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明永乐铜鎏金绿度母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
[打印本页]
作者:
思雨
时间:
2024-1-10 03:38:51
标题:
明永乐铜鎏金绿度母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
明永乐铜鎏金绿度母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
2024-01-10 00:01
发布于:广东省
明代宫廷造像无疑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汉藏风格造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在过去近二十年的佛教艺术品市场上,明代宫廷造像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引领着佛教造像在艺术品市场上不断向前迈进。近些年,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佛像艺术品市场已趋向成熟,不再是明代宫廷佛像一统天下的尴尬局面,一些艺术性、工艺性较强和题材独特的佛教造像纷纷脱颖而出,受到市场的追捧。然而,尽管如此,明代宫廷造像的价值和地位已经牢固树立,不可撼动。试想,如果艺术品市场上没有明代宫廷造像,如果佛像专项收藏中缺少明代宫廷造像,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缺憾!因此,今后的佛像艺术品市场上,明代宫廷造像仍将作为佛像中的尤物受到佛像艺术品爱好和收藏者的特别关注,继续发挥其重要引领作用。它们用于满足皇宫内外佛堂和皇家喇嘛庙殿堂的供奉所需,而带有刻款的宫廷造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无刻款的佛造像属于明代宫廷造像的另一种形式。明代宫廷造像融合汉藏两种风格,风格纯熟,造型完美,材质优良,雕工精细,雍容华贵,流光溢彩,具有宗教、历史、艺术和科学多方面价值。它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也体现了明代藏式佛像和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了明代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本品整躯造像黄铜铸造,胎体厚重,鎏金亮丽,身材比例匀称,体态曼妙,衣纹流畅自然,质感极强,体现了汉藏风格的特色,在力求符合佛法原旨和仪轨的同时,以别出心裁的构思,变革铸成独特的北京宫廷风格,使得造型更加完美成熟,提高冶炼和铸造技术,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刀工细腻,运刀如笔,可谓匠心独运,雕琢抛光一丝不苟,平面打磨平滑如镜,布局工整,严谨规范,法度自然,密度极佳,油脂光泽,手感润滑,无论在金属质之美、技巧之美、形式之美、意境之美方面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是为凝聚帝王神思、巧匠妙艺之重宝。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大师参与了佛像的创作,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各种形式的大量精美艺术作品。这些佛像在秉承传统观音造型的基础上,都融入新的时代审美和艺术元素,各展风采,各具特色,其中明代创作的佛像集历代造像之大成,形象更加庄严,造型更加完美,装饰更加华丽,配置更加繁缛别致,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审美情趣和造像艺术风貌。从其丰腴的身躯、端严的形象和柔丽的衣纹,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造像的遗韵。其美轮美奂艺术表现世间罕有,令人震撼!其深厚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宗教价值远非一般佛教造像可比!在今年春季拍卖会上,它一定会大放光彩,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艺术和宗教审美体验。
明代金铜佛造像基本上是沿着两条路线在发展,一条是汉藏风格,另一条是藏汉风格。对于中国国内的研究者或收藏者而言,二者基本上不做区分,但在国外学术界,人们更愿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汉地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明代永乐、宣德宫廷造像具有强烈的梵像特点和宫廷的技术特点,是典型的汉藏风格,不能因为它们出自汉地工匠之手和内府作坊而称之为藏汉风格,实际上,在汉地,尤其是当时以北京为中心的京畿地区或者汉藏交界处,民间性质的造像在永乐宣德时期多以汉藏风格为主,比如在北京寺庙的一些大型造像(如智化寺、法源寺内的大型毗卢佛造像)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自明成化、正德以降,内地的造像转而汉风趋强,藏传佛教造像的特点渐淡,更多体现出藏汉风格的特点。在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上,它也一直受到佛像收藏家和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屡屡创出惊人的佳绩,2014年法国苏富比春拍一尊铜镀金绿度母像以357万欧元成交;2016年中国嘉德春拍一尊铜镀金扎纳巴扎尔像以7302万元人民币成交;2017年意大利卡宾春拍一尊带背光的铜镀金无量寿佛像以折合人民币3658万元成交。这些成交纪录足以显示造像的优胜品质和在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地位。成为近年佛像市场表现的两大亮点,也足见国内外佛像市场和收藏家对佛像的喜爱和认知程度,无论是体量、工艺特点还是学术研究价值均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4-1-31 01:28:50
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