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简洁明快地描述了原始狩猎劳动的全部过程——断竹,把竹子砍下来;续竹,把竹子接起来,做成弓箭;飞土,出发去打猎了,尘土飞扬;逐肉,箭头追逐着动物,射到了猎物。短短八个字把一个原始的狩猎场面写得生动、有气势,流露出古人对自己学会制造狩猎工具的自豪和喜悦。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第二章写妇女蚕桑;第三章写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写猎取野兽;第五章写一年将尽,为自己收拾屋子过冬……叙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一首伐木者之歌,锵锵而悠扬的歌声传达出这样的情景:一群伐木者砍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劳而获,发出了质问:为什么那些从不种田的人,家里谷物堆满了仓房?为什么那些从不打猎的人,飞禽走兽挂满了庭院?此诗将伐檀造车的劳动情景描写得尤为生动,而诗中的质问更是充满了硬度和情感张力,表达了劳动者逐渐觉醒的认识水平,不满于自己作为生产者却不是所有者,流露出劳动者对剥削者不劳而获的不满情绪。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全诗仅20个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描写了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李白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而勤劳的青壮年农民在麦田里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这首诗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另一首同题诗里又是这样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词把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意趣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