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1990年,38军驻地来了个老人,指着书中的烈士说:40年前我没牺牲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3-11-16 18:07:56
标题:
1990年,38军驻地来了个老人,指着书中的烈士说:40年前我没牺牲
1990年,38军驻地来了个老人,指着书中的烈士说:40年前我没牺牲
2023-11-16 12:27
发布于:天津市
引言:松骨峰战役被写进了历史题材,这是抗美援朝中艰苦卓卓的一战,被载入史册。那一战不仅使用了热兵器,打到弹尽粮绝时,还进行了惨烈的兵刃战。后来因为战力悬殊,松骨峰守军牺牲殆尽,只留下了一位战士,这人便是李玉安。
1950年12月,二次战役开始,当时志愿军在联合国军的防线上拉开了一道口子,部队之间开始纵横联合,支援南韩的部队因为战局变换,怕自己的防卫力量被志愿军分块包围,开始向后撤离。准备重新在平壤北方开始盘踞。这自然不能让敌人重新集结,为了打乱他们的阵脚,彭德怀让38军的335团堵住南逃的敌人。
335团提前进入了战场,为这次围剿做好了一切准备。那时候李玉安是该团所属部队的一名副班长,他带领几名战士构筑军事。就在他们刚挖好一段战壕后,来不及休息的空档,一队联合国军队摸了上来。李玉安带着战友即刻迎击,这一队敌人倒下了几十人后,转头撤离了战场。
战士们忘记了疲劳欣喜不已,李玉安知道,眼前的敌人不同于国内的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部队,他们更加装备精良,具有更高的兵员素质,这一次攻击仅仅是试探而已。他提醒身边的战士,准备战斗。
一个小时后,敌人的空袭来了,炮弹夹裹着热浪如冰雹一般倾斜而下,松骨峰上立刻烟尘滚滚。志愿军部队很多人在弹片和碎石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轰炸持续了十几分钟,敌人顶着钢盔端着冲锋枪跨入了阵地。
子弹的呼啸声凝结在耳畔,联合国军队进攻的意志异常顽强,他们一波接连一波,人头耸动无穷无尽。负责阻击的志愿军,无一人退出战场,即便是负伤带来的剧痛也浑然不觉。拼到最后,手中的子弹已经打完了,有的志愿军开始向敌人丢石头。再后来敌人冲进高地,白刃战就此拉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战士们的生命被战火接连吞噬。李玉安所在的三连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声音,最后他扫视了一下战场,发现只有自己活着。他的身上沾染着战友的献血,此时的他已经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他从战友的躯体上爬了过去,然后跌跌撞撞的开始了下山之路。
在这场战斗中,李玉安和他的战友们都是英勇的,松骨峰牺牲的战士是值得所有人祭奠的。李玉安下山后远远看着化为焦土的战场,内心泛起疼痛,几个小时前有说有笑的战友都没了,他祈祷死去的那些战友,一路走好。
李玉安被后来负责打扫战场的朝鲜人民军所救,在盟国医院养伤的他不知道自己所在的部队在统计战场伤亡的时候把自己也算了进去。他就这样成了烈士。他在六个月后身体康复,唯一的遗憾就是落下残疾不能再继续上战场了。他被送回志愿军部队,部队为他办了复员手续。
结语
那时候统计数据没有电脑这样的便利条件,数据难念出现差错。李玉安复员之后,他就莫名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粮站的工作人员,另一个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烈士。只是后一个身份他一直都不知道,直到他娶妻生子后,有一天在教科书中看到松骨峰战斗的描述,书中说,三连全体牺牲。
李玉安觉得自己是那场战斗的参与者也是见证人,一个连队如果打光了,有可能被取消番号,如果这样,那他这个幸存者将对不起死去的战友。他觉得不应该把自己划入牺牲的名单中,于是他来到曾经服役的38军,拿出教科书和军中的领导讲清了事情的原委。他说自己没有牺牲。
作者:
扬帆
时间:
2023-12-10 02:23:49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