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2012年,102岁曾思玉将军病逝大连:四大习惯,乐活百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3-4-1 19:32:18     标题: 2012年,102岁曾思玉将军病逝大连:四大习惯,乐活百年

2012年,102岁曾思玉将军病逝大连:四大习惯,乐活百年                                                       

2023-02-16 12:40                                       

      古往今来多少人,只听得:“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哪怕英勇如廉颇、戚继光,也逃不了英雄白首、壮志难酬的悲剧结局。
南宋有个辛弃疾,退隐山居还在写“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和这些“可怜白发生”的文人将军相比,曾思玉将军无疑是幸运的。

他17岁参加革命,23岁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青年及中年时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浴血奋战,72岁离休,2012年病逝于辽宁大连,享年102岁。 身经百战未有伤,乐活百年不做官,什么是曾思玉将军的养生秘诀,什么是他跨越百年的质量?

静以修心:书画 1983年,“开国将军”曾思玉推掉济南军区顾问的名誉头衔,说:“辞官不做,告老还乡,做一户普通市民”,与夫人洪林来到大连黑石礁红星村安度晚年,他成为了“村”里最受人尊敬的“村民”。
曾思玉,江西信丰人,父亲早逝后跟着寡母艰难度日,“14岁,我跟着母亲去挑盐贩卖,几十斤的担子,两天要走上百里路。后来,土豪恶霸放火烧毁了我家的房子,母亲带着我们逃到山上,无家可归……”

为了吃饱饭,为了不受气,年仅16岁的曾思玉就跟着打土豪、分田地的共产党走了。 这一走,几十年未再回乡,这一走,他历经磨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明确了一生的理想与信念,从一个受欺侮的穷苦少年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开国将军”。

1955年,曾思玉被授予中将军衔,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新中国的诞生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主动离休后不担一职的“裸退”,曾思玉曾这样回答道:“我年纪大了,作用已经有限了,就应该让更有用的年轻人上来。在这种情境下,退下来就是发挥作用,舍弃就是做贡献。”

人这一生,最难学会的就是舍得二字, 72岁时曾思玉舍了功名利禄,得到的,是一片天马行空的书画乐园。 曾思玉对书画的喜好是在离休后培养起来的,古往今来书画家多长寿,如柳公权活到88岁、文徵明90岁才去世。
于是离休后的曾思玉也当个玩笑似的到书画世界去探究探究长寿的奥秘,曾将军年轻时南征北战,他手中的那支笔只能用来点兵点将。
等到年老,这支笔已经放不下了,于是千军万马变成了一撇一捺,在素净的宣纸上来“排兵布阵”。

曾将军对书画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住院还是休养,文房四宝都必须要放在身旁,就像战争年代的那把枪一样重要。 拜师求问、观赏临摹,曾思玉像书画初学者那般孜孜不倦,一样不落,俨然忘记自己曾经是位沙场点兵的将军,自己已经是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每每与家人出游,见到前人留下的石刻墨宝,总会驻足许久,要是碰到喜欢的,就拍下来回家临摹,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曾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1米多宽、2米多长的木刻字匾,内容是《沁园春·雪》,笔力刚劲,刀锋老道,正是出自耄耋将军曾思玉之手。 望着这首诗,常让他回忆起与主席交往的点点滴滴,回忆起自己与战友们的峥嵘岁月,一切历历在目,百年未曾褪色。
曾思玉与主席最为人称道的一次交往是在长征途中,他受主席亲自指派前去给徐帅送信。
由此才有了“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这一至关重要的名言,中国革命在一瞬之间发生了微妙而重大的变化。

木刻对面是一幅刺绣红牡丹,曾思玉的妻子洪林将这一生一世对丈夫、对子女的浓情蜜意全都汇聚到一针一线间,交相辉映的一书一画,是夫妻二人唯一的共同嗜好。

他们在1940年12月31日喜结连理,结婚第二天恰是元旦,曾思玉却没有停留,挥别新娘南下作战,夫妻半生聚少离多,抗美援朝时,夫妇俩扔下一句“如果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女孩子留给姥姥照顾,男孩子留给奶奶”。 把子女留在北京就入朝工作,怀着身孕带车队运输物资的洪林还在朝鲜战场落下残疾,可他们风风雨雨六十年,没有吵过一次架、没有红过一次脸。
妻子故去后,曾思玉将7个子女所合作的一首七言贺寿诗刻成木匾,以怀念风雨同舟60多年的革命伴侣洪林。

他常说:“我的健康得益于书法艺术,经常练习书法能够陶冶情操,愉悦心怀,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免疫力。” 用书传情,用画达意,一个人活了一百年,他走过太多路,见过太多人,发生过太多的故事。
何况是一位“开国将军”,人生的厚度能三言两语就讲完,便只能在青白浓淡间倾尽了。
曾思玉的作品尽显其军人本色,多次参加军内展出,曾入选《建国百名将军名家书画精品集》等,并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动以健体:园艺劳动 每天早晨6点起床,起来前先做50分钟的自我按摩,以唤醒沉睡的肌肉;
晚上就寝前,再做半小时自我按摩;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
饮食少荤多素,早餐一个花卷、一碗稀饭、一个鸡蛋、一碟青菜或豆腐,午餐一碗米饭、一荤一素一碗菜汤,晚餐一碟青菜和小米面窝头。
恐怕今日的年轻人,也只有健身爱好者能达到这样的自律,不过,这就是曾思玉离休之后常年来的作息和饮食。

吃什么,对于穷苦人家出身、常年在艰苦环境下作战的曾思玉来说并不重要,大鱼大肉他一点儿也不爱,非常喜欢,也只喜欢锅贴饼子、野菜包子等家常菜。 不过吃完做点儿什么,曾思玉是很注重的,除了书画,他生活中最重要一项活动的就是园艺劳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曾思玉与夫人住进红星村后,他家小院的前后几乎都快发展成一座小型植物园了。

平日里,曾思玉从清早打完太极就开始在小园中忙碌,松土、施肥、浇水、除虫全都由他亲自完成,前前后后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打起精神了他才舍得休息。 盛夏的夜晚,曾思玉就泡一壶清茶,拿着蒲扇在藤下乘凉,老战友老部下来拜访,他一定要摘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来招待;
等中秋,子女儿孙都来了,一家人坐在月下赏月,大人们品茶忆往昔,孩子们咬着月饼提着灯儿跑来跑去。

以静制动:写作 “抚今追昔,我感慨万千。我已是个百岁老人,面对死亡我并不恐惧,我想把这些人生体验告诉你们,一个人,一辈子,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唯此,无论生命是短暂还是漫长,才拥有了跨越百年的质量。”
建党90周年前夕,已经101岁的曾思玉曾在沈阳军区病床上,口述了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向新时代的年轻人们传授他历经百年得来的感悟。
曾思玉离休后的主业其实是写作。

写作看起来是件安静乃至悄无声息的事,不过曾思玉写作可不是为了静,而是以静制动,健脑炼心,百年一瞬,每每回想过往,头脑中无时无刻不是在翻江倒海。 身体已经年迈,嘴巴已经说不了如此多的语言,但精神仍然矍铄着,那就提笔写吧,为了自己那一腔百年不凉的热血,为了那段荡气回肠永不释怀的岁月。
20多年来,侍弄园子和写作都是曾将军雷打不动的两件事,就像每天要照顾瓜果蔬菜的园子,曾思玉要耕的地还有自己的回忆录。
一个八十岁的老人,不仅完成了受到多方好评的《八年抗战》、《烽火岁月》两部著作,还写了累计达100多万字的回忆文章,并主持重修了他任军长的集团军40多万字的军史。

这是钢的意志,这是铁的意志,这是军人的意志,这是将军的意志。 为了锻炼头脑,了解国家发展,曾思玉每天还要读报纸、看联播、听新闻,一有时间便让人载着他四处看看,不是为了兜风,而是要看看各地的发展状况,然后回家写信,向国家和军队的各部门建言献策。
曾思玉对写作的热情源于他的年少之时,那时中国还是哀鸿遍野的样貌,穷苦百姓家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

曾思玉虽出身贫寒,但父母辛勤劳作,终于也让他识得字、读过些孔孟,一家人挑盐卖柴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学上,所以他知道那薄薄的几页纸贵比千金; 但因家境艰难,曾思玉更多的知识都是在参军入党后学到的,他的学历在普通士兵当中已经算读书人了,可是只要有念书进修的机会,他一定第一个报名。
战争时期常常命悬一线,他却始终没有间断日记的写作,这些珍贵的日记,妻子洪林一直帮他珍藏着,整整有六大箱。

离退之后,曾思玉与洪林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积蓄捐给希望工程,平日里内衣裤都要补了再补的两个老人,只要说是捐款给学校绝不推辞手软。 一所新建小学就收到过曾思玉夫妇捐赠的2.8万元,老两口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其他所有的积蓄都用于慈善捐款,他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用知识来为祖国做贡献。

以动衬静:钓鱼 曾思玉钓鱼这个爱好也是由来已久,但那是钓鱼不是为了休闲养生,而是为了活命——长征路上,能吃的东西只有青稞、玉米,为了战胜饥饿、补给身体,能活着走出雪山草地,战士们就自制鱼竿网兜,到溪流河滩去钓鱼。
曾将军退下来之后,他的鱼竿倒是正式上岗了,几十年来未曾休杆,只有时节合适,辽东半岛的大小湖泊或水库旁总能寻觅到曾老的身影,有拾到外地参加活动,鱼竿也是一定要带上的。
曾思玉虽然身经百战未曾留下大伤,但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吃的只有小米黑豆,喝的水都不够。

到朝鲜作战天寒地冻又极易冻伤,再是块钢板也难免有些病根,加之岁月不饶人,再怎么也是位近一百岁的老人,所以离退之后精神一放松,病痛全都跑出来了。 1983年曾思玉患肠癌,做了一个大手术,癌症的凶猛无人不知,他硬生生挺了过来,并且依旧垂钓不止。
结果几年后再去复查,不仅身体强健、面上有光,而且不少病得到了根治,打针吃药也逐渐减少,室外钓鱼能充分呼吸新鲜空气,培养专注力,缓解身体疲劳,确实对曾思玉的病起到缓解的疗效。

曾思玉去世之前曾说:“自由和光明,只有长期在黑暗中挣扎的人才能体会这两个字的含义。要保持和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还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一个百岁的老人,一位百岁的将军,他乐活百年的秘诀绝不仅仅是书画、劳动、写作、钓鱼,更是他钢铁般的意志,永不熄灭的理想信念。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