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丁盛鏖战灵官殿,手下一位连长打得只剩21人荣立大功,后来授上将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3-4-4 06:17:12     标题: 丁盛鏖战灵官殿,手下一位连长打得只剩21人荣立大功,后来授上将

丁盛鏖战灵官殿,手下一位连长打得只剩21人荣立大功,后来授上将                                                         2023-02-10 10:20                                       

          丁盛是我军一位著名战将,他是江西于都县新坡上水排村人,原名丁三,后改丁胜,继改为丁盛,从十八岁参加红军,因为人机灵,先后担任团、师、军通讯员,这一职务的重要使命便是扛着红军,亦名叫“打旗兵”,以打指挥旗为联络信号,发生战事,所有冲锋陷阵的人都盯着旗帜,所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便是这样来的,可见在战时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历经红军、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身经百战的丁盛,已经当上了师长。

丁盛作战善打穿插。他自己曾经说,打穿插的部队一定要强,要胆大心细。不要怕四面包围,不要怕切断归路,不要恋战,不要恋财。这几条死也要记住。他率领的这个师,打得是出彩的一仗,那便是衡(阳)宝(庆)战役中的鏖战灵官殿,当时,桂军正集结重兵封锁衡宝公路,而四野各部队均奉命止于衡宝公路以北,是时,丁盛率135师疾行一昼夜,突破衡宝公路,达灵官殿。天将晓,丁盛于灵官殿设指挥部与总部联络,方知已陷入敌阵中,周边有号称“钢七军”的数个师,其部被四面包围。

灵官殿,是敌人撤往广西的必经之处,对我军主力能够聚歼桂军具有极大的战术价值。这才是“中心开花”标准的战场体现,危险和收获同样都是非常巨大的。此时,丁盛当机立断,计划中心开花,要腰斩钢七军,便指挥各团抢占制高点,抢占有利地形构助环形防御阵地,此时,桂军指挥部得知我军只一个师进入这一地区,便立即组织部队要吃掉这支部队,一个师对阵近二个军,一场空前激烈的战役在这个地立打响。

紧接着,敌人大炮轰、飞机炸、步兵冲锋,从早上打到黄昏,135师屹立不动,阵地还是牢牢控制在我军的手里。丁盛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数十倍的敌人,肯定是不能硬拼,于是天黑后,他下令撤出战斗,兵分三路齐头并进,向洪桥方向前进,在运动中打击敌人。照理说,他这种打法兵力分散,又处在敌重兵包围之中,最怕的便是被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可谓危机四伏。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被我解放军打怕的桂军,犹如惊弓之鸟,以为是碰到了我军主力大部队,导致军心动摇,连忙下令全线向广西撤退,此时,丁盛立即改变战斗计划,想方设法粘住敌军,堵截撤退中的“钢7军”,各团占领阵地,拖住敌人。

其中,打得最激烈的是该师的405团,这天下午,这个团3个营9个连排成10公里长的横队,冲锋号一响,九个连如九把利刃,旋风般地猛扑过去,并迅速将其分割成数段发起猛攻。这一扑,恰好是攻击了“钢七军”司令部,主要是警卫营、输送营和工兵营,那可是这个军最精锐的队伍,他们大多是广西老兵,武器最好,战斗力也是最强悍,加上这次是夺路南逃,自然是拼死抵抗。

这场战斗相当激烈而残酷,这一带的每一个田埂,每一条水沟,每一座树林和房屋,都必须经过反复争夺,直至白刃相搏。例如405团一营二连战斗最激烈时,战士们进入各自为战的状态,连排干部全部伤亡,十二个班长只剩一个,有的战士主动代理排长,有的战士主动代理班长。已经两次负伤的李连长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咱们就不让敌人过去。战斗结束后,一个连活着的官兵已不足一个排。战争的惨烈残酷可见一斑。

激烈的战斗从下午4时开始,打到晚上9时才结束,全歼桂系7军军部及军直警卫营、工兵营、战炮营、通信营和1个团等。面对我军的强大攻势,钢7军司令部被打掉,所属各部完全失去了组织抵抗能力,用被俘的副军长凌云上的话来说就是“村村山山都是解放军,部队处处被击,真是天罗地网,无法逃脱。此时部队非常混乱,无法再行指挥”。战斗刚结束,师部命令立即增援兄弟部队。随后,赶来的四野各部开始总攻合围之敌,终于彻底摧垮了敌东南两面的防御。

是役,各部在衡宝地区围歼桂系主力共俘获了近3万名官兵,毙伤7千余人,俘虏了第7军副军长凌云上,还有第7军的参谋长、171师师长、176师师长,至于副师长以下级别的军官数不胜数。后人有诗赞扬曰:铁流万里向南开,猛虎雄狮破阵来。青树坪前休得意,灵官殿后自知栽。横刀断路将军勇,折戟逃生敌旅哀。鼎定西南基衡宝,英雄勋爵战功抬。

战后,丁盛丁大胆的名声在军中不胫而走,为此,他也隆重表彰了自己的部下,其中,负责冲刺“钢七军”司令部的405团1营2连连长李九龙最为出色,他把九个步兵班分作六路向敌冲锋,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发动了全面进攻,一时惊慌失措,经过激烈战斗,旋即一败涂地,到战斗结束的时候,李连长率领的这个连只剩下了21人。为此,他所在的团荣获“猛虎扑羊群”锦旗,营荣获“勇猛顽强”锦旗,连荣立集体大功一次,连长李九龙荣立大功二次,获“战斗英雄”称号,授予英雄奖章一枚。丁盛自己亲自为他们颁奖,这位连长成为军中的重点培养对象,这可以说是无上的荣光。

李九龙,河北丰润人,他先是在老家参加地下组织领导的农民协会,担任地下交通员,抗战时加入八路军,成为冀东军区的一名战士,解放战争期间,李他跟随大部队前往东北,加入东北民主联军,他一直是在丁盛手下,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衡宝战役。

在当年攻打新立屯战斗,他所在队伍攻歼扼守的长春、锦州的敌人据点,攻击新立屯火车站的尖刀连,李九龙是这个连的爆破组组长。在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连续炸开敌军障碍,为部队打开进攻通道,后被丁盛授予“爆破能手”称号,记大功一次,并晋升为排长。后来又一次战斗中授予“勇敢奖章”一枚,升为副连长,这次鏖战灵官殿他又升为营长,可谓是一次激战晋升一级。

建国后,营长李九龙又跟着师长丁盛参加抗美援朝,在金城反击战中,他率部担任前卫,沿金城川向梨船洞进攻。在与敌人抢夺多巨里室北山主阵地的战斗中,经过多次拉锯式恶战,他的一个营只剩下43人,在一线指挥的他当机立断,把人员集中走来成立一个排,自己任排长,誓与阵地共存亡。直到最后光荣地完成上级交级的任务撤出阵地。

由于李九龙作战勇敢,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晋升中校,此后李九龙陆续担任了副师长、师长以及副军长等职务,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李九龙再次披挂上阵,他率部五战五胜,横扫高平,他的这个师荣获集体三等功,后来担任军长。在八十年代我军恢复军衔时,李九龙被授予中将军衔,成就超过了曾经的老首长丁盛。九十年代李九龙成为大军区司令员,晋升为上将。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一直跟着丁盛的一个士兵,通过战争的洗礼,成长为一名上将,这在刚进入部队这个熔炉时,对丁盛治军严格,平时关心爱护战士干部,尤其关心下级疾苦的良好口碑是分不开的。即使后来他落难后,很多曾经在他手下成长起来的干部,都对他伸出援手,对他进行帮助。

不过,此时的丁盛非常谦虚,人家称呼他“丁司令”“丁军长”他都赶紧摆摆手说:改叫老丁吧。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