,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这里都有着大片从未有人进入过的原始森林,非常适合起义武装在此搞“独立王国”,大山就是他们的天然屏障,敌人要想进来,要必须先征服自然界为他们设置的重重障碍。毛泽东后来曾在他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上这样描写井冈山的险峻:
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井冈山从此声名大振,和延安一样,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革命圣地延安
即将上井冈山之前,毛泽东和朱德一样,也给还是娃娃的士兵们开了一次会,也允许不愿意革命的人可以回家去,从而保证了这支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这就是党史和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整编”。“三湾整编”后,起义军剩下了700人左右。很凑巧的是,这700人中里也有一位年轻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他名叫罗荣桓,时年25岁,后来也成为新中国授衔的元帅,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七。
井冈山上有一支农民武装,首领叫袁文才,毛泽东送了他一些武器,通过他在井冈山落脚。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如鱼得水,不仅使起义残存的武装力量慢慢壮大起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逐渐成型,“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也开始了探索,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武装割据政权:茶陵工农兵政府,由后来官至新中国副总理的谭振林任政府主席,谭主席当时也是个娃娃,时年25岁。也正是在这里,毛泽东认识了只有18岁的贺子珍,两人一起度过了中国共产党最为艰难的岁月。
毛泽东和贺子珍
正在这时,毛泽东听说朱德和陈毅带领他们的军队要上井冈山。原来,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的部队被打散之后,他带领仅存的数百人打回湖南,开展武装起义,占领了宜章县。但面临敌军重重包围的朱德军队无法在宜章立足,更加上中共湘南特委不顾一切坚持用赤色恐怖刺激农民,导致朱德军队在湖南陷入极大的困境。他听说毛泽东有一支队伍在井冈山上,于是决定带领部队与毛泽东汇合。
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在宁冈的砻市见面,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这就是红色战史上极其著名的“井冈山会师”。知名红色画家的代表作《井冈山会师》刻画的就是这划时代的一刻,不过,十年内乱中,德高望重的朱老总被刻意抹黑,和毛泽东会师的不再是他而变成了副统帅林彪,而朱德用于干活挑粮食的扁担也变成了林彪的……
朱毛:一生的战斗情谊
从那一刻起,朱毛站在了一起,从此两人共同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在数十年的硝烟战火中都没有再分开过,两个脾气秉性截然不同的人在一起合作了半个多世纪,“朱毛”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革命友谊典范中的典范,甚至,两个人的离世时间都是那么近。那一年是中国人都必须牢记的一年,1976年,1月8日人民总理周恩来去世,7月6日红司令朱德去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一个多月后,9月9日,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去世……
朱德带领军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的军队合为一体之后,两军合编为一个军,名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辖三个师。就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不久,根据中央精神,要求把所有建立起来的军队,正式命名为红军,不要再叫以前的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遂改名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第四军战旗
“第四军”听起来很高大上,建制完整,兵强马壮,因为既然有第四军,必定还有第三军、第二军和第一军,实际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朱毛领导的井冈山军队,只有一个军,和别的军队也没有建制上的关系,之所以叫“第四军”,是因为和稍早之前的北伐军的第四军扯上了点关系。
叶挺独立团雕像
那时国共两党还在蜜月期,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还在以“国民党左派”的面目示人,北伐军的八个军中,张发奎的第四军英勇善战,特别是第四军中以叶挺为团长的独立团,更是冲锋在前,所向披靡,屡立奇功,独立团的前身是国父孙文的大元帅府铁甲战车团。独立团在叶挺的指挥下,作为北伐军先遣队在著名的汀泗桥和贺胜桥之战中威名远震,随后在武昌打垮号称“当代关公”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因其赫赫战功,第四军被湖广父老称为“铁军”!
北伐军
也就是说,朱毛将自己的军队命名为“第四军”,是希望打造一支像北伐军“第四军”那样英勇善战的钢铁之师,用川中军神、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的话就是:
继承北伐战争时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的光荣传统
!
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人共同缔造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军史、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支红军!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