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70年代的婚礼,“磕头钱”五毛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3-8-7 20:14:20     标题: 70年代的婚礼,“磕头钱”五毛

70年代的婚礼,“磕头钱”五毛                               2023-07-17 12:33                                       
文:王振颖
我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经人介绍与妻子结婚的。

择好举婚日期后父亲给介绍人送去44块“酒席钱”,我丈人说“我们院里的姑娘都是给了66”,父亲又跑了一趟,给了人家66块“酒席钱”。(“酒席钱”是男方给女方举办婚礼的补助款,不同于现在的“彩礼”。)。
举婚前两天,因为做洞房的房子墙壁灰皮受潮鼓起来了,又没条件修缮,为了遮丑就买了两张图画纸和一盒图钉,跟准新娘一起把图画纸钉在墙壁上。结果一摁图钉,”吐“地一声进了空墙皮,只好马马虎虎地将就了,把新被子叠起垛好挡住快要脱落的灰皮。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下午,按平遥的习俗是送嫁妆的日子。妻子那边送来的嫁妆有:坐式穿衣镜成面、帽筒成对、扣碗茶具成套、梳妆盒成只、印花包袱皮成对、彩色鸡毛掸子成把,还有成对搪瓷洗脸盆、成对根部相连的大葱、成对根部相连的红辣椒。我在街门外揭开苫在穿衣镜上面的红绸子照了照面容,就接回洞房,摆在连二柜上。(帽筒是丈母三十年代结婚时的嫁妆.一般来讲,母亲结婚时的陪嫁物品优先给大女儿作嫁妆.)

同时进行的就是忙着准备肉菜吃食。有一项重要的讲究就是在开炸油糕前,由准新郎拿一块和好的糕面扔到房顶上,嘴里还得念念有词:”王家高,x家高,x家不如王家高“。放一个炮仗之后才开始正式炸油糕。
举婚的当天,在院子里扯了一根铁丝,上面挂了一块新床单,床单上用大头针别了一张毛主席像,就当做拜天地用的插屏了。
朋友们借来了几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去接新娘。临上台阶出街门的时候,有人发现一位伴郎穿着又黑又亮的皮鞋,我这个新郎却是穿着塑料底布鞋,认为不排场、不合适,因为我两个头差不多,当下我就跟伴郎换了鞋出门迎亲。

新郎连双皮鞋也穿不起,显得有些寒酸。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郎借别人的衣服穿、借别人的家具作摆设也是有的。其实我这还是很不错的,因为起码我的里外衣服都是自己的。
我向四方鞠躬、起身炮三响之后,出了小巷往北一拐,没有几分钟就已经到了丈人家。亲戚邻居一直拥簇到那里,与对方迎接的人群汇合在一起,挤了满满整个大院子。
据妻子后来讲,直到我们迎亲的队伍快要到时,我丈人才临时决定确实应该贴个“喜”字,于是他自己赶忙写了贴在自家门上。
在认亲磕头时,我出了大洋相。(说是磕头,实际上早已演变成鞠躬了)虽然亲戚不是很多,但看热闹的人挤了一大片,我神经紧张得根本认不下人。我也不知道妻子有多少个叔伯兄弟姐妹,有一个已经受过鞠躬礼的妻嫂转了一圈后冒充“三姐”,我规规矩矩地给鞠了一躬。人们哄然大笑,我这才知道上当了。
我鞠躬也老实,一躬到底。正低头鞠躬,身后伸出一个搪瓷缸子,前额“砰”地一下磕在了上面。人们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我的脸羞得像一块红布。原来是年仅十三岁的小舅子在恶作剧。
我的“磕头钱”挣了二十四块零一分。这一分钱是妻子的三哥给的。原因是他虽然年龄比我大,但当时还没有结婚。
妻子认亲的“磕头钱”比我挣得多,多了四毛九分钱,二十四块五。收藏的认亲单显示,我父母总共给了他们的儿媳妇“磕头钱”三块钱,其他长辈每人一块,比我年龄大的已婚平辈每人给了五毛钱。

待客婚宴是“整四盘”,即酸白菜披熟肉、烧夹酥合碗则、水粉肉、炒土豆丝。合婚席比较高档,叫“九碗九碟”,只不过也是厨师开动脑筋弄的一些凑数菜肴。
因为”文革“尚未结束,仍然处于”破四旧,立四新”、“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时候,即使条件好点的家庭也不敢特殊。
我的一位同学结婚,我是伴郎。新人和介绍人我们一行三人就像串门遛小巷一样走到了新娘家。小坐一会儿以后,四个人光明正大地走了大街上回到新郎家。没有放炮贴喜字,新郎的家长请了几位同事作陪吃饭,其他一切民俗惯例一概免除。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是什么个情况呢?唉,一声叹息呀!真的一言难尽。
无论婚礼节俭简单还是极尽奢华,过来人但凡回忆起来肯定都是满满的幸福。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