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吴信泉一枪不发,困住美军七天七夜,李奇微:仗还能这么打?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6-10 05:14:25     标题: 吴信泉一枪不发,困住美军七天七夜,李奇微:仗还能这么打?

吴信泉一枪不发,困住美军七天七夜,李奇微:仗还能这么打?                                                       

2023-06-09 09:40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再次被我志愿军打败。
感到羞辱的麦克阿瑟叫嚣着“全面战争”,吓得美国杜鲁门总统将他临阵换下,朝鲜战场由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负责。
这李奇微也是一个能人,他知道刚刚结束“第三次战役”的志愿军,肯定很疲惫,而且后勤线太长,严重影响了志愿军的战力——正是“趁势追击”的时刻。
于是他没有犹豫,当即下令美军机械化军团追击我军撤退的方向。

时任39军司令员的吴信泉,也得到消息,他的任务就是奉命阻击美陆战队一师3团这支部队,给予己方撤退的时间。
最终,他用了一个计策,一枪未发就顺利拖住了美军七天七夜,让战后的李奇微惊叹:仗还能这么打?
那么,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而他又是如何成为李奇微口中的“可怕的人”?

三十九军入朝、打响入朝第一战
新中国成立时,朝鲜半岛的形势并不稳定。
北朝鲜与南朝鲜之间的民族内部矛盾不断,为了完成国内统一大业,北朝鲜在得到苏联的默许后,向南韩发起统一战争。
这场战争很快就演变成为:美国与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朝鲜半岛的博弈。
关键时刻,苏联却置身事外。
这也导致得到“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将战线打到了朝鲜北境,在我国的鸭绿江附近都听到了战火声。
最终,以毛主席为首的我党,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0年8月13日,东北军区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关于组建东北边防军和入朝作战的决定。
在会议上,39军军长吴信泉走到台中央,操着一口湖南口音十足的嗓子大喊:
“怕个熊!美国鬼子又没有三头六臂,我们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打就是,入朝作战,我们要打得他们人仰马翻!给全国老百姓,给全世界都看看!”
他的话掷地有声,在场的官兵都被他感染,纷纷信心高涨。
经过短暂强化训练和装备补给,10月19日夜,39军就在吴信泉和政委徐斌洲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并在23日拂晓就顺利抵达目的地泰川。

美军方面还不知道我军入朝的具体信息,只知道我国将派遣军队作战,但只是麦克阿瑟口中的“做做样子”。
首长都这样,更何况底下的军队。
“仁川登陆”的顺利让他们猖狂无比,浑然不把我军放在眼里。
尽管事先得知我军已经进入朝鲜,但美军还是我行我素继续北进,逐渐进入我军的防御作战区。
吴信泉得知美军二十四师已经来到宁边、博川地区,高兴地直呼:“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
他将这则消息上报给“志司”,然后就调整兵力准备对敌人“下手”。

根据“志司”的指示,吴信泉率部赶往云山西北地区,负责此地附近的敌人。
这个地方附近盘踞着南朝鲜军第一师,“志司”打算让吴信泉来个“围而不歼”,吸引其他敌军来支援,从而“打援”,扩大战果。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快侦察兵就来报称:云山城内的敌军已经变成了黄头发、大鼻子的美国大兵,而且是素有“先驱师”和“常胜师”之称的美第一骑兵师。
得知消息的吴信泉沉吟片刻,说道:“本想吃肉,没想到先啃到骨头了!”

虽然这么想,但他并没有放弃作战计划,依旧准备与敌军在云山城内作战。
在吴信泉的指挥下,志愿军以四面八方的方式出现在美军的面前,在作战中更是英勇无比,很快就将云上城内的美军重创。
云山大捷,敌军2000余人失去战斗力。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战也打破了美王牌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后彭德怀表彰称:“这个没吃过败仗的军队,这回吃了败仗了嘛!败在我三十九军的手下!”

收复平壤、攻入汉城
云山战役结束后,吴信泉就按照“志司”的指示,率领部队北撤。
战士们首战告捷,正打算让美军再见识一下中国军人的厉害,自然无法理解北撤的决定。
吴信泉就昭告全军称:“后撤是为了诱敌深入,诱敌深入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必须快捷又隐蔽,给美国大兵来个关门打狗!”
听他这么说,将士们风风火火地就执行军令。
志愿军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在做好作战计划后,三十九军战士就在吴信泉的指示下,开始修筑阵地,等待敌人的到来。

同时为了延缓敌人的步伐,吴信泉命令第一线的战士派兵与敌人接触作战,阻止敌人前进的脚步。
11月25日,到了预定的作战时间,吴信泉一声令下,三十九军以猛虎下山之势向美军二十五师发起进攻。
各师团利用掩体与敌人展开凶险的阵地战,利用事先挖好的战壕对敌人实现包抄。
经过一夜激战,敌军伤亡过半。
更为可贵的是,我军三四七团与美二十四团黑人三连及加强的工兵班、炮兵班相遇,经过一夜激战,顺利让敌人整一连的士兵举大白旗投降!

此战,首开了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接受美军整连士兵头衔的纪录,更是让美国政府对黑人战斗单位的存在感到担忧,最终取消了这一建制。
而之后,美军也终于从之前的“不可一世”中反应过来,开始撤出平壤、谷山、云山一带,将防线南移。
被美军、南朝鲜军占据47天的朝鲜政府首都,也回到了我们的手中。
此后,三十九军就在志愿军的“新年攻势”,再次将战线向南推进。
三十九军这一次的任务是:在新岱、石湖地段突破敌人在临津江的防御阵地,直插东豆川,进逼汉城!

为了完成战略目标,吴信泉以善攻的一一六师搭配两个炮兵团担任主攻,以攻守兼备的一一五师作为第二梯队,跟随在一一六师左翼。
敌人的防线薄弱,加上我军有备而来,很快就实现了突破,部队直插东豆川。
随着12月31日16时40分“志司”的一声令下,数万枚炮弹一齐向敌人的地堡、工事砸去,战士们也在长官的指挥下,开始发起冲锋。
三十九军的战士做足了准备,在吴信泉的指挥下以飞快的速度与敌人交火,很快就突破敌人一道又一道防线。

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敌人全线溃败,“联合国军”、南朝鲜军纷纷放弃阵线,往汉城的方向逃。
“志司”决定乘胜追击,攻下汉城!
三十九军在吴信泉的指挥下浴血奋战,歼敌无数,最终在1月4日16时,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攻入汉城,占领“总统府”。
此战,三十九军再次创造了我军的神话,“联合国军”也终于知道,他们的对手,是有着强大战斗力的志愿军!
连战连捷,三十九军得到了彭德怀的嘉奖,而其中,军长吴信泉功不可没。
而他的能力,也在第三次战役中,以“水淹七军”的方式,成为李奇微口中的“可怕的人”。

第三战役、吴信泉效仿关羽
《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是其中非常经典的一幕。
这一幕中,关羽利用荆州地区连日以来的暴雨,借助天时地利,成功将曹军的七路大军阻隔,为顺利攻打樊城奠定基础。
而这一战,也成就了关羽“威震华夏”的威名,引得千百年来无数军事家推崇。
在抗美援朝中,吴信泉同样用了这一招,取得奇效。
顺利攻下汉城之后,我军的战线拉得非常长,这也导致本就薄弱的后线面临巨大的挑战。

初次接过“联合国军”指挥权的李奇微,也知道志愿军的短板,于是下令机械化部队打算对我军进行反扑。
了解了这些情况的彭总,开始指挥部队就地休整,前线部队回撤,等待补给到位后再与美军交战。
连日来的作战,志愿军虽然英勇无比,但毕竟都是人都会疲惫,而美军机械化部队战力惊人,我军急需“避其锋芒”。
于是,彭总下令加速撤离,并让有生力量多的兄弟部队做好掩护的准备。

已经撤离到华川一带的三十九军,接下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
既然是阻敌,自然不会再摆开大的阵仗与敌人厮杀。
于是吴信泉下令众人挖好战壕、布下防御工事。
但敌人的部队数量实在太多,仅靠三十九军很难顺利延误敌人的攻势。
经过一番考察,吴信泉发现华川一带有一个巨大的水库,这座“华川水库”或许可以成为“奇兵”。
于是,他决定效仿关羽的“水淹七军”。

他让人找到水库的负责人,让他们将水库泄水的12道闸门关闭进行蓄水,然后派遣小队伍穿插到敌人后方阻拦敌人的脚步。
李奇微担心我军的战术,因此下令让部队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扎实——但这也意味着美军的步伐不会很快。
这给了“华川水库”蓄水的时间。
经过几天蓄水,这座水库已经做足了准备。
见敌人即将来到面前,吴信泉没有再犹豫,他下令开闸放水。

滔滔河水直冲下游而来的美军,仅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汉江水位就猛涨1.5米。
面对大自然的力量,美军机械部队彻底傻眼。
虽然没办法对敌人造成伤亡,但敌人前进的道路已经被阻断,别想再追赶我军的脚步。
吴信泉用这座水库,不开一枪,就成功将敌堵截在这里七天七夜。
后方的李奇微得知后,不由得感慨:仗还能这么打?

“将军决胜岂止在战场”
经过几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前前后后五次战役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以我军取得胜利告终。
而吴信泉将军,也因为对国家革命的卓越贡献,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开国中将。
回到国家的吴信泉,终于可以卸下身上的枪托,与家人过和平的生活。
虽然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吴信泉从不居功自傲,反而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教导孩子们要勤俭节约。

吴家的孩子多,上学时总吵着要买衣服,但那个时候国家经济紧张,他就教导家人要勤俭节约,能省就省。
为了让孩子们都能穿上新衣服,吴信泉的妻子就买了一台缝纫机,自己学习缝纫衣服。
吴信泉的长子、解放军吴皖湘大校在回忆起这件事时说:
“妈妈的手很巧,孩子多,衣服、裤子‘套裁’,能省下不少布料,那时候父亲的战友,还有学校的老师都会夸我们的衣服漂亮。”

“父亲临终前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吴信泉,也就没有我们全家。我什么都没留下,沙发、地毯,家里的家具都是公家的,我给你们留下的就是一个好身体,你们好的要帮差的,大的要照顾小的。”
对孩子们的教育,吴信泉从来都是非常严格,他教导孩子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孩子们成长起来后都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业,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信泉将军一生参加革命66年,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人许多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他说自己是“幸存者”。
正是因为是“幸存者”,所以他非常珍惜机会,一遇到为国家奉献,为革命奋斗的机会他从不会放过。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率领的三十九军有“常胜之师”之名,而他作为这支部队的司令官,也素有“常胜将军”之称。
李奇微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吴信泉是“可怕的人”,但朝鲜、还有无数国人,却愿称他为“最可爱的人”。
正是有如吴信泉一般保卫家园、为革命不畏牺牲的人,才有了今日安定、繁荣的生活,他们又怎能“不可爱”?
参考文献:
虎将吴信泉:创朝鲜战场的三个“第一” 凌辉 湘潮
吴信泉——抗美援朝中的常胜将军 程娟
将军决胜岂止在战场——开国中将吴信泉长子吴皖湘深情忆父亲 黄进琪
关云长“水淹七军” 陕西水利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