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庐山含鄱口留影。
壹《西江月·井冈山》。
贰黄洋界炮台。
黄洋界战斗中,我军巧妙运用战术,充分发动群众,铸就了保卫黄洋界的铜墙铁壁,保住了“革命火种”,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生动实践。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第一首诗艺术化地重现了余江县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经过:“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本该是一派美好的南方水乡却被病疫侵扰,千村万户民不聊生,此时的毛泽东恨不能穿越时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人民找寻治病良方。瑞金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红五星广场。
坚定信念,永葆斗志。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即使接连失利、遭受重创,红军仍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展现抗争之姿、正义之态。“军叫工农革命,旗号斧头镰刀”,旗帜鲜明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宣战,勇敢而坚决地“要向潇湘直进”。井冈山黄洋界。
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质疑,面对蒋介石的三省“会剿”,我军以“风卷红旗过大关”的非凡气势,坚定不移地朝着“夺取江西全省”的目标勇往直前。纵使二月寒冬,即便“头上高山”,也要展旗高歌,挥师挺进,敢于亮剑。《菩萨蛮·大柏地》。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江西这片浸染无数革命先烈热血的红土地,在毛泽东诗词的“装点”下尽显山河本色和革命底色。值班编辑:郭曼侬
编校:王玉梅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