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口气读懂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都分属哪个群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3-4-8 17:16:40
标题:
一口气读懂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都分属哪个群体?
一口气读懂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都分属哪个群体?
2023-04-01 08:22
一、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
华夏大地上,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经历了漫长的恩怨情仇,有时剑拔弩张、有时和平共处、有时又伺机而动。
但只分东风压倒西风,任谁也无法彻底融合跟吞并,直到人类再一次遇到技术的奇异点,生产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间才和谐共存,实现一家亲模式。
分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核心冲突,不外乎资源的觊觎跟掠夺,追兔逐鹿的游牧民族们,向来身体素质跟马术过人。
刚正面的话,无论哪朝的中原人都吃不消,国力强盛如汉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只能用和亲策略来笼络匈奴。
——可比起权谋智慧,草原汉子们的脑回路就简单了许多,很容易被内部离间与分化,从而由刚猛的整体,打散为零星的部落,待重新发育成型,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即使策马入驻中原,也无法以惯有的一套方案来统领汉臣,摆在眼前唯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坚守传统不变,固执地跟汉人划清关系,结局只会像元朝一般,论起武力值,那着实能打,可统治没多久,就矛盾频发,只能打道回府。
再则就是像清朝,实现满汉一家亲,采用大量汉臣治理国家,国祚才能稍微长久一些。
可虽然笼统称为游牧民族,细分的话,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名字,其中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跟鞑靼,就是昌盛一时的霸主。
——那么他们之间各自代表着什么意思?这六者之间,可以分为四块来介绍。
二、匈奴与突厥、契丹
首先,匈奴与突厥、契丹属于同根同源,后两族皆是匈奴的后裔。
——而匈奴追根溯源的话,为夏王朝履癸的后代。
当时正值夏商两朝交替之际,履癸为了寻求生机,就带着妻儿远赴千里之外,一开始并没有固定居所,就跟随牛羊走走停停,它们在哪吃草,大家伙就跟着休息。
履癸因灭国造成不小的心理打击,长途迁徙又颇费体力,所以三年后就病逝,他的儿子熏育等人,接着带领族人北迁,繁衍生息后就形成匈奴。
匈奴存在的时间长达600余年,前后跟秦、东西两汉、魏晋都发生过深度交集,大战小战不断,或平分秋色、或各有输赢,但意志力相当顽强,成为跟中原旗鼓相当的对手。
1、匈奴为主体的变迁
可小说《三国演义》开篇一句话说的好:“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匈奴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虽说最初跟华夏同族,但漫长的游牧生涯,导致各方面习惯都已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如子孙成年后自立门户就是一个显著特点。
匈奴就如同一棵大树,逐渐生长出数不清的分叉,“突厥”跟“契丹”正是其中两个分支。
突厥最先是匈奴的一支,可全族被接壤部落所灭,有说仅剩数十人,他们迁徙至漠北一带,接着繁衍生息,并经过数年发展后,实力远胜于前。
也有一种更为传奇的说法,突厥被邻部族灭的只剩一位10岁小男孩,敌人动了恻隐之心,只砍其双足,打算是死是活就看天意。
结果这个男孩被母狼所救,成年后还跟另一只狼结合,狼生下十个孩子,他们长大后就在阿尔泰山生活,族名沿用契丹。
2、突厥与契丹的后来
不过无论到底真相如何,突厥最终发展的相当可观。
——后续不仅与魏、北齐、北周、隋及唐都打得有来有回,西魏还曾将长乐公主嫁与突厥和亲,最终被唐朝与回鹘联手所灭,大部分契丹残部都并入回鹘。
而契丹也是匈奴的一支。
——据说在鲜卑打进匈奴后,十来万的匈奴人虽被鲜卑收服,可心底并不乐意,经过漫长时间的韬光养晦后,就独立生活在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一带,也就是如今的东北地区。
但跟鲜卑的融合,早已区分不清血统,一开始实力也不算强劲,分为契丹八部,经常被附近的突厥等部族攻打,直到出现耶律阿保机......
此人建立大辽,跟北宋对峙,一度将燕云十六州都纳入麾下,最终被蒙古所灭,剩余族人一部分并入蒙古,一部分远走云南,形成达斡尔族。
因而,匈奴跟突厥、契丹的关系最为紧密,属于其后裔。
三、柔然
再来看柔然,有关它最初是从哪诞生的,向来众说纷纭,或认为是东胡、鲜卑、匈奴等部族的分支,也有考证为塞外不知名的胡人,他们聚集在一块生活,逐渐形成柔然。
但比较认可的说法,柔然是从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的拓跋一支,可柔然内部拥有多达60余个姓氏,要论是塞外凑在一块的胡人,也是很有道理的。
相对来说,柔然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仅有百余年,还是钻鲜卑横刀立马入住中原的空子。
柔然在这个时期成为草原霸主,占据了附近许多部族,形成“柔然汗国”。
——制度上为部落联盟,说明他们并未打算彻底吞并,只是打服让其归属即可。
但北魏跟北齐却对这个崛起阶段的柔然十分不放心,接连征战后,柔然灭亡,大部分子民进入北魏生活。
四、女真
而女真,大家因为清朝的关系会较为熟悉一些,始祖努尔哈赤为建州女真的后裔。
——追根溯源的话,女真的历史就十分久远,最早可拉到三千多年之前,新石器时期的莺歌岭,也就是今天的东北黑龙江一带,就有其生活过的痕迹。
但女真一直比较佛系,成百上千年都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要么被辽收服,要么被元朝搞定,好比蒲公英一般,在哪落地,就在哪生根发芽接着度日,直到出现完颜阿骨打......
此人带着族人拳打契丹又灭辽,昌盛了一段时间后,因金被灭再度沉寂,恢复安分不起眼的状态。
直到明朝中后期,女真的三大部:建州、海西与野人实力变得可圈可点,角逐又一次拉开。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其实跟“羁縻政策”有关。
明朝对女真部经济及兵力方面进行压制,给与物资补偿,努尔哈赤就先选择跟明合作,统一女真各部再跟摇摇欲坠的明决战,从而建立了后金,也就是清朝。
五、鞑靼
最后鞑靼的意义较为特别一些,笼统点来说,它属于蒙古,其人也自称为蒙古。
但严格意义上,它当时不属于一个独立的民族,其蒙古内部还是部落联盟的形式。
而这便是对其“部落联盟”的一个称呼,里面融合了科尔沁、鄂尔多斯、察哈尔等多个部落,其历史得追溯到北元时期。
在以蒙古为主导的元朝被大明王朝取代后,其势力被赶回北方,史料称之为“北元”。虽然对于蒙古来讲,后续并没有详细划分。
——但在明朝历史上,却把后来的蒙古分化的两支势力分为鞑靼与瓦剌,这两个大势力一个属于蒙古高原东部,一个位于蒙古高原西部,都在追逐蒙古汗位。
当然,其中的鞑靼曾是跟鼎盛时期大明相抗衡的最大势力,在很多人看来也更为正统一些。
只是在鞑靼遭到明军重创后,瓦剌迅速兴起,甚至开始东进,后续瓦剌控制了整个蒙古地区,其势力西至中亚、东达朝鲜边境。
此时的瓦剌取代鞑靼,成为明朝最大的敌人——其巅峰时期,我们可以在“土木堡之变”,留学皇帝明英宗被俘,北京城被围可窥见一二。
而以上就是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及鞑靼的大概历史与内涵。
简单归纳一番,契丹、突厥都是匈奴的后裔,女真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鞑靼则为蒙古部落的一个联盟称呼。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