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可以点点右上角的“关注”噢,每天为您奉上不一样的故事,您可以留下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12月,82岁的张国焘在一个寒夜被冻死于一家养老院。作为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结局可说是凄凉。
58年前,张国焘与人民领袖毛主席都曾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他们参与、见证了共产党的新生。然而,数余年后,张国焘自己选择走上另一条岔路,两人妇分道扬镳,并得到大相径庭的结局。
许世友将军曾这样评价张国焘:“在共产党内,除了毛主席,没人是他的对手。”而对于张国焘此人,毛主席也早就看透,领袖说过:“我知道,他从内心里,看不起我这个乡下人。”
图|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任弼时、张国焘
张国焘与毛主席出生在截然不同的环境。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县,他的父亲张劼庄是清末拔贡,张家家境优渥,张国焘是家中长子,备受父母宠爱,他出生后便不愁吃、不愁穿,一路成长几乎没有经历什么逆境。
毛主席不一样,他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普通家乡,同样是家中的长子,年轻的毛主席也被父亲毛顺生寄予厚望,毛顺生教他打算盘、记账,希望将来能做生意赚钱,再守好家中的土地。
毛主席成长的道路上,有父亲毛顺生的阻挠与不理解、有母亲文七妹离世的伤痛、还有终于走出家乡前往长沙求学的不易,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也造就了毛主席百折不挠的坚强品格。
图|年轻时的毛主席
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1918年,毛主席经恩师杨昌济介绍来到北平,认识了李大钊先生,并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也有了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机会。
张国焘进入北大后,参加学生运动,也很快成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他去过图书馆,也见过在图书馆做助理的毛主席,但他不会与那时候的毛主席打招呼,他心底看不起作为一个小伙计角色的助理员。
两人真正意义的相识,是在李大钊的牵线下。
1919年的一天,张国焘来拜访李大钊先生,正好碰到毛主席也在。李大钊主动向毛主席介绍:“这位是张特立,张国焘同志。”
毛主席走到张国焘面前,与他握手,并自我介绍:“我是湖南毛润之。”张国焘向毛主席点点头,便再也没有回话,而是又转过去,旁若无人地与李大钊继续聊天。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常常在第一眼就已经注定。许多年后,毛主席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那段采访时便说道:“我知道,他从内心里,看不起我这个乡下人。”
图|张国焘
共产党成立前夕,张国焘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毛主席则回到家乡,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二人都深受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先生的器重与赏识。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来到上海,当时陈独秀不在上海,两位代表就与在上海主持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尽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李达、李汉俊询问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得到两位先生的同意,这才分别写信给各地的党组织,让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毛主席是湖南长沙的代表,张国焘是北京的代表。
图|青年毛主席
参加中共一大的共13位代表,除毛主席、张国焘之外,还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潭秋、何叔衡、陈公博、王尽美、邓恩铭、周佛海、包惠僧等人。作为创始人的陈独秀、李大钊都因为有公务在身而没有出席会议。
张国焘是中共一大的主持人,毛主席一来到上海,张国焘展现出领导者姿态,热情地问候道:“毛润之,一路辛苦了。”他不仅主动与毛主席聊起建党的事宜,还回忆起他们在北大的经历,事实上,二人根本没有共同回忆可言。
这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结束后,张国焘被选进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负责分管组织工作。
在许多年后的回忆中,张国焘如此形容他见到的参加中共一大时的毛主席:
“脱不了湖南的土气,是一位较活跃的白面书生,穿着一件布长衫。他的常识相当丰富,但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并不比王尽美、邓恩铭等高明多少。他在大会前和大会中,都没有提出过具体的主张。”
以后党的会议上,两人常有见面机会,他们都是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领导人,至少在这一时期,他们还是站在统一战线的。
前排左:康生、毛主席、王稼祥、朱德、项英、陈绍禹后排左:陈云、秦邦宪、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张国焘前往江西南昌,为南昌起义做准备,起义之前,张国焘还打算阻止,幸好在周恩来的坚持下,南昌起义顺利举行,打响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而另一边,毛主席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了秋收起义。
毛主席在秋收起义中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后来红军力量逐步强大,从建立起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到因势而行,决定长征,广大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上一步步前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也确立起来。
可张国焘却不复往日忠贞,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长征路上,张国焘认为自己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意图让周恩来等人带领的红一方面军也听从他的指挥。
红一、四方面军汇合后,张国焘对自己的职务不满足,为消除他的情绪,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一度想把自己的领导职位让给他,遭到毛主席的强烈反对,毛主席清楚张国焘的性子,摇头反对:“你给他做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坐上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
最后还是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卸下自己的职务,将总政委的位置让给了张国焘,这才解决了张国焘掀起的一阵风波。
图|毛主席与张闻天
可张国焘的野心不止于此,以后他还是不完全听从党中央的指挥。讨论红一、四方面军接下来的行动方向时,中共中央各位领导人达成共识,决定北上,唯独张国焘主张南下。
会议上张国焘言之凿凿:“我主张南下川康,如果一方面军要北上,则四方面军单独南下。”
博古一听张国焘的话,气愤地反驳他:“南下川康,正如同老鹰钻进了山沟,想飞也飞不起来。”谁知,博古刚讲完,张国焘突然站起身来,指着博古的鼻子大骂:“你这党的败家子,配谈什么军事。”
毛主席斥责张国焘:“张国焘同志,这是党中央的政治局会议,你这样泼妇骂街似的恶语伤人,哪点还像个共产党人的作风。”
会后,毛主席几位中央领导人对张国焘耐心说服,张国焘就是固执己见。不仅如此,他还在朱德面前说起:“老毛,这个人浑身上下透出一股霸气,今后与之共事,须练就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肚量才行。”朱德不认可他的说法,再三开导,可张国焘就是听不进去。
张国焘坚持南下,以后还是在中央的坚决指示下,他不得不执行北上的命令。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艰难跋涉,终于会师。共产党人经过漫漫长征路上,在陕北扎下根来。
图|张国焘在延安期间的合影
到延安以后,张国焘的错误得到严厉批评。党中央仍然希望他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为了教育和挽救他,中央仍派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
可张国焘还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下去。1938年4月初,张国焘竟然接着祭黄陵的机会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了国民党。
毛主席得知此事,十分痛心。张国焘的家人还在延安,毛主席和党中央将坚持要寻找丈夫的杨子烈送走,并告诉杨子烈:“你能把张国焘找回来,就是共产党大大的功臣!”
谁知道,张国焘再也不会回来了,等待他的,是一个凄凉结局。
图|张国焘
张国焘投靠国民党后,加入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将他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视为敌人。起初,蒋介石、戴笠都对张国焘的投诚特别高兴,对他委以重任,蒋介石更是颇为得意的告诉戴笠:“这是对延安的致命打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张国焘的投诚让延安的领导人痛心,却不曾改变大家坚定的革命意志,更不会如蒋介石所言,“对延安带来致命打击”。而且,张国焘在国民党内也没有做出太多成绩,戴笠对他的态度也逐渐转变,逐渐冷漠。
张国焘甚至去找了陈独秀,希望劝说陈独秀和他另外组织一个新的“共产党”,遭到陈独秀的坚定回绝。
张国焘就这样从国民党内深受欢迎的座上宾,到不受人待见的叛徒,失去了刚开始享受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的特权。
图|蒋介石与戴笠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最终以蒋介石的败逃、国民党的失败而收场,共产党人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这个为国民党做事的叛徒张国焘,不仅在国民党内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他也不得不败逃。
可国民党哪里会关心他的生活,张国焘与家人日子难过,后来不辗转前往香港,过着艰苦度日的生活,想他出生时,不愁吃不愁穿,如今却不得不为吃穿发愁,穷苦度日。
他不是没想过回归党组织,他设法联系过党中央,向中央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人透露出他想回去的意思。但党组织要他承认错误时,张国焘又不愿意。
即使到了此刻,他还是没有放下他那副刚愎自用的心,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图|张国焘晚年与家人的合影
张国焘的晚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生活,虽然是在儿子身边,但儿子平时工作繁忙,根本腾不出时间来照料老人,无奈将年迈的张国焘送到养老院,这时候的张国焘不仅面临着经济上的拮据,还有年纪逐渐增长带来的生活不便。
而对此,他无能为力。
就在1979年12月的一天,正值寒冬,张国焘甚至没有气力捡起掉在地上的棉被,就这样被活活冻死,结束了自己这辉煌开场、凄凉落幕的一生。
图|张国焘晚年
晚年的张国焘曾几番评价中央领导人,他谈毛主席:“他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他谈林彪:“他是一个很难让人喜欢、也很难共事的人”;他谈周恩来:“他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
那么他自己呢?他曾经对党的领袖毛主席不以为然,可就是毛主席,带领广大军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盼来了新中国的新生。而“张国焘”这三个字,终将因为他自己的作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以前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有一座张国焘的雕像,雕像上刻着一副对联,讲述着他的一生:
“破家亡挺身立党,有始却无终,已辨忠奸留史册;
涛惊浪骇分道扬镳,将功难补过,非凭成败论英雄。”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