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志愿军陷入绝境时,一战士用从小练就的“绝活”扭转乾坤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3-9-16 01:41:28     标题: 志愿军陷入绝境时,一战士用从小练就的“绝活”扭转乾坤

志愿军陷入绝境时,一战士用从小练就的“绝活”扭转乾坤                                                         

2023-09-14 10:05                                       
                                       

在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五次战役的尾声,志愿军面临了后勤补给的问题,不得不进行北撤,回到三八线,留下一个师的兵力作为掩护。这一时刻,新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敏锐地察觉到志愿军攻势的疲软,开始计划后撤。然而,华川阻击战的爆发和裴景善的英勇表现改变了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1年4月,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节节败退,导致美国华盛顿对他不满,最终被解除兵权,由李奇微接替他的职务成为新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与麦克阿瑟不同,他注重小心谨慎的军事策略,喜欢亲自前往前线了解战况和地形,这使得他对志愿军构成了威胁。

李奇微在接任后不久便策划了“撕裂者行动”,对志愿军造成了巨大伤害。他敏锐地察觉到志愿军深入朝鲜半岛中部的地形劣势,平坦的地势让志愿军失去了机动和隐蔽的优势,有利于美军的坦克和机动部队的快速行动。

志愿军为了减少损失,选择了山地阻击,每天几乎要付出九百人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公里。然而,李奇微洞察了志愿军的战术,认识到他们每晚的穿插距离是35公里,因此在夜间主动后撤35公里,使志愿军无法穿插。这一战术给志愿军带来了巨大麻烦,特别是在后勤补给困难的情况下。

5月22日,志愿军因弹药和粮食匮乏而主动开始北撤。李奇微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迅速调集大量弹药,准备发动反扑,试图重创志愿军的主力部队。这导致华川阻击战的爆发,一名名小战士也因此被推上历史舞台。

在华川阻击战中,我军组织有序地撤退,但面临美军的追击,特别是第九军的第7师和第24师。58师在华川地区听到了密集的炮火声响,意识到华川地区的重要性。他们决定坚守,为华川地区的转移争取时间,即使这意味着抗命。

58师在阵地上顽强地抵抗美军的进攻,但面临粮食和弹药短缺,伤员众多的情况。美军的炮火覆盖密集,但58师依靠坚定的战斗意志采用阶梯式阻击,对美军实施有效的反击,付出了巨大代价。

李奇微对志愿军的“礼拜攻势”进行总结,发现他们每次长线作战只能携带一周的干粮。在5月26日,李奇微调集大量弹药,企图重创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使他们陷入困境。

华川阻击战的关键时刻,裴景善登上历史舞台。他主动提出夺回296高地的计划,成功地攀上了陡峭的悬崖,解决了美军机枪手的威胁,最终挽救了整个华川阻击战。裴景善因此获得了战斗英雄的称号,展现出危急时刻的英雄气概。

裴景善的勇敢行为是华川阻击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扭转了局势,也挽救了整个战局。这一故事充分展示了战士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英勇,为国家的荣誉和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