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乐山小众古镇,传说“九子十翰林”的深宅大院值得一看
[打印本页]
作者:
远航
时间:
2023-3-19 11:23:52
标题:
乐山小众古镇,传说“九子十翰林”的深宅大院值得一看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23-3-19 11:25 编辑
乐山小众古镇,传说“九子十翰林”的深宅大院值得一看
2023-03-12 10:05
乐山小众古镇,传说“九子十翰林”的深宅大院值得一看
2022年春节前后,自驾川南,搜寻一些人文景观,井研县也在计划之列。井研归乐山市管辖,在县城之南有一个古场镇——千佛镇。千佛镇之名来源于镇子东面山崖壁上凿刻的佛龛,这些佛龛大大小小有千座之多,因名千佛岩。据清光绪《井研县志》记载,这些佛像镌刻于唐代,由此可知千佛镇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
老街石梯通向茫溪河
千佛岩面向茫溪河,一条老街沿河而建,如今老街上的居民大都搬迁到河对岸的新街去了,这条老街便沉寂下来,大多民居关门闭户,不少老房子已经颓败,更有几间倒塌了。感觉不久后这条老街便会消失。通向茫溪河的几十级石梯,被岁月磨掉了棱角,显出沧桑之感,在无声地述说着它的过去。
千佛镇老街——福泉街,十分清冷。
老街街口的小摊
老街石梯旁的老房子已无人居住
现在,在千佛岩前修了一座寺庙,叫千佛寺,但寺庙一看就是民间自发所建,水泥结构,也谈不上任何品味和格局,倒是殿宇建筑把原来裸露在外的佛龛保护了起来,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千佛镇最有价值、最值得看的是一座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深宅大院——雷畅故居。
雷畅故居全景图
井研人雷畅是清乾隆年间的内阁侍读学士,后告老还乡。其子翀霄以翰林院编制乞养侍父归里,翌年春,在宅前隙地筑随春园以娱亲。园有池,广荫数亩,积乱石为阜,建月到亭、香光阁于其上,香林梅坞,极幽丽之观。可见当时雷氏居所已具相当规模。
雷畅故居宅门
据说雷畅教子有方,其九子一婿皆先后入选翰林院,故有“九子十翰林”的传说。不过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听听就好,如果真有其事,想来县志上应该是查得到的。
到道光时,雷家家道中落,把宅院卖给了当地另一王姓官宦人家,王家又继续对这座宅院整饬扩建,遂成今日规模。
雷畅故居大门向西,背山面水,崇垣环抱,气势雄伟,高墙深院,由外观之,俨然城堡。围垣高4米,厚0.6米,全部用石头砌成,周长近千米。故居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拥有大小天井12个,房舍121间。据介绍,这是川西南地区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民居大院。现在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畅故居外围坚固的院墙和张扬的风火墙
雷畅故居格局完整,建筑主体基本完好,目前还未及全面维修,充满历史的沧桑之感。参观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上世纪中期以来数十年间,这座大院为啥会完整保留下来?既没拆除一房一厅,也未添加一砖一瓦?
雷畅故居格局和建筑保存完整
因为我看过许多老宅院被居民占用,乱搭乱建十分普遍,原有格局能够完整保存的真不多见!
穿逗结构的山墙,典型的川西民居作法。
经向一位带着工作牌的管理者打听,方知这座宅院长期被县林业局下属一个林场作为办公场地,没有其他居民入住,因房屋很多用不完,因此也就不需要乱改乱建了,直到2005年完整交给文物部门。对雷畅故居来讲,这真的是一件幸事了!
建筑木构件也是原汁原味
沧桑感十足的门坎
板壁上的历史印迹
在雷畅故居南面不远处,还有一座雷氏宗祠,门面仍然完整,但里面已经面目全非了。
雷氏宗祠
雷氏宗祠的风火墙
井研千佛古镇雷氏故居,一座保存完好的川南民居大宅院,值得细细品味。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