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1960年,聂荣臻参观火箭发出赞叹,陈赓打断:聂帅,不能这么叫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9-17 10:13:08     标题: 1960年,聂荣臻参观火箭发出赞叹,陈赓打断:聂帅,不能这么叫

1960年,聂荣臻参观火箭发出赞叹,陈赓打断:聂帅,不能这么叫                                                         2023-09-02 09:48                                       

                                       

1958年起,陈赓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他与领导和组织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聂荣臻一起,投入到我国原子弹、导弹等国防尖端事业中。

图|陈赓

事实上,早在此前,陈赓就开始协助聂荣臻,为国防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1956年3月,中共中央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聂荣臻被任命为主任,他着手组建办事机构与研究队伍。

图|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与陈赓、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一机部部长黄敬等人开会,讨论科技骨干的问题。会上,聂荣臻强调我国发展尖端武器迫在眉睫,需要专业的人才。

会议上陈赓率先表态:“搞导弹需要集中全国的优秀技术骨干,才能攻克难关,把研究工作进行下去,我们军工学院有一批从事航空和火箭专业的专家教授,我想从中抽调 6 名教授,支援航委。”他的话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图|陈毅与聂荣臻

陈赓提供的支持,当然不止是人才方面。

他作为以聂荣臻为团长的访苏代表团成员之一,与聂荣臻、宋任穷等人一起前往苏联,争取关于导弹方面的技术援助。

他鲜少缺席会议,商讨集中力量开展导弹研究与仿制的问题。

对于钱学森等一众专家,陈赓更是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考虑到作为五院院长的钱学森被行政事务所扰,陈赓主动表示,可以到五院工作,辅助钱学森,让他可以全心搞研究,当然,中央最后没有同意陈赓的请求。

图|陈赓夫妇

陈赓病重以后,他最牵挂的还是我国原子弹、导弹的研制工作。

1960年4月,聂荣臻、陈赓、贺龙等领导人一同视察国防部五院211厂,陈赓是抱病出席。

6月,聂荣臻几次召集会议,商议国防工业体制调整的问题,几乎每次会议,陈赓都到场参加,认真倾听会议内容。

图|陈赓

10月17日,沈阳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国产首批1059型地地导弹液体发动机,在北京南苑导弹总装厂装弹,进行地面试车。

这次试车与导弹的仿制成功关系重大,聂荣臻、张爱萍等一众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人都会到场参加。

图|聂荣臻与钱学森等人合影

陈赓也想去,事实上按照道理,陈赓确实也应该去,只不过他身体不好,之前由于辛劳患上心肌梗塞,后又发作,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彭老总征得毛主席、周总理的同意后,一度强制要求他退出一线的工作,专心休养。

可向来挂念工作的陈赓根本闲不下来,尤其是在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时刻,他更不愿退出一线。

就连聂荣臻元帅也常关心他的病情,多次交代让陈赓多休息,好好保重身体。

可在陈赓心里,他更看重的是:要一心把国防科技工作搞上去。

图|陈赓与家人

导弹发动机地面试车这天,陈赓还没出发,妻子傅涯就接到中央打来的两个电话,一个是中央军委办公厅打来的,另一个则是来自中央保健部门。

电话中他们都统一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要让陈赓到试车现场去。

傅涯如实将中央的指示告诉了陈赓,但她哪里拦得住陈赓,傅涯搬出医生的意见,告诉陈赓:“郊区路途远,怕你犯病,建议你最好不要去。”陈赓最终还是没听她的,坚持穿上军装,坐上车,朝着试车现场疾驰而去。

傅涯没了办法,只好给现场的人打电话,希望他们能帮忙准备急救药品,帮忙照顾一下陈赓的身体。

图|陈赓

位于北京南苑导弹总装厂的试车现场,耸立着20多米高的火箭。

聂荣臻、陈赓、张爱萍等一众领导人仰着头,端详着如此高耸的火箭,纷纷赞叹。

聂荣臻元帅询问一旁的火箭专家任新民:“新民同志,你们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连我都不知道,这么大的家伙,什么时候运到北京的?”

还没等任新民回答,陈赓就率先打断二人的谈话,他告诉聂荣臻:“哎,聂帅,这枚火箭不能叫‘家伙’,它有个代号叫1059。”

这时一旁的王诤将军也开口说道:“巧合,神奇的巧合!”

图|王诤

王诤,新中国开国中将,毛主席曾称赞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新中国成立后,王诤任军委通信部部长、军事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投身国防科技事业。

随着王诤将军一声赞叹,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他那里,纷纷好奇地看着他。

陈赓问:“你说什么巧合?”

王诤回答:“长征路上,我编的密码,‘1059’恰好是个‘鹰’字。”

图|王诤(左)

长征路上,王诤是赫赫有名的电讯专家,他不仅为红军编撰密码,还多次截获破解国民党的密电码,为红军争取战略主动屡立奇功。

王诤的收发报技术在红军中首屈一指,数次通过电报为红军立下战功,毛主席曾拍着他的肩膀,赞扬他:“王诤同志,非常之好哟!你为党中央、为工农红军立下大功,历史将永远铭记你的功绩!”

对于长征路上的往事,王诤记得很清楚,没想到如今在导弹发动机的试车现场,竟碰上了这样的巧合,这让他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图|毛主席与张爱萍

他把这个“巧合”分享给大家,张爱萍当即兴奋地说道:“好哇,火箭、导弹要发射,就像鲲鹏展翅,直冲云霄!”

这番话一出,聂荣臻元帅不失时机地鼓舞大家:“咱们紧急动员起来,为‘1059’早日上天而奋斗!”在场各位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人都满怀信心,斗志昂扬!

很快,国产首批1059型地地导弹的液体发动机,就通过了90秒钟的地面试车,其数据、性能都完全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各位领导人都满意地返回家中。

图|陈赓与傅涯

傅涯担心患病的陈赓,为他提心吊胆,陈赓回到家,因为试车成功,他心情也很好,满面笑容地喊道:“傅涯,你汇报吧,就说我活着回来了。”

陈赓为试车成功高兴,傅涯为陈赓平安归来高兴,她高兴地念叨着:“没出事就好,没出事就好啊!”

作为聂荣臻出色的得力助手,陈赓为“两弹”事业做了太多的工作。

到后期陈赓病重时,仍然在奋笔疾书,留下自己的作战经验总结,然后他还没有写完,就已经离世。

图|陈赓将军

1961年3月16日上午,陈赓病逝。

聂荣臻办公室收到这一噩耗,办公室主任怀着悲痛的心情,向聂荣臻报告这一消息,聂荣臻元帅只觉这个消息太突然了,他先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不出一句话来,随后又坐下,双手拍着桌子:“太突然了!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明明就在前一天,还说陈赓的情况很好,如今却与世长辞,聂荣臻只得哀叹:“如可赎矣,人百其身。”

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陈赓没能亲眼看到,但他为我国“两弹”事业做出的贡献,也当不会被忘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