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苏东坡传》:真能治愈一个人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潇雨
时间:
2023-6-29 04:11:03
标题:
《苏东坡传》:真能治愈一个人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苏东坡传》:真能治愈一个人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2023-06-16 10:20
关于苏轼一生最黑暗的遭遇,林语堂曾在其《苏东坡传》中作了一个详细的描述。
公元1079年,由于“乌台诗案”,苏轼被抓。
在牢狱之中,苏轼饱受折磨,曾有过轻生的想法。
好在不少人都在为苏轼说话,他只是被贬黄州,并没有被处决。
但在牢房里呆了上百天,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苏轼来到黄州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之中,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在风景中,在人群中,在书籍的海洋中去体验,去放下。
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苏轼的心情变得平淡下来,他心中的伤痛,也在一点点地愈合。
之后,苏轼接连被贬惠州和儋州,虽是越陷越深,但也从未想过轻生。
这些阴暗的遭遇,早就让他学会了和苦难前行,在困境中成长。
他愈加心胸开阔,成为后世所称赞的“东坡居士”。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好的疗愈方式,并非岁月,而是经验。
岁月,只能让人渐渐地适应伤痛。
只有在成长中的感悟,才能让人忘记痛苦,忘记伤害。
正所谓,
一切体验,皆为生命的一次蜕变。
我们都会在一次次地经历和成长中,变得平静,变得坚不可摧。
读书愈多,伤愈合的越快
苏轼曾经作过一首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使苏轼不但有了才华横溢的文采,也有了出类拔萃的风度。当他陷入生命最黑暗的时候,也让他拥有了超越困境的心智。
苏轼在被贬黄州之前,是何等地风光,朋友遍及四海;
被贬黄州之后,亲友们却对他只字未提。
人生的大起大落,世态炎凉,让他每晚都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整个人都沉浸在内心深处的煎熬中。
而最终让他走出困境的,却不是什么狐朋狗友,也不是什么荣华富贵,反而是一本本书籍的帮助。
据《苏东坡传》记载,苏轼到了黄州之后,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沉溺于书的海洋里。
有一次,好友朱载怕他承受不住,一蹶不振,特地前来探望。
出乎意料地是,苏轼非但没有垂头丧气,反而一边看一边抄写《汉书》。
朱载啧啧称奇:“你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想着抄书!”
苏轼微笑道:“这本《汉书》,我已经抄写了三遍,每读一次,都大有收获。”
据说,苏轼在黄州四年,读书无数,写了七百多首诗。
他的书法,绘画,诗词创作,都是在这一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苏轼对于农业,医药,都有一定的研究。
余秋雨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
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在黄州所留下的名篇,也预示着苏东坡生命中的另一种境界。
阅读,使苏轼从过去的伤痛中解脱出来,从人生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我们就是如此,即使陷入困境,也要努力学习,这才是最好的治疗。
在白岩松最沮丧的时候,正是《道德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挽救了他的生命;
樊登在绝望的时候,看到了《论语》,看到了新的希望。
林语堂曾说过,
聪明的人博览群书,同时也阅读了生活。
你所阅读的书籍愈多,就愈有信心去面对困境。无论何时,阅读是对困苦的生活最好的拯救。
遇见的人多,越是能够坦然面对
屈原曾经说过:“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古人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第一次见面;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生离死别。
聚与散,从来都是一个让人动容的话题。
临别之际,即使是苏轼这样无忧无虑的人,也难免有几分惆怅之情。
据《苏东坡传》所说,苏轼早年在杭州做官时,有一个人叫做杨元素,是他的挚友。
两人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性格和兴趣都很相似。
于是下班之后,两人就经常在一起聊聊诗歌。
可惜,这段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只过了两个多月,苏轼便要去密州做官,即将启程。
当苏轼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十分地舍不得。
苏轼在杨元素设宴为他送行时,更是痛哭流涕,更作了一首诗:“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的诗句。”
之后,苏轼在升迁、调职、降职的过程中,走南闯北,见了无数的人,也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
只不过,每次分别,苏轼都在慢慢地长大,他的心智,也在慢慢地变得成熟。
时隔十多年,再一次与故人分离,苏轼的心情却是完全不同。
公元1091年,苏轼和好友钱穆父在江边送别。
开船时,钱穆父忧心忡忡,不舍而去。
苏轼看着自己的老朋友伤心欲绝,于是拍拍他的肩,豪气地说:
“人生在世,我只是一个过客。”
十余年的相聚离合,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苏轼已经见怪不怪,习惯了这种相聚和分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习惯了分离。
有一句名言,“生命只是一段旅程,你从我身边经过,我从你身边经过,最后,我们各走各的路。”
有的人,能遇到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到了最后离开,也许是上天的旨意。
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场相聚,一场离别,而患得患失。
等你遇见了足够多的人,你就不会再因失去所伤。
世事难料,有聚有散。
在匆匆的人生中,活在当下,相聚时珍惜,离别时释怀,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吧。
人经历得越多,就会变得越低调
曾经,有一幅苏轼人生的足迹,被画在一幅图片上: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人生经历,他的游历,几乎走遍了整个北宋。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有三分一的时光是在贬谪的旅途中度过的。
苏轼被贬的经历,也是其成长的历程。
据《苏东坡传》记载,苏轼从四川眉山走出来,二十多岁第一次进京,就在科考中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一帆风顺地开头,苏轼也渐渐骄傲自满,傲慢之意,更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苏轼曾到王安石那里,见到他桌上放着一幅尚未完成的墨宝,其上写道: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看到后,立刻嘲笑王安石没有常识,菊花是只枯萎而不凋零的
苏轼拿起毛笔,继续写了下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他嘱咐王安石要他注意看春花和秋花之间的不同,以免再次出现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作品。
王安石见状,也没有责怪苏轼。
之后,苏轼因为言语过激,惹得许多人不满,被贬出京城,但苏轼依旧没有因此而有所节制。
他在向皇上呈上的那份《湖州谢上表》里,还抱怨道: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他抱怨皇上把他流放出去,不许他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害得一颗珍珠蒙上了灰尘。
这等于是给了敌人一个借口。
而那些要打倒苏轼的人,则利用这个机会,对苏轼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最后,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为自己的狂妄自大、口无遮拦而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把自己置身于山川河流和花草之中。
有一天,他出去欣赏菊花,见到一阵狂风过后,地面上一片金色,他就想到王安石一首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自大。
此后,苏轼收敛了自己的性情,在处理事情方面,他的态度也渐渐趋于平静。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多年过去,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力量是有限的。
越是走得远,越是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而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一种内修外练的过程。
只有收敛了自己的锋利,收敛了自己的骄傲,生命才会更上一层楼。
看得愈多,越不为人生小事所困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地见过世面?
其中有一条回复很高:
看尽世间最美者,不以世间一切为乐;
明知是最糟糕的结果,却也不自怨自艾。
苏轼的人生历经三次沉浮,在为政四十多年中,被贬谪三十三年。
苏轼在他辉煌的时候,坐在殿堂里,接受着全世界的读书人的崇拜;
即使在最低谷的时候,他也能苦中作乐,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在困境中生活。
《苏东坡传》中有这么一句话:
苏轼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的心灵没被周遭的一切所侵蚀,而在于他超越了周遭的一切,用心灵之光来点亮人生之道。
他的后半辈子虽然经历了几番风雨,几次跌宕起伏,但不管是好是坏,苏轼都以自己宽阔的心胸,从容地接受了一切。
在黄州的时候,他的薪水很低,家里连粥都喝不上。
因此,他脱掉了书生的长衫,干起了体力活,使全家得以温饱。
当没有住处待客时,便亲自建了一座寒舍,接待客人。
他在惠州的时候,到处都是瘟疫和毒虫,但是在苏轼看来,这里的景色很美,而且到处都是荔枝。
他在这里建了一座宅院,召集了自己的儿孙,准备在这里定居下来。
即使是在最远的儋州,苏轼也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看到一点光芒,生活得别样精彩。
有一次,撒贝宁在节目中:
如果苏东坡还活在“月有阴晴圆缺”中,那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苏东坡。
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最终的决定,是““莫听穿林打叶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经历过人间百态,见识过人间百态,纵然是天大的磨难,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其中。
随着我们的经验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明白:
一个人能走到哪一步,并不取决于他看清多少,而是取决于看轻多少。
如果你知道如何与人生相处。
哪怕是暂时的疲惫,也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林语堂曾经在他的《苏东坡传》中写道:
苏轼已经去世了,他的姓名已经成为一种回忆,然而,他所留下的,却是一种精神上,一种思想上的欢乐,这是一种永恒。
回顾苏轼的人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充满坎坷。
但是,他在那个充满了荆棘的年代,一直在看书,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活出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人生之苦,皆为渡人。
每次经历,你的自我治愈都会得到提高;
每次的失败,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勇敢。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所有的痛苦与挫折,都会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走出困境,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