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志愿军横城反击,“暴风雨部队”再创穿插经典,媲美38军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3-11-23 19:22:22
标题:
志愿军横城反击,“暴风雨部队”再创穿插经典,媲美38军
志愿军横城反击,“暴风雨部队”再创穿插经典,媲美38军
2023-10-23 11:14
发布于:云南省
作者:莫孤烟
1951年2月10日黄昏,志愿军40军军长温
玉成、政委袁升平赶到位于上果湖的军指挥所,紧急召集各师首长开会。他们刚刚从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那里接到任务——向横城西北方向广田地区的韩军第8师发起进攻。
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歼敌
7万
,
取得重大胜利,但自身也付出了伤亡
4.6万人的
重
大代价。
第一批入朝参战的6个军
,
一刻不停地打了三个大仗,亟待休整。而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抓住了这一时机,于1月25日起从东西两线发起了大规模反击。
美军地面部队全部实现机械化开进
美军的这次反击出乎志愿军高层的预料,但这一仗又不能不打。以往在国内战争中“打不赢就走”的策略在出国作战中是使不得的,主席从
全局
上考虑,要求志愿军必须再打一仗,粉碎美军的进攻。
彭总决定“西顶东反”,也就是由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38军、50军以及人民军1军团,在西线坚决阻击;由副司令员邓华指挥39军、40军、42军、66军,
向东线之
敌
发起反击
。
打仗不能光从好处想,必须还要为计划不能实现时留下后手。彭总命还在国内的19兵团迅速向丹东集结,准备随时支援西线作战,同时让还在休整中的9兵团26军进驻铁原一带。按照彭总的设想,如果东线反击得手,那么就在击溃敌军之后向西线侧后迂回,从而彻底粉碎敌军的这次攻势。如果反击不能成功,那就全线转入运动防御,争取时间,等第二批部队入朝后再给敌人以反击。
目前的态势是,隶属于美第10军的韩军第8师
处在中线突出位置,正在向横城进发。该师左邻的美2师处于横城以南位置,距离较远,而右翼的韩军第5师则被人民军阻击,进展迟缓。如此一来,韩8师的位置显得孤立,正是被重点打击的对象。
美式装备的韩军
在邓华指挥的东线4个军中,40军为横城反击的主力,42军和66军配合,39军则成了预备队。
在前三次战役中,40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虽没有38军和39军那么亮眼,但也表现出我军一等王牌部队的实力。
以往
40军开会,老军长韩先楚都在场
,
而这次上果湖会议,则是韩先楚离开40军后
,
军首长第一次独自主持会议。温玉成分配任务,118师和120师并肩发起突击,但以118师为主,全力向广田方向
进攻
,打乱韩8师的部署。120师负责保障118师侧翼的安全,119师当预备队。
当40军还是东野3纵的时候,部队中就流行一句顺口溜“7师打,8师看,9师围着打转转”。
有着“暴风雨部队”之称的118师(7师)是原东野最强的几个师之一,辽沈战役中打配水池、胡家窝棚端了廖耀湘的指挥部、出国作战首战温井,都是该师的得意之作,40军“旋风纵队”的美名多半都是靠他们打出来的。
118师在之前的休整中从机关抽调人员补充了基层连队,再加上少量新兵的加入,基本上做到了齐装满员。每个团下辖
3个步兵营和1个120
mm
迫击炮连
,每个
营
下辖
3个步兵连、
1
个机炮连
(
配重机枪6挺、81
mm
迫击炮3门
)
。每
个
连6挺轻机枪、3具火箭筒。
全师自动武器比例较高,
美械约占1/3。
为加强
该
师的力量,温玉成
特意把预备队
119师
的主力团355团也调给他们,还加强了军属炮兵团和
预备炮兵29团。
温玉成给118师师长邓岳说,我把看家的老本都压在你身上,压轴戏能不能看好就看你的了。
时年33岁的
邓岳
12岁就当了红军
,
如今已经打了足足20年的仗,早就是身经百战了,但手里掌握4个师以及这么多阔气的装备,那还是第一次。兵多了当然好,但4个团一起上的话人员过于密集,在美军的空地火力打击下是要吃大亏的。况且,一线平推过去只能击溃敌人却打不成歼灭战。因此,最理想的战法,还是我军的看家本领——迂回穿插。
在师部会议上,邓岳明确自己的想法——拿出一个团插到敌人背后,断敌退路。为什么要用一个团呢?邓岳说用一个连是撒胡椒面,用一个营是小菜,只有用一个整团才有威力。
邓岳少将
从横城到洪川和龙头里各有一条公路,这两条路到广田后交汇,正好是一个“Y”字形。邓岳就是要把一个团插到这个“Y”字三岔路的中心点上去,彻底堵死韩军
第8师21团
向横城后撤的退路,眼光的确够毒。
这是一步妙棋,同样是一步险棋。从出发地到广田有50里路,这个穿插距离说远不远,但说近也不近,而且这一带的地形完全不了解,一个团孤军深入插进去,是有很大风险的。不过,邓岳心中自有把握。按照他的计划,一个团
勇猛
穿插的同时,另两个团
持续跟进、相互策应,三个团一起砸韩军21团,取胜有把握。至于个别营连受些损失,那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
118师从来都有善打险仗的传统,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师政委张玉华和参谋长汤景仲都赞同邓岳的主张。
至于选哪个团当尖刀团承
担
穿插任务呢?那毫无疑问就是352团,这是全师乃至整个40军最强的一个团。他们的任务是务必在天亮之前穿插到广田,
断敌退路。
352团
的前身是抗战初期成立的山东鲁中军区老1团,是山东八路军中赫赫有名的主力团,挺进东北后便是东野3纵7师19团。
团长罗绍福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曾经给邓岳当过班长。
罗绍福
作战异常勇猛,但就是没文化,地图看不懂。邓岳太了解自己的老班长了,特意吩咐团政委邹屏光负责组织图上作业,保证不走错方向。另外让
汤仲景参谋长随352团行动
,以
加强指挥。
穿插战斗是无后方作战,得不到任何补给,因此352团在出发前带足了弹药,
每支步枪
200发
子弹
,轻机枪1500发
子弹
,重机枪4000发
子弹
,每门炮50发
炮弹
,手榴弹每人6枚。
从2月11日下午开始,
353团和354团分别向左右两翼发起进攻,突破韩军阵地。352团迅速从两山之间向敌纵深穿插,顺利突破敌军第一道防线。不过,352团在行动中遭到韩军炮火打击,
团参谋长冷利华
不幸牺牲。
352团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行。当地地形复杂,加上积雪覆盖,连当地向导也迷了路。
7连连长张洪林
用
指北针带
着
部队硬闯
,
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
走出了翻过了这片高地,于当晚22时穿插到了预定位置
谷村
,比邓岳规定的时间早得多。
整整一个团就这样翻过了大山,敌军毫无察觉。
罗绍福
命2营和3营南北两面夹击广田之地,1营守住沟口,堵住溃敌。
就在战斗即将打响时,意外情况出现了。美军2师8团1营前来增援韩8师,随行的还有一个榴弹炮营和一个高炮连,100多辆卡车开着大灯,沿着公路鱼贯而来。
3营长李玉林立即组织三个连抢占高地,埋伏在山地两侧,轻重机枪一起开火,将最前面的汽车打爆,后面的车辆连环相撞。美军两辆坦克冲来,结果被
被8连2排战士于水林用反坦克手雷炸毁
,彻底堵死了去路。
美军溃散,3营追击,缴获了136辆汽车,20多门炮,于水林一个人就抓了8个美军俘虏,战后荣立一等功。
这场遭遇战之后,3营和2营分别占领了广田的南北山,全团转入阻击,打退韩军第8师数次进攻,直到志愿军各部赶到,韩8师溃散。42军和66军在横城以南会师,形成了对横城的包围。
可惜的是,就在
352团圆满完成穿插任务后,3营长李玉林被一颗流弹击中而牺牲。战后李营长被追授一等功,3营被授予“尖刀英雄营”称号。
118师在广田的穿插作战,共毙伤俘敌2834人,缴获从榴弹炮到罐头饼干的各型装备和物资不计其数,战果辉煌。
和38军113师三所里战斗一样,40军118师同样创造了我军轻步兵纵深穿插的又一经典战例。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