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万达搞收藏:只收不卖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山小兵
时间:
2012-2-7 21:27:11
标题:
万达搞收藏:只收不卖
“万达始终将企业收藏作为公益事业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对足球的投入一样,肯定是赔钱的。”
除了全亚洲商业地产当之无愧的老大,以及曾经辉煌的大连万达足球队,大连万达集团其实还是国内企业收藏的先驱。尽管非常低调,但是就藏品数量和价值而言,很多人将万达视为国内企业收藏圈里名副其实的“一哥”。
低调大手笔
和很多公司一样,万达之所以涉足企业收藏是源于其创始人、董事长
王健
林的个人爱好。由于从小受到祖辈和父辈的影响,
王健
林对中国传统书画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以至于他曾半开玩笑地说,之所以会放弃部队和政府里的大好机会及稳定前程,而选择冒险下海去做房地产,原因就是因为要有钱才能搞收藏,才能买得起他爱的那些书画。
众所周知,
王健
林性格豪爽,对最大、最好、最多和第一有着坚定的追求和热爱,做房地产是这样,“玩”足球是这样,“玩”收藏也是如此。
万达的收藏史已经超过了25年,而且持续发展至今,这在国内企业中几乎无人能及。“万达的收藏以中国名家书画为主,目前精品藏品已经超过千幅,规模在国内民间收藏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大连万达集团企业文化负责人、著名收藏家、玥宝斋的主人郭庆祥(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万达的企业收藏、展览等都是由他来操作。
因为古画存在真伪难辨的问题,而且
王健
林个人更偏爱近现代书画,所以万达的收藏目标定位在了近现代画家和当代绘画名家上。
“我们选择的这些画家,如潘天寿、
张大千
、
齐白石
、
石鲁
、
李可染
、
吴冠中
、
石齐
(微博),都是经过我们多年学术性研究出来的,今天万达集团收藏的艺术作品,一定是能够被历史留存下来的。”他说。
没卖过一张画
尽管郭庆祥表示总的投入不方便透露,但业内普遍估计,万达藏品目前的价值应该已经有数十亿之巨。有人将万达视为
吴冠中
作品价格飞升幕后最大的推手,揣测现在艺术品价格暴涨,万达一定靠书画赚得盆满钵满。
对此,郭庆祥大呼是误解。
“万达始终将企业收藏作为公益事业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就像对足球的投入一样,肯定是赔钱的。集团从来对于艺术收藏没有任何的盈利要求和期望,是百分之百的投入,更没有把收藏产业化的想法。”郭庆祥表示,“万达这么多年只买画,从来没有卖过一张画,一直都是靠企业收益来养收藏。”
王健
林自己的表达则更为直接,“我从来没想过要赚卖画那点小钱儿。”
目前,万达的藏品都放在从银行租来的一个几百平米的保险库中。“但是,这些画放在保险库里面有什么用?大家能来参观吗?如果大家看不到,那么,这些艺术品的价值何在?”
王健
林说。
因此,万达计划未来在北京和大连建立万达美术馆,在北京建设的美术馆更会是一座“国际一流”的世界级美术馆。“万达的企业收藏不是为了藏而藏,而是为了将中国最好的艺术展示给大众、介绍给全世界。”郭庆祥说。
挖掘未来的传统
尽管古代书画、宫廷艺术、当代艺术都非常受市场的追捧,但是郭庆祥表示,万达还是坚定自己对艺术价值的判断。目前,万达关注的画家有
石齐
、
龙瑞
以及吴大羽体系,包括吴大羽及其弟子
赵无极
、
朱德群
、
吴冠中
、张功悫等等。特别是
石齐
,郭庆祥表示
石齐
现在是万达收藏的重中之重。据说
王健
林本人非常欣赏
石齐
,在他办公室悬挂的就是
石齐
的《长征万里图》。
“万达收藏的标准是:一定是创新画家;一定是有时代精神的画家,因为笔墨当随时代。” 郭庆祥表示,万达目标就是“挖掘未来的传统”。
“不管是
石涛
还是梁凯,在当时都是创新画家,因为能够被继承下来的在当时一定是创新的和有独立思想的,这样的画家才能够成为未来的传统。”他说,“比如,吴大羽的学生张功悫已经80多岁,但是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张他的画,也很少办展览,就是勤勤恳恳作画,这在现在的中国非常难得。但是,其作品的价值是迟早会被发现和认可的。”
“我们未来会陆续在美国、欧洲举办中国书画名家的画展,把中国优秀的艺术介绍给全世界。”郭庆祥说,“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是包装,其实包装本身无贬义,连国家也需要宣传和包装,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包装是好是坏,取决于是否把坏的包装成好的,有没有过度夸大事实。”
至于,未来的收藏计划,郭庆祥表示:“没有预算,符合我们标准的,是好的就收。”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2-2-9 11:29:13
作者:
红山小兵
时间:
2012-2-16 21:02:55
王健林搞收藏是为了赚钱,那就太糟糕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