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工笔画:中国独有的瑰宝,美了两千多年 [打印本页]

作者: 123    时间: 2023-7-17 08:12:44     标题: 工笔画:中国独有的瑰宝,美了两千多年

                        工笔画:中国独有的瑰宝,美了两千多年                                                         2023-07-16 09:59                                       

                                       
《竹鸠图》 宋 李安忠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2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962年,台北故宫的国宝在美国五大城市巡回展出,一天下午,展览现场一位“奇怪”的美国观众站在南宋画家李安忠的《竹鸠图》前,整整盯了两个小时。保安怕他图谋不轨,就把情况告诉了展览负责人。
经询问,原来这位观众家里养了两只鸟,正跟《竹鸠图》里的鸟一模一样。他好奇地问展览负责人:“你们那张画是照着我的鸟来画的呢?还是我的鸟照着你们的画长的呢?”

美国观众家里养的就是照片中的灰背“伯劳鸟”
难怪这幅800多年前的中国工笔花鸟,能让1960年代的美国人民狂盯俩钟头。今天我们再看这幅画,也还是会感叹画家笔墨的精妙。小鸟是不会停在枝头给你当模特的,所以很难想象在没有照相机的南宋,李安忠为了把伯劳鸟的神韵、造型都严谨地再现出来,花费了多少工夫。
这种费工夫的画法,在中国画里,就被称为工笔画。

张萱 绢本工笔重彩 《捣练图》局部
工笔画源远流长,
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
商、周的青铜器上,
战国的帛画上也可以追溯到她的来龙去脉。
就工笔花鸟画独立分科而言,
“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与两宋”。
千余年来,名家辈出,
而她也静默地,美了两千多年!

《捣练图》局部
工笔画又叫“细笔画”,
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表现方式。
历经初稿—定稿—上胶矾—
勾勒—敷色—渲染等繁复过程,
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捣练图》局部
一笔一画,
都要求作画者有极强的耐心、毅力和定力,
既要死磕,又要发挥极致!
【工笔人物画】

战国墓葬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
工笔人物画起步最早,主要是为了宫廷政治和宗教服务,从战国墓葬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工笔人物画。画中男子是一名巫师,他束发高冠、华服广袖、身佩宝剑,侧身驾驭着一条巨龙飞升天外。
“灵魂画手”——顾恺之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到了东晋,人物画已经发展得很成熟。而东晋人物画第一人,当推顾恺之。中国画的精髓是“线条”,顾恺之就能用线条将人物画得很传神。《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顾恺之为裴楷画像一事。顾恺之为了表现裴楷的丰神俊朗,就在人物肖像脸上加了三根毛,气质一下子提升不少。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也画仕女画,《女史箴图》中贵族妇女神态端庄温婉,服饰的线条绵密、流畅、稳定,功力极深,后人形容这线条如春蚕吐丝,又被称为琴弦描或者高古游丝描。

敦煌莫高窟第一百零三室的壁画《维摩诘像》
顾恺之还有个必杀技是“点睛”。传说当时顾恺之在建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点睛的一刹那,维摩诘眼神中的光彩普照寺院,信徒香客为见一眼开光佛像,捐款百万钱,顾恺之一战成名。
“纪实大师”——阎立本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唐代工笔人物画家阎立本,专门为皇帝画画,因为一言不合就要掉脑袋,所以他的人物画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灵动,相对来说更加拘谨。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遣使节觐见唐太宗,希望双方能够相互联姻,建立友好邦交的故事。这种记录历史事件的画,就像新闻图片一样,忠实还原现场,所以必须画得真实。
【工笔山水画】
剥离人物画,自立门派

展子虔《游春图》
人物画在发展,山水画也在发展。从东晋顾恺之到隋朝展子虔,工笔重彩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剥离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展子虔《游春图》的主要描绘对象,已经变成了二月桃花杏花争艳的江南山水,人物山水的比例也开始和现实中相仿。
传承有序,界画高手频出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展子虔画山水时的青绿设色,画树的双勾夹叶法和画花朵的点花法,都对唐代李思训的青绿山水产生了很大影响。用繁复精致的细笔描绘“葱郁树木、崇山峻岭、精致楼阁、荡漾水波”的画山水,就是从李思训开始发扬光大的。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青绿山水中少不了亭台楼阁,为了将建筑画得更准确、细致、工整,后来青绿山水中还出现了界画。用界笔直尺划线,所以画中建筑的线条更加工整笔直。界画的高手,晚唐出了尹继昭,五代有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人,宋初还有郭忠恕。

五代 卫贤《高士图卷》卷本设色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工笔花鸟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山水画中还有松石一科,催生了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种。
那时工笔花鸟画大多用来装饰宫廷。五代西蜀的黄荃用“勾勒填彩”法画花鸟能够骗过宫廷的真仙鹤,南唐徐熙开创“没骨画法”,看上去更有野逸之感。

五代 黄荃《写生珍禽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后来,北宋的画家们觉得,工笔花鸟画不应该只图好看,还应该追求一些意境。于是北宋的崔白就画了一幅《双喜图》。
《双喜图》中,两只山喜鹊受到惊吓,跃到空中扑棱着翅膀,对着下面扰人清梦的野兔破口大骂。偶然经过此地的野兔听到叽叽喳喳的鸟语,停下脚步,回眸看向空中,就看到了两只炸毛的山喜鹊,神态颇有些莫名的“呵呵”之感。山喜鹊与野兔,一静,两动,在构图中巧妙地相互呼应。

北宋 崔白《双喜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这幅画,突破了“黄徐”两大花鸟流派一百多年来只单纯注重装饰性的动机,使得花鸟画也有了故事冲突和趣味性。此举受到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赏识,在他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中就载入了241幅崔白的作品。
【工笔画的巅峰时代】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开创画院风

(宋徽宗绘《听琴图》,中间弹琴者为宋徽宗,坐在右侧听琴者为蔡京)
文艺青年宋徽宗,利用职务之便,开创了北宋画院。北宋最顶尖的画师,都在其中。宋徽宗每天和画师一起看山看水看花看鸟看珍禽异兽,然后画画画。对物态精准的捕捉,极清极简的线条,含蓄内敛的意蕴,都是独属于宋徽宗的审美标签。每一笔,都能看出他对绘画满满的热爱,和对美的极致追求。

宋 赵佶 腊梅山禽图 绢本设色 82.8x5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腊梅山禽图》中,宋徽宗题诗云:“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他自剖心迹,表示自己不爱江山爱丹青,只是一个被皇帝职位耽误了的好画家!

宋 赵佶 腊梅山禽图 局部
是非功过,一抔黄土。留下的,是北宋继往开来的院体画风,和独一无二的美学格调。

南宋 李迪《红白芙蓉图》
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偏安一隅的南宋,被江南水乡的温柔包裹,花鸟画也从北宋的巨幅卷轴,变成了小巧精致的册页。一大批北宋画院的画家南渡,进入宋高宗赵构的南宋画院继续画画。
【工笔画的萧条后期】
文人画兴起,工笔画没落
元 永乐宫壁画 朝元图
两宋以后,由于“意高于形”的文人画兴起,工笔画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其间也有高手,但寥若晨星。

雷公、电母、雨神及八卦诸神
工笔人物画方面,元代的工笔重彩巨制——永乐宫壁画最为瞩目。

明 唐寅《王蜀宫妓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仕女画要数明代点秋香的唐伯虎。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明代的仇英苦心孤诣,兼擅工笔人物和青绿山水。

袁江《蓬莱仙境图》
十二通景屏 设色绢本
清代的袁江、袁耀是界画的翘楚。

恽寿平《春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工笔花鸟界,明末清初的恽寿平使“没骨花鸟”画法重焕生机,融合新意。笔法兼工带写,设色清丽柔和。
【近现代工笔画的复兴之路】
近现代,也有不少出色的工笔画家。
于非闇

于非闇(1889 - 1959),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任职于故宫古物陈列所,临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绘画,打下了较深的传统根基。

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众多文人墨客所赏识与效仿。
徐悲鸿

徐悲鸿 | 泰戈尔像
首先我们不能不提徐悲鸿(1895 - 1953),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 | 愚公移山(局部)
虽然徐悲鸿先生的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但他还擅长画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他的人物画《愚公移山》、《泰戈尔像》、《李印泉像》、《九方皋》基本上都是用工笔手法完成的。

徐悲鸿 | 换鹅
王叔晖
王叔晖 ( 1912 - 1985 ),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是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

昭君出塞图
早年看过一个拍王先生的纪录片,一个平凡的老太太,过着简朴的生活,却创造着如此美丽清雅的女性形象,于是喜欢上了她的艺术。

杨妃出浴图
潘絜兹
潘絜兹(1915- 2002),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

《荣宝斋画谱·潘絜兹》人物造型
潘絜兹从30年代在京华美院师从徐燕孙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起,便初衷不改,一生都在为工 笔重彩画的繁荣与发展奔走疾呼。40年代他对敦煌石窟壁画的研究和临摹,莫高窟壁画的皇皇巨制,对他心灵的震撼终生难忘。

他又通过对历代服饰、建筑、器物和礼俗的深入研究,主持山西永乐宫等壁画的修复,在创作中融合传统工笔和壁画技法,吸收西画所长,形成了工整细密、设色明丽典雅的个人风貌。
俞致贞

俞致贞工笔百花图谱——白兰花
俞致贞(1915 - 1995),女,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1934年拜于非闇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虫草,兼习瘦金体和篆书,后专攻工笔。1946年遵于先生之命,转拜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师,同年秋入“大风堂”,随张大千研习工笔写意花鸟画。

俞致贞工笔百花图谱——大山檏
【现当代工笔画的创新】
到了当代,1940年代后,由于政局动荡、战乱不断,工笔画家无法专注创作,限于条件缺少学习交流,也使工笔画理论研究陷入低谷。但中生代工笔画家中,仍有不断坚持工笔画的人们,他们希望赋予传统工笔画以当代的审美意趣,让工笔画更能够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何家英

何家英 | 舞之憩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等。多次荣获国内外奖项和荣誉。

何家英 | 山地
何家英的作品则是将学院古典气质发挥到极致,他的作品有人性,超越之前工笔对人物形象概念化刻画而真正深入。值得注意的是,他整体的画面格调,与传统中国画“雅正”的文化气息是相合的,线条的书法性发挥、色彩的中正,形线色各要素完全控制得中庸适度。
赵国经、王美芳

赵国经 & 王美芳 | 鹦鹉图
赵国经1950年出生于河北景县,1976年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擅长中国画、连环画。

赵国经 & 王美芳 | 天香
王美芳(1949-)女,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现为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高级画师,天津画院院外画家。

赵国经 & 王美芳 | 四大美人
赵国经、王芳美笔下的美人是从生命的活体中间脱胎而出的,没有陈旧的绢本上的发黄的颜色。她们的肌体里流动着清新的血液,透过宣纸发出一种芳香。
【后记】

何家英 秋冥
电视、照相机、打印机等这些精准的图像处理设备层出不穷,对于工笔画一直追求的“栩栩如生”是极大的挑战。而且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工笔画的形式过于传统,缺乏新意,也无法再吸引公众的视线。
那么人们是否就不再需要工笔画了呢?

赵国经 & 王美芳 作品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1962年,当美国旧金山的观众默默凝视着南宋李安忠的《竹鸠图》时,他只是单纯地被画家所传达的精神打动了。
这种精神,是宋徽宗宁愿丢掉江山也不愿意抛弃的,对美的追求。
这种精神,是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却被当代中国人一股脑丢掉的工匠精神。
这些精神,让我们成为更有温度的人。

赵国经 & 王美芳 作品
当大多数人的视线已经被新新事物所吸引,为生活工作所占据,还是有一些人愿意耐着寂寞,一遍又一遍在纸上描摹渲染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赵国经 & 王美芳 作品局部
他(她)们留下的每一笔,自信从容,无可替代,值得被人好好欣赏与赞叹。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