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苏轼,一代旷世奇才,为何还常常自嘲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潇雨
时间:
2023-3-17 05:13:19
标题:
苏轼,一代旷世奇才,为何还常常自嘲
苏轼,一代旷世奇才,为何还常常自嘲
2023-02-26 10:50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阙词将词人豪放豁达、物我两忘、无悲无喜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人如其词,他的一生就是不在乎外界的纷扰,不惧怕世俗的困乏,他的一生传奇坎坷。
如我们所知,苏轼乃宋朝的文学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极高,至今都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发展。,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学奇才,没有因自己的成就而高傲自大,反而常常自省其身,也善于幽默的自嘲所做的事。这究竟是为何呢?
一、尊重开放的教育
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份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性格与未来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出生在怎样的家庭里,会造就一个人的心境,对这人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而一个人成年后的形式作为也反作用于家庭的教育。苏轼的性格多半来自幼时家庭的影响,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对他的豁达和谦逊奠定了基础。
(一)苏序创造的良好家风
早年的苏序是当地小康之家的家主,生活甚是豪放,但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他的晚年为了督促儿子们读书学习,他自己也开始读书,用自己作为榜样教导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也没有强行改变孩子的天性,十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苏轼之父苏洵的教育,更是如此。苏序知道小儿子苏洵豪放不羁的性格,所以从来不强求孩子建功立业,看着苏洵十八岁时考试不济,二十七岁了还一事无成,他没有逼迫苏洵,也不担心苏洵会不成,因此苏洵挣脱了科举考试的枷锁,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向了成功。
(二)带领苏轼进入文学的苏洵
苏轼的父亲,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他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奋发读书,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基于苏洵这样奇特的人生经历,他非常明白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们,他自己打破了传统科举考试的枷锁,但是他意识到如果让苏轼与苏辙走和自己相同的路注定会失败,于是他为孩子量身制定一套教育方式。从小苏轼就在知识里长大,接受文化的熏陶,比同龄的孩子们多了一份见识,有更远大的志向,也因懂得多,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保持敬仰,也更加谦虚有礼。
(三)温柔解意的母亲
苏轼的母亲程氏,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据说有一日程氏在给苏轼讲述范滂和其母的故事,苏轼问母亲他将来做范滂可以吗,母亲程氏回答他,如果你要做范滂,那我何尝不能做范母呢?这个时候,苏轼才六岁。苏母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母亲,她不仅鼓励自己的丈夫读书学习,更是为了儿子苏轼做了学习的榜样。传说苏母为了培养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出“日享三白”的想法,让兄弟二人每天的饭菜都是一撮盐,一碟萝卜,一碗白饭。这样的锻炼也让苏轼在未来被贬流放的苦难日子中能够食粗粮,在苦日子中淡定自若。
决定走向仕途的苏轼,他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弟弟苏辙性格较为张扬,作为哥哥,他更加谦逊。苏辙也是大宋的名人,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的散文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兄弟俩都是极其腹有才华的人,这都要归功于家庭的熏陶。
在这样的家庭,家人互相尊重,互相勉励,让苏轼有了区别于常人的淡然和豁达。苏轼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他懂得自谦,也懂得自敛锋芒。他有着远大的志向,没有因他人的夸奖迷失了自我,在人生的经历中更是常常自省,行事上也常常自嘲,这样的苏轼活得更坦然,更豪放。
二、三送爱情的惆怅
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便是爱情了,对人的一生影响很重大,对一个人的性格改变也是很大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梦见第一任亡妻时所做的,足以见得苏轼是多么思念他的亡妻。苏轼的一生除了诗词文章,政治生涯,被谈论的最多的便是他的爱情故事了,让我们看看爱情对苏轼有什么改变吧。
苏轼一生最难忘的女人有三,第一任妻子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第三位比较特殊,虽说是侍妾,但对于苏轼来说也是妻子的存在。这三位都各不相同,每一位都给苏轼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爱情,而苏轼,经历三次丧妻之痛,说不痛苦,那是假的,但是豁达如苏轼,平淡的接受了事实。
(一)知书达理教苏轼谦卑的王弗
王弗,苏轼的老师王方之女。年轻的苏轼有一日去老师家里为其祝寿,不料醉酒,倒在老师家中,半夜醒来,独自走到后院,看到老师女儿王弗坐在窗前梳妆,皆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他们的第一次见面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了半年,苏轼娶了王弗。那时苏轼直爽豪放,说话会把不住门,常常会得罪人而不自知,知书达理的妻子王弗,为了不让苏轼说错话得罪人,常在苏轼与好友谈话时躲在屏风后偷听,一旦苏轼说错话,王弗便出声阻止。相传,苏轼伏案读书时,王弗常常在案前陪伴,一日苏轼在背诵诗词时出错了,王弗出声纠错,这时苏轼才明了妻子王弗才学不浅,只是藏了起来默默地陪在他身边。
好景不长,王弗突发恶疾去世,年仅二十有七,留下一子苏迈。在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苏轼称王弗乃他的贤内助,如果没有王弗,他可能会因自己狂妄的性格得罪不少人,对未来仕途大有影响,是王弗让他谦虚藏拙,是王弗让他自省其身,也是王弗,让他会用自嘲来化解人生的尴尬与悲痛。王弗对苏轼的影响巨大,甚至十年后,苏轼想到亡妻也会叹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我想苏轼应该很想与妻子结发到老吧,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二)温柔和善教苏轼无忧的王闰之
王闰之,苏轼的续弦。若说王弗是陪伴苏轼仕途起步,将要得意,那王闰之便是伴着苏轼跌宕起伏,陪伴了二十五年之久。王闰之嫁给苏轼后,将苏迈视如己出,勤勤恳恳料理家事,将家事打理的仅仅有条,让苏轼在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据说苏轼刚到密州时,一上任便忙得晕头转向,回到家,想好好休息一番,结果四岁的儿子想与他亲热一下,这让他有点恼怒,王闰之劝说他,“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说完便赶紧给苏轼倒酒。这便看出,王闰之作为妻子,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细心,也有着令人安心的沉稳,这也对苏轼的性格有了影响,为苏轼仕途不平的烦躁心情带来了慰藉。
然而,陪伴了苏轼半生的女人,最终也没能陪伴苏轼走完一生,王闰之在四十六岁时去世。苏轼心情极为悲恸,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有写到“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同葬的心愿最后由弟弟苏辙实现。
王闰之看过苏轼的巅峰,也看过苏轼的低谷,一直不曾离开,也不曾抱怨,始终温润如玉,知书达理。苏轼也颇为感谢妻子的付出,让他在险峻的仕途生涯中能够不为家庭琐事费心,能够自由地迈步。
(三)不离不弃教苏轼豁达的王朝云
王朝云,苏轼的侍妾,也是他第三位‘妻子’。王朝云,一位江南女子,幼时家境贫寒,被迫落入风尘,她能歌善舞,举止妩媚又不失清纯。十二岁时遇见苏轼,得苏轼怜悯,将她带入府中做一名侍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便是苏轼在杭州初见王朝云时作的,可见王朝云的美貌多么动人。
王朝云十八岁时,成为苏轼的侍妾。苏轼被贬惠州,所谓树倒猢狲散,昔日风光时的好友都离他而去,唯有朝云,一直在他身边。有次苏轼和朋友聚餐,酒足饭饱之后,苏轼指着自己吃饱后隆起的腹部,问众人知道他腹中藏得是什么吗?朝云笑答:“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苏轼大喜,说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朝云也许不是最知书达理的,也不是会料理家事的,但她是最懂苏轼的,只可惜,红颜薄命,朝云在惠州染上瘟疫,久治无用,最终离世,苏轼将她葬在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树林里。老年的苏轼,送走了年轻的妻子,这是他第三次送走结伴之人,他的内心无比沉痛,决定再也不续弦,独自颤巍地走完一生。
这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都是以苏轼送走妻子结束,面对三次送走枕边人的痛楚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三位妻子的帮助与陪伴,让他的一生更美满,也是有了三位妻子在不同的时期给他的建议,让他将自省与自嘲变为常态。
三、跌宕起伏的仕途
事业贯穿着人的一生,事业的好坏、坎坷或顺利,对人的情绪性格影响非常之大。众所周知,苏轼这一生的仕途非常坎坷,原本少年得意的他,是如何变得爱自省与自嘲的呢?
(一)少年得志的苏轼意气风发
少年的苏轼在父亲苏洵的严格要求下,将80万的《汉书》倒背如流,十岁写下《黠鼠赋》,文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小小年纪就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令人惊叹不止。
二十一岁的苏轼随父亲进京赶考,第一次参加考试时便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而据说苏轼本该取得第一名,但主考官欧阳修阅卷时以为苏轼的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苏轼的成绩阴差阳错成了第二。欧阳修知道文章时苏轼写的后大惊失色,了解了苏轼后,如此评价道:“天才,三十年之后,肯定就没人再知道我了,如此英才,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时,苏轼名声渐起。
之后,苏轼奋发学习,在科举考试中拿了百年第一,得皇上赞赏,此后官职一路飙升,势不可挡,从此在京城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年轻气盛的苏轼此时意气风发,虽始终谦逊,但这时的他,与后来豁达自谦的他大相径庭。
(二)中年跌宕的苏轼踌躇满志
当苏轼的仕途正逐渐上升时,噩耗传来,父亲苏洵去世,这一次,和几年前母亲去世不同,见年前,为母亲守丧回来后赶上科举考试,是机遇,而这次守孝三年回来,等待苏轼的是炼狱。
守丧回朝,面对的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这一年,苏轼三十二岁,早已不是十年前意气风发的他了,他疲倦于新旧两党的争夺,也招架不住朝堂之上有人暗中算计。因自己不适时宜的言论,直接指出了变法的弊端,被新党排挤,神宗将他外放到杭州通判,他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就此开始。在赴任途中,苏轼写下《蝶恋花·春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首诗道出了苏轼心中的郁闷,他深感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施展一身报复。
(三)老年乌台诗案的重大转折
对苏轼的人生具有毁灭性的打击来了,那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一封《湖州谢表》被有心人拿去做了文章,将他的旧诗词翻出来抓字眼,苏轼被告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皇帝大怒,将他打入天牢,准备赐死。后来经过多人的求情,皇帝放了苏轼,将他贬到黄州。
这件事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观念的改变点,他在黄州完成蜕变,放下执念,活得潇洒自在。在黄州,他建了“东坡学堂”,自号“东坡居士”,此时的他已忘记名利,淡泊度日。在词中《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有一句是这样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远离官场,远离纷争,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一生的仕途起起伏伏,造就了我们看到的苏轼,他豪放不羁,豁达畅快。对这一生,他侃侃而谈,每日三省其身,对他的经历,无所谓的自嘲。他不将自己的功名看得过重,只想为百姓,为江山做出贡献,这样一个人,创造了中国文学的奇迹。
四、结语
如此看来,我们对苏轼的理解又多一分。他不是先天便会自省,而是在追逐功成名就的过程中,常常自省而让自己更好;他也不是一出生就会自嘲,而是在经历风风雨雨后对自己的经历表示豁然,在经历送走三位结发妻子后的释怀,看开了自己的仕途不平,擅用自嘲来劝自己放下,劝自己豁达。
正是苏轼的自省与自嘲,我们才得以看到今日苏轼留下的宝藏,从他的诗词,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豪放不羁,豁达开朗,也能感受他的豪情万丈,汹涌澎湃。苏轼一生糟糕,却让我们看得到他的希望,让我们一提起他便热泪盈眶。
参考文献:《苏轼传》、《苏东坡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