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这些适合用来当个性签名的古诗词,快收藏!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华    时间: 2024-2-13 06:08:22     标题: 这些适合用来当个性签名的古诗词,快收藏!

这些适合用来当个性签名的古诗词,快收藏!    2024-01-11 18:49                                            

发布于:北京市
                                    

人生总有不同的动态,我们也常常会根据心情更换不同的个性签名。当我们想精简地表达自己最近的状态时,不如试着用古诗词来表达吧。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吟诵千古名句的同时,也在体味人间百态。诗词中的情感和力量,常常直击人心。

那些适合用来当签名的诗句

占得人间一味愚。

——苏轼《南乡子·自述》

人生有一种智慧叫:难得糊涂,大智若愚。有时候,看得太明白,心会很累。糊涂一点儿,对不重要的事一笑而过,未必不是一种云淡风轻。

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人生际遇难测,但哪怕落魄低谷时,也不能失了自己的骄傲和倔强,是为“不肯栖”。

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用这样一句词做签名,有一种珍惜的意味。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韩愈《琴操十首·猗兰操》

我行走四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句,是多少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奔波的人的心境呢?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路行千里,请勿担忧前方该如何走,心态从容,自然会有清风来迎。前路无尽,天地广阔,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记得保持这份乐观和从容。

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人生若有一见钟情的际遇,有个念念不忘的“她”,浅吟一句“曾是惊鸿照影来”,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明年的花还会开得更好,只是到时候不知道会和谁一起共赏。人生际遇无常,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有无法长久的可能。要是有人用这句做签名,十有八九是情感有些波动了。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人生就是不断地告别,有一种告别的重量,就像是:那个人离开后,仿佛整座城都跟着空了。这种况味,你经历过吗?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

这是一种放下和释然的态度: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这样的超然心态,愿你也有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世事无穷,但这劳绩碌碌的一生却是有限的,这样一想,许多事便也不必纠结了,不如好好过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经事,“袖手何妨闲处看”。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高适《送兵到蓟北》

诗人说:有谁明白,我此行并不是为了追求封侯的荣耀。很多时候,这不也是我们做事的态度吗,只是心有所向,想去做、要去做而已,哪怕没有助威喝彩、封名嘉许。如果你最近也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无悔之事,可以用它做签名哦。

磊落平生志,破浪去乘风。

——吴藻《水调歌头》

唯愿一生磊落光明,去破浪乘风,开辟天地。有这份志气托底,人生路上的挑战也好,风雨也罢,大概都有勇气去破解和面对;在面临抉择之时,亦会记得自己设过的底线,磊落而心安。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先介绍一下这句诗的背景,作者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人把他的样貌画在风筝上,放入高空,侯蒙见了哈哈一笑,说你们只能在平地上看着我飞到碧霄中。

面对生活中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是一种多么有尊严的态度啊。当然,仅有态度还不够,要赢得真正的尊严,还要努力。

稻粱虽可恋,吾志在冥鸿。

——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

有人追求随遇而安,满足于当下的丰足;有人追求不断超越,永远有更高远的目标。如果你是后者,这句诗可以替你表达心志。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后汉书》

有付出才有回报,有努力才有收获,很朴素的道理,却也是至理名言。

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我们也许不是总是勇敢,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值得我们振臂高呼“虽千万人,吾往矣”。这腔孤勇,就是我们自己的英雄主义。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

如果要用一句话表明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可能是最朴素的答案之一。人生在世,做得到无愧、无畏,已然很了不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增广贤文》

坚持做对的事情,不要管名利得失、前程如何。想得太多,都是问题,开始去做,才有答案。而所谓“前程”,就在这做的过程中一步步抵达。

本文来源 | 央视新闻《夜读》

责任编辑 | 赵利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