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钟华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3-25 04:11:05
标题:
钟华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钟华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2023-03-24 21:11 来源: 新华社
原标题:钟华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钟华论
这是春天里的奋斗号角,这是新征程的进军号令。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使命担当、指引前进方向,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东风浩荡征帆劲,大潮奔涌奋楫先。从春天再出发,14亿多中国人民沿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勇毅前行,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明未来砥砺奋进!
(一)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贫困户易地搬迁,鞍钢矿业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山蜕变为绿色生态园……全国两会期间,一组卫星对比图在海外社交媒体刷屏。惊叹于过去10年中国的发展成就,海外网友纷纷留言:“这是真正的变化”“很令人钦佩”……
斗转星移,气象万千。从卫星视角瞰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穿越历史的时空,抚今追昔,更令人无限感慨。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2021年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那个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年代,为了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山长水阔不辞其远,风摧雨折不改其志。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矢志奋斗。改革开放后,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我们党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员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2021年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上下求索,正道沧桑。我们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个历史进程,充满了艰辛与探索,凝结着鲜血和汗水,见证了苦难与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行?实践是最有力的证明。曾经一穷二白的国家,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曾经连火柴、煤油都要进口的国家,如今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第一大国;曾经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国家,如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赢得了彻底的精神主动、历史主动、发展主动。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这是近百年前,学者们发出的痛切之问。回望历史风云,极目中华大地,历史的结论已然在人心深处写下: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
“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2020年10月,广东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面对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规划图,习近平总书记驻足感慨。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肩负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让无数先贤为之魂牵梦萦的现代化理想在中华大地上逐渐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无比光明的前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第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第一条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历史和实践的结论,更是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的根本保证。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国式现代化才会前景光明、繁荣兴盛。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扎扎实实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勇于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和活力。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汇聚起齐心协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这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众望所归。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旗帜指引方向,核心凝聚力量。新征程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4亿多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沿着正确方向开拓前进,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三)
“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北斗”导航……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展现着“中国式浪漫”的精彩与魅力,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明底蕴。
2022年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合影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借鉴《礼记·礼运》中关于古代小康社会的描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有力凝聚和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现代化建设热情。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问蕴含了对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联系最深刻、最准确、最鲜明的判断。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结晶、实践典范,彰显着中华文明中特有的礼乐文明、道德理想、价值取向,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
观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第五单元“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厅内参观(2022年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每个方面都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思想内涵,澎湃着中华文明的蓬勃生命力。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践中,可以感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中,可以发现“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的治理理念;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统筹兼顾中,可以体会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风范品格;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扎实行动中,可以感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抉择中,可以读懂讲信修睦、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砥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之根,立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国式现代化之魂,融入14亿多中国人民的精神血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广泛的历史基础、文化基础、群众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
游客在天津古文化街游玩时留影(2023年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所作的序言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站立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四)
从提出“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从要求“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宣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共谋大计,贯穿着一条思想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哲学家有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共产党宣言》中“解放全人类”的历史宏愿,到《资本论》中关于共产主义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理想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艰苦奋斗以求之,殚精竭虑以成之。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旨归。
从人的维度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开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境界。
现代化是什么?对老百姓来说,现代化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激荡在追梦之路上。曾几何时,现代化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朴素憧憬。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现代化期盼日益精彩纷呈:更加殷实的日子,智能化的生活,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丰富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致广大”的壮美画卷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尽精微”的幸福坐标。
天鹅在河南省三门峡黄河湿地嬉戏(2022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稳,关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促进人民的幸福安康,从而成为广大人民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不断集聚起澎湃不息的创造伟力。
不负好春光,耕耘新希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潮激荡神州大地。“新农人”扎根希望的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产业工人为发展高端制造业默默奉献,科研工作者潜心攻关奋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文化工作者精心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精神食粮”,民营企业家抓住市场机遇谱写新的创业史……点点星光,汇聚成炬,每个人都担一份责、尽一份力,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就将汇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无穷力量!
(五)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3月15日,在以“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破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的中国答案,为探索现代化道路、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注入信心与力量。
纵览历史,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有人形象地把现代化比作一场“国际马拉松赛”,自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比赛”。在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发展的国情和历史方位,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发展过程极为艰难。历史的教训十分深刻: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导致迷失。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
游客在海南省海口市日月广场逛古风市集(2023年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治理’,我发现,对于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问题,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正如法国专家布鲁诺·吉格所说,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实践正在书写答案:它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新路。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必由之路。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就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发展的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彻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它雄辩地表明: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它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刻启示:只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树立守正创新意识、弘扬立己达人精神、保持奋发有为姿态,各国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日,一则重要消息从北京传遍世界,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宝贵的正能量:在中国推动和支持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中俄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中国真心诚意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符合包括俄乌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期待。
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告诉世人: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
共行天下大道,共创光明未来。新征程上,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思考发人深省。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14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使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光是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有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是负重前行的艰辛探索。
安徽省蒙城县双涧镇农民为小麦喷洒防治病虫害药物(2023年2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胡卫国 摄)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积跬步至千里”的历史耐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越是乱云飞渡,越要有道不改、志不变的决心,不为各种风险所惧,不为逆风逆流所扰,锚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前进,一张蓝图干到底。大道无垠,行者无疆。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境界。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精神。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顺风顺水,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就一定能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遵循“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科学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关系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必须按规律办事、有章法实施,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方能不断创造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这是在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2022年12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