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绍圣二年(1095),适逢端午,苏轼为侍妾朝云精心准备并盛装庆贺节日的情形所感染,遂作此词。当时词人贬居惠州,侍妾朝云始终陪伴在词人身边,不离不弃。二人感情笃厚,因此词中未见贬谪的痛楚,反而满是轻松快意的生活趣味。词中没有提及端午,上片的“浴芳兰”、下片的“彩线”“小符”,均为端午节俗,点明题意。乙卯重五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作于庆元元年(1195),描写了越州(今浙江绍兴)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制香囊、点朱砂、开怀宴饮等节俗,满溢生活的乐趣。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元至元十六年(即宋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被俘,次年押送到大都。这首诗作于至元十八年端午节,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在狱中已近三年。自关押时起,劝降之人络绎不绝,有王公遗老,有至爱亲人,甚至元统治者也以重利利诱,他都宁死不屈,以诗明志。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绍圣二年(1095),适逢端午,苏轼为侍妾朝云精心准备并盛装庆贺节日的情形所感染,遂作此词。当时词人贬居惠州,侍妾朝云始终陪伴在词人身边,不离不弃。二人感情笃厚,因此词中未见贬谪的痛楚,反而满是轻松快意的生活趣味。词中没有提及端午,上片的“浴芳兰”、下片的“彩线”“小符”,均为端午节俗,点明题意。乙卯重五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作于庆元元年(1195),描写了越州(今浙江绍兴)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制香囊、点朱砂、开怀宴饮等节俗,满溢生活的乐趣。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元至元十六年(即宋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被俘,次年押送到大都。这首诗作于至元十八年端午节,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在狱中已近三年。自关押时起,劝降之人络绎不绝,有王公遗老,有至爱亲人,甚至元统治者也以重利利诱,他都宁死不屈,以诗明志。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