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先生在挥毫
沙曼翁先生在挥毫
林散之先生的用墨是有传承的,他的老师是我国著名中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因而林老深得黄宾虹先生用墨妙处。而曼翁师的用墨则源于自己的艺术观念、悟性。我随曼翁师学书近三十年,在各方面获益匪浅,尤其是老人家的用墨法令我印象深刻,也影响着我的书法艺术创作和鉴赏审美情趣。我见曼翁师作书时,书桌上除砚台外,还必备有水盂,里面盛满清水。墨是墨,水是水,作书时先用笔蘸少量墨,然后再蘸适量清水,这样挥毫运笔过程中使水墨交融,通于神明,从而使自己的书法创作通过用墨、用水的变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创作汉简牍书、古篆、汉隶书时,常常喜欢使用“涨墨法”,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墨色变幻莫测,虚实相间,神韵悠悠。所谓涨墨,就是用较多的墨水使其在宣纸上洇出笔画之外。涨墨是在保持笔画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形成了“面”的效果,使之与线条产生对比,线面交融,增添了墨趣。尤其是使用宿墨书写,水分从点画中分离、渗化出来,有骨有肉,有神有韵,别有一番情趣。《易经》之“贲卦”中有“白贲”之美。有色达到无色。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用笔用墨,皆重一个“虚”字。不能够一味求实,古人说“文章书画,皆须于空处着眼”,佛家云“妙有不有,真空不空”。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虚观实,虚实相生,无笔墨处不求墨。此乃真经也。曼翁师非常重视“虚”处,他认为,实处虽然重要,但更应注重虚处、无墨处,用墨应有虚实变化,虚处有时比实处更重要,更难表达。曼翁师作书常以水破墨、墨破水,浓淡干湿,妙趣无穷。他的许多传世作品,无论秦诏版、汉简牍书或者是行草书体,大都以墨趣见长。创作中他极讲究用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精彩处不让古人。他以辩证的关系来讲究用墨,他尝言:“在用笔、用墨上反映出提按、轻重、刚柔、粗细、浓淡、润燥等生动之变化,章法上须有大小、疏密、虚实之变化。尤其要懂虚实。虚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有略处,详处笔实墨沉,略处用意在虚,起到“疏气”“走马”之效果。”他又说:“近代爱好书法的,甚至书家,往往只用干墨,整幅作品,自首至尾,墨色浓淡不分,干枯呆滞,犹如印刷品,使人感到索然无味,毫无艺术趣味可言”。羿耿庵作品欣赏
沙曼翁先生题写的展标
编辑:艺+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