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观赏书法作品时,千万别将异体字当错别字妄加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云
时间:
2023-5-26 04:03:29
标题:
观赏书法作品时,千万别将异体字当错别字妄加评论。
观赏书法作品时,千万别将异体字当错别字妄加评论。
2023-05-26 02:20
经常看到有些刚入门的书法爱好者,在各种场合,尤其是网络上对一些书法作品的异体字当错别字批判。典型的有“流字头上少一“丶,卑字头上少/“,致字右边应该是“攵“,不应该写“支,…等等。并振振有词,妄加评论或严厉批判。这些刚入门的书法爱好者,往往不知中国书法艺术是基于中国传承文字的书写艺术,有其发展,传承的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到秦篆,从秦篆到汉隶,从汉隶到晋唐的草书、行书、楷书等书写艺术十分丰富多彩。同一个字,写法有好几种,均是约定俗成的共识之“法,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学书法当从学贴开始,首先应从老祖宗的留下的贴开始。
这些异体字与现行的标准简体字有不少差异,当然不能当规范的文书文件字使用,如用篆体字印报纸,恐怕没几个人能看懂或看全。但书法艺术有其艺术表现独特性,不能用现在的文书文秘工作标准来欣赏。
如一个“散字,颜真卿在自己就有两种不同结构写法,柳公权的结构与颜真卿亦不同。
再如“步“字,加写“少“不是错别字。
三如碑字颜真卿加头上加“/与不加都有。
四如:“最字的各种结构,迥然不同
流字头上少一点,岂是一家独行有普遍“共识“。老柳,老褚相互默契,喜欢少加一点。
致右边写支,王羲之领头,紧跟其后的还真不少。黄庭坚写正宗“攵的反到是成了少数派。
好了,调侃归调侃,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岂是我等用几句话能概全的。为了帮助学习,汇集一容易被误解为错别字的异体字,供大家参考。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