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苏联顾问说这仗没法打,吴瑞林三招制敌,美军师长:没见过这打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10-6 03:47:37
标题:
苏联顾问说这仗没法打,吴瑞林三招制敌,美军师长:没见过这打法
苏联顾问说这仗没法打,吴瑞林三招制敌,美军师长:没见过这打法
2023-10-05 10:34
发布于:天津市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四个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按照原先的计划,志愿军将秘密向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开进,并在此组织防御战,待战场局势稳定之后,再向“联合国军”发起反击。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时,由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兵分东西两路,快速向北推进,已经进至志愿军预想的防御线。这样一来,志愿军就没有了组织防御战的时间和条件。
针对这种不利局势,彭德怀果断将防御战改为运动战,计划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彭德怀将进攻目标放在了西线“联合国军”(以美军第8集团军为主),对于东线“联合国军”(以美军第10军为主)采取阻击战,以保障西线志愿军的侧后方安全。彭德怀的具体部署是:集中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125师及炮兵两个师,于西线战场运动作战;派第42军第124师和第126师于东线实施阻击战,由第42军军长吴瑞林统一指挥。
吴瑞林是四川巴中人,他之前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是我军一位优秀的战将。在解放战争中,吴瑞林先后担任过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42军军长,率领部队参加过辽沈战役等解放东北系列战役战斗,以及平津战役和解放河南安阳和新乡的战役战斗。在吴瑞林率领第42军入朝作战之前,第42军一度面临着集体转业,然而朝鲜战争爆发,让吴瑞林和第42军再次有了疆场立功的机会。
在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四个军中,第42军是最早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的部队,其行动比其他三个军早了三天。当时,由于入朝行动迅速,吴瑞林和第42军还受到了毛主席和彭德怀的表扬。在接到“于东线阻击敌人”的命令之后,吴瑞林立即率领第42军的两个师快速推进,计划抓紧时间赶到东线战场,寻找有利地形,展开阻击阵型。不过,由于敌人掌握着制空权,第42军两个师只能白天隐蔽夜间秘密行进。
从东线战场的地形来看,敌人从南向北推进,路线只有一条蜿蜒在深山峡谷之间的公路,而且是上坡路。在翻过一个名叫黄草岭的隘口之后,敌人就会进入朝鲜北部著名的盖马高原。黄草岭又称“德洞关”,其历来是朝鲜东北部的军事要冲,也是这次东线阻击战的必争之地。吴瑞林向第42军两个师下达的命令,就是在黄草岭一线阻击敌人,掩护西线志愿军侧翼的安全,保障西线作战的顺利进行。
不过,当时东线敌人进军速度很快,第42军两个师能否在敌人之前赶到黄草岭,非常关键。时间紧迫,吴瑞林命令第124师以两个营组成先遣队,由副师长肖剑飞亲自率领,先行赶赴黄草岭。10月24日深夜,肖剑飞率领先遣队,在朝鲜人民军的帮助之下,经过二十辆汽车往返两次的运输,终于赶到黄草岭。
不久,第124师副师长肖剑飞,见到了朝鲜人民军长津湖地区守备部队指挥官金永涣,以及金永焕身边的几个苏联顾问。当时,大家都非常开心,相互交流着战场上的情报信息。不过,在听到东线战场上只有志愿军第42军的两个师之后,金永焕身边的苏联顾问们都表现得十分失望。
有一个苏联顾问当即问道:“你们有多少架飞机协同作战?”
肖剑飞回答:“我们没有飞机。”
苏联顾问又问:“你们有多少辆坦克?”
肖剑飞回答:“没有坦克。”
紧接着,苏联顾问脸色凝重,问道:“哪火炮呢?”
肖剑飞回答:“只有几十门火炮。”
此时,十分惊讶的苏联顾问质疑道:“你们既没有强大的炮火,又没有飞机的支援,这怎么能挡住强大的敌人呢?敌人不仅兵力多,而且火力猛烈,我看这仗根本没法打。”肖剑飞听了苏联顾问的草率论断之后,不慌不忙地说:“只要我们占领了有利地形,封锁唯一的公路,那么敌人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就施展不开。志愿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一定能够战胜敌人,不让敌人一兵一卒越过黄草岭。”
肖剑飞的这番话,或许苏联顾问们当时并不相信,不过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他们钦佩。此时,第42军军长吴瑞林,已经给部队下达了死命令,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必须完成阻击任务。根据肖剑飞的报告,吴瑞林很快确定了阻击地点:一个是黄草岭,位于长津湖以南约二十公里;另一个是赴战岭,位于在长津湖以东约二十二公里。现在最紧迫的仍然是,先遣队虽然已经赶到了黄草岭,但第42军大部队还在快速行军之中。
吴瑞林命令,各部队把每天一百三十里的速度,提高到每天一百八十里。第42军将士们开始了疯狂的急行军。在急行军过程中,劳累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战士们走着走着就打起盹来,迷迷糊糊撞到前面的人,才猛地清醒过来。10月24日,第124师一个营爬上了黄草岭和黄草岭以南的制高点烟台峰;10月25日,第126师一个营抢占了赴战岭。第42军大部队随后也纷纷赶到了黄草岭、赴战岭,终于赶在敌人之前完成了作战阵型的展开,著名的黄草岭阻击战,即将拉开大幕。
历时十三天的黄草岭阻击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0月25日至27日为第一阶段,第42军第124师第370团第2营,在黄草岭以南草芳岭、烟台峰等地,与朝鲜人民军一个炮兵大队、一个装甲兵联队共同防御,节节抗击南朝鲜军“首都师”的进攻。27日,第124师主力及配属的炮兵第45团及时赶到,一举粉碎了南朝鲜军“首都师”的进攻,旋即以第370团在1115高地、草芳岭、796.5高地一线展开。第126师两个团作为全军预备队,另外一个团于赴战岭以北地区设防。
从10月28日至11月1日为黄草岭阻击战的第二阶段。南朝鲜军“首都师”进攻不力,便以第3师接替“首都师”,继续向黄草岭进攻。一开始,南朝鲜军第3师每天以一个连至两个营的兵力,向第370团阵地发起进攻,第370团顽强阻击并多次进行反击,击退南朝鲜军第3师的进攻。紧接着,第124师为改善防御态势,向占领烟台峰、松茸洞等阵地的敌人实施反击,夺回了上述阵地。最后,南朝鲜军第3师轮番向烟台峰、松茸洞阵地猛攻,第124师以第371团担任主阵地防御,与敌人展开反复争夺。
黄草岭阻击战第三阶段,从11月2日至6日,重头戏上演。南朝鲜军队的失败,让东线“联合国军”指挥官阿尔蒙德十分恼怒,他对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向来嗤之以鼻。虽然阿尔蒙德此时已经多少知道了中国军队参战的消息,但他和顶头上司麦克阿瑟一样自大,立即派出手中的王牌——美军陆战第1师进攻黄草岭,要给南朝鲜军做一个样子,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进攻。
美军陆战第1师号称“美利坚之剑”,在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争中表现突出,深得麦克阿瑟的器重和赏识。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美军陆战第1师总兵力约有28000余人,飞机50余架,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高射炮64门,155毫米榴弹炮18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火箭筒607具,无后座力炮、化学炮、迫击炮、六零炮共343门,轻重机枪1008挺,冲锋枪等自动武器比全师兵力还多。一个师有这样的编制兵力和武器装备,在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到第二个。
相比于阿尔蒙德,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则冷静得多,他对于情况不明的战场,充满了忧虑。但是,面对阿尔蒙德的命令,史密斯只能服从,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嘛。斯密斯在出战之前,向阿尔蒙德提了一个建议,即在下碣隅里修建一个机场,以便得到补给和撤出伤员。阿尔蒙德听了之后,十分惊讶地说了一句:“美军怎么会有伤亡?”斯密斯后来悲伤地回忆道:“美军高层的愚昧无知,是我面对的最大困难!”
11月1日上午,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以营为作战单元,在空中飞机、地面坦克的协同配合下,分别向烟台峰、松茸洞、531.9高地展开进攻。然而,吴瑞林指挥第42军将士们英勇阻击,有着“美利坚之剑”美誉的陆战第1师,被结结实实地打了回去。第一次攻击失利,恼羞成怒的史密斯很快增调兵力,以更加猛烈的火力,重点进攻黄草岭的咽喉——烟台峰。
守卫烟台峰的是第124师第371团的两个连,志愿军战士们与攻上来的美军接连拼杀,一个连打得只剩下19人。不久由于伤亡过大,烟台峰阵地被美军突破。吴瑞林得知烟台峰阵地被突破之后,当机立断,冷静地下达了命令:“事不宜迟,必须发起反击,以改善我军阵地,并告部队做到稳、猛、狠三个字。”第124师按照吴瑞林的命令,采取“尖刀战术”和“虎口掏心术”,以两个营从左翼进攻烟台峰之敌,以两个营进攻烟台峰东南面的龙水洞之敌,以一个团迂回至五老里攻击美军后方。
根据《韩国战争史·美海军陆战师长津湖附近战斗》记载:11月3日零时稍过,第124师第370团便向美陆战第1师第1、第2营阵地发起夜间攻击,使龙水洞附近的美陆战第1师第2营遭受重大损失,同团部的通讯断绝……继续分割美陆战第1师第1营、第2营,迫击炮连占领的公路旁火炮阵地也遭到攻击。双方展开近战,相隔手榴弹投掷距离,肉搏战整夜都未中断。
11月4日,美军陆战第1师的40多辆坦克突破松茸里以北阵地,沿着山边的公路长驱直入。吴瑞林自然不会让敌人得逞,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命令工兵在山壁上凿孔装炸药,并把导火线连到电话上以电发火的形式来引爆。当美军坦克接近炸点之时,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炸塌的大面积山石滚滚而下,瞬间将行进中的美军坦克摧毁。美军以为志愿军用了什么新型武器,吓得再也不敢出动坦克。后来,吴瑞林发明的这个办法,还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推广到全军运用。
11月7日凌晨,随着志愿军西线战事的胜利结束,吴瑞林率领第42军两个师奉命撤出黄草岭地区,退至柳潭里一带休整。在黄草岭阻击战中,吴瑞林率领第42军第124师和第126师,在长津湖以南黄草岭、赴战岭地区,阻击美军陆战第1师、南朝鲜军“首都师”、南朝鲜军第3师的轮番进攻,连续激战十三个昼夜,歼灭敌人2700余人,其中美军1000余人。不仅阻止了东线敌人的进攻,而且有力配合了志愿军主力在西线作战。
苏联顾问认为没法打的仗,在吴瑞林的手中打赢了,这既是第42军将士们英勇拼搏的结果,也是吴瑞林指挥有力的结果。个人分析认为,吴瑞林在黄草岭阻击战中,是三招制敌。首先,《孙子兵法》有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意思是行军打仗,地形很关键,如果占据了有利地形,那么就会事半功倍。在黄草岭阻击战中,吴瑞林就巧妙利用了地形这个关键因素,抢在敌人之前占据了黄草岭和赴战岭这两个适合打阻击的地点,并依托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轮番攻势。
其次,《孙子兵法》中有句话:“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弱小的一方如果一味死守,那么迟早会沦为强敌的俘虏。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指挥要灵活多变,不能固步自封。在黄草岭阻击战中,面对强大的敌人,吴瑞林并没有让部队一味死守,他指挥部队适时果断发起了反击,灵活运用夜战、近战、突袭战等志愿军擅长的战术,来对付敌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不仅重新夺回了阵地,而且还给予敌人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己方劣势弱势的情况下,敢于灵活多变,向强大敌人发起反击,这非常考验一位将领的指挥能力。吴瑞林的这种打法,让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着实吃不消,也百思不得其解:中国人的这个几乎像是自杀的举动是基于什么战术思想?毕业于西点军校的斯密斯,或许早已经接受了“处于弱势即可绅士般投降”的西方军事思想。在黄草岭阻击战之前,美军师长史密斯从来没见过这种打法,也没有领教过中国军队的顽强。在精神层面上,志愿军必胜,美军必败。
最后,《孙子兵法》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意思是带兵打仗要有针对性,面对不同的敌人,要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应对,即讲究个“巧”字。在黄草岭战役中,面对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的机械化的美军,吴瑞林就想办法让美军的机械化失灵。天上的飞机管不了,地上跑的坦克必须管。吴瑞林发明的“公路上炸石头”战法,彻底让美军的坦克失灵,极大缓解了志愿军的防守压力,也给了美军极大的威慑。
后来,吴瑞林回国之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就问吴瑞林:“我从电讯上看到,吴瑞林在公路上炸石头,这是怎么回事?”吴瑞林笑着回答说:“我在抗日战争期间,看见过日本鬼子修公路炸石头。在黄草岭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叫工兵在山缝中塞上小包炸药,炸开口子,再装上两百公斤炸药,用电发火,用电话机起爆,结果炸毁敌人坦克车五辆,炸伤八辆,致使敌人地面部队五六天未敢行动。”毛主席听了之后连声说:“好!好!”
1971年10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任南海舰队司令员的吴瑞林,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也参加了双方会谈。当我方向基辛格介绍吴瑞林的时候,基辛格紧紧握着吴瑞林的手,笑着说:“我们美国人对吴将军的名字并不陌生,而且对您那个绰号,美国人更熟悉呀!”在场的周总理有点疑惑,旋即问吴瑞林:“你的什么绰号?”吴端林回答说:“我在抗战中腿部受伤,他们都叫我吴瘸子”。在座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