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喜接高谈若饮冰,风 骚清兴坐来增。
重寻伐木君何厚,欲赋骊驹我未能。
山影北来浮汇泽,松行东望际锺陵。
相期烂醉西楼月,缓带凭栏濯郁蒸。无论是李之仪的朋友,还是他的老师,都是当时文坛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都是优秀的词人。李之仪既对词作有深厚的理论见解,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词。
霞卷与云舒。月淡星疏。摩徽转轸不曾虚。到当时留意处,谁是相如。
魂断酒家垆。路隔云衢。舞鸾镜里早妆初。拟学画眉张内史,略借工夫。此后两人的交往频繁了起来,大多是以书信的形式遥寄相思之情,这年的秋天,已是半年未见杨姝的李之仪,在滚滚东流的长江边上,抑制不住地思念她。此刻词人的内心思念就像这奔涌的长江水,他写下了《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开头三句点出雨后清明的时间节令,中间四句写出了清明时节宜人的春日景色。大意是说,冬日的残寒散尽,小雨过去,已到了清明之后。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凌歊台,位于当涂县,据文献资料记载,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凌歊台周围平旷,视野开阔,登上高台,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正如词中所说“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