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胡适早年风光无限,晚年却任职于一个小图书馆,只能勉强温饱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3-3-18 03:28:25     标题: 胡适早年风光无限,晚年却任职于一个小图书馆,只能勉强温饱

胡适早年风光无限,晚年却任职于一个小图书馆,只能勉强温饱                                                         

2023-03-09 11:27                                       

       真有价值的东西,决不为怀疑所毁。而能被怀疑所毁的东西,决不会真有价值——胡适
他是站在新思想潮头的弄潮儿,为了新思想的传播,他义无反顾;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在民智蒙昧的时代的掌灯人;
他仗义疏财,是别人心目中讲义气的代表,是值得一生深交的好兄弟;
他做了一辈子的慈善家,可是晚年却生活落魄,一生辉煌,归于清贫。
他是胡适,他是一代抗争者,也是一代启蒙家。
一、胡适的辉煌
1891年,胡适出生于上海,那年,一代启蒙家开启了自己一生的辉煌。后来,胡适来到了安徽,在母亲的教导与安徽的文化的影响之下,胡适度过了自己9年的早期教育生涯。这9年的生活对他而言,受益匪浅。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他形成了正直的性格,他开始为中国的明天而思考。

1910年,胡适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在那里,胡适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他信奉自由,他信仰新思想,倡导实用主义。
回国之后,对于文学的改良,胡适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他大力提倡白话文,建议倡导思想解放,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胡适关于新文学的见解,好像一支利箭,划破了夜的黑暗,黎明正在悄然来临。
抗战时期爆发之后,胡适一直奔走在救国的前列。他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帮助中国赢得美国的经济支持,他虽然没有成为战场上保家卫国的战士,却用另一种方式拿起枪,奋战在保卫中国的第一线。

“我是为国家的事情来的,国家是青山,青山没了,我们的子孙都得做奴隶。”
胡适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是启蒙的一生,是全新的一生,自由、解放、文学改良……他带给了那个时代太多东西,也改变了太多东西。
二、晚年的飘零
然而,胡适前半生轰轰烈烈,却在后半生生活凄苦。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胡适选择两边都不靠,既不留在大陆也不去台湾,于是,58岁的胡适再一次踏上了去美国的旅程,开启了十多年的海外飘零之路。
胡适在年轻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思想有着极高的收入,他的生活也很是优越。在朋友的记忆里,胡适就好像是《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宋江,如果哪一个朋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或者哪一个朋友需要帮助,总是会有胡适的身影,胡适出手阔绰,不少的朋友也都受到过他的救济。

然而,来到美国之后,胡适却不再生活地那般自由自在了。
胡适曾经想到,单单凭借他的才华,他能够在美国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位,比如说,自己可以在美国的著名大学当一个中文系的教授,毕竟胡适在学术界的威望几乎得到了国际认可。可是,事实却与胡适的想象背道而驰了。
当时美国的学术界有一种排外的风气,胡适刚刚来到美国,他是一个中国的学者,所以美国人并不愿意承认他的地位和才华,于是也没有对胡适委以重任。
在胡适的妥协之下,他去了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做起了馆长。尽管胡适十分不适应,他也感觉到这样并不公平,但是胡适带着妻子身处异国他乡,手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迫于生计,胡适只能去尊到图书馆打小工了。

三、艰苦的生活
从前的胡适意气风发,从来不会因为金钱而担忧,可是晚年之后,胡适身处美国,终日为生计而操劳。
胡适没有充足的钱去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于是他只能跟妻子居住在一个面积很小的破烂的公寓之内,勉强维持着生存。不仅如此,胡适和妻子的身体也十分不好,随着年龄的增大,两个人的身体总是出现状况,高昂的医药费也给他们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省钱,也因为吃不惯美国的饭食,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就按照在国内的习惯在家中的阳台上自制腊肉和咸鱼等食品,可是美国的人闻不惯这样的味道,于是他们纷纷表达不满。

那时候,胡适一家五口,四散飘零。
胡适和妻子在美国,大儿子胡祖望在泰国,儿媳曾淑昭在台湾,小儿子胡思杜在北平,少有团圆的时候。
四、生命的尽头
1958年,胡适回到了国内,历经了10多年的漂泊,胡适感觉到了身心俱疲,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他开始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倾注于工作上,白天忙着见客、演讲,晚上忙着写作和读书,凌晨三四点,胡适的房间的灯光依旧还亮着。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原本身体就不好的胡适更加感觉吃力,1962年,在做完演讲之后,胡适突发心脏病,在讲台上猝死,离开了人世。胡适在去世之后,除了自己视之如命的宝贝书籍,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留下来了。
妻子江冬秀经常说:
“胡适对于那些穷朋友,丝毫不吝啬自己的钱财,可是对待我呀,那真正是一个穷人,不舍得吃穿。简直就是一个“装”的慈善家啊。”
从少年结发开始,江冬秀就一直追随着胡适的脚步,两个人的感情十分好,但是对于江冬秀,胡适能给予的,也是少之又少了。

回望胡适的一生,从少年时期的轰轰烈烈到晚年时期的漂泊清苦,他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转折。青年时期,他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梦想,还有自己唤醒国人的方式,黑暗的时刻,他振臂一呼,那个坚定的身影曾经让无数人感叹。
只是,英雄,也总有迟暮的那一天。晚年的日子,他飘零美国,住在一间破旧的公寓中,终日过着清苦的生活,从一个文学大家到一个图书馆的小工,胡适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

可是,从前的仗义出手,他也从来没有后悔过。那些曾经救济的穷朋友,那些落难的人,大部分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取得了成功。作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恩人,胡适也从来没有后悔过,他是在帮未来的中国。即便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好,即便自己晚年飘零,即便被妻子称为“装”的慈善家,可是胡适也分明感觉到了欣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晚年的胡适来说,除了漂泊,他也是充实的。他每天都过着忙碌的生活,享受着文学带给他的满足感,在文学的海洋遨游的时候,胡适从未感觉到一丝的劳累,那,是他最向往的生活。
文/扒拉文史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