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陈永贵风雨兼程的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4-3-7 04:46:27     标题: 陈永贵风雨兼程的人生

陈永贵风雨兼程的人生                                            2024-03-06 09:19                                            

发布于:天津市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比起古时候跋山涉水也要举杯共饮或见上一面就不得不相送的友情,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不仰慕虚名,不追逐利益的友情已经是千金不换的难能可贵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每个人都在各自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与是是非非,在饱尝了这世间了冷暖后,能够有三两好友陪伴左右,知你苦,免你忧,已然是此间无憾的幸事了。
被称为“平民总理”的陈永贵逝世后其墓碑立于虎头山森林公园内,而同长眠于这山间的还有陈永贵的三位好友贾进才、郭沫若和孙谦。所以说陈永贵应该并不孤单落寞。
他同三两好友能够在抛开各自的琐事后,既不为世俗所累,又能就那么岁岁年年聚在一起,想必这是他们都不谋而合想要的结果,老友相伴,他们都不寂寞。

一遇好友,伯乐识才初露锋芒
陈永贵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基础薄弱,却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他的发言总是能够牵动人心,因此颇受大寨的民众们爱戴。
而陈永贵真正意义上能够获得施展能力的一方平台,是因为遇到了赏识他能力的伯乐贾进才,并且还得到了贾进才的力荐,让陈永贵担任大寨的村支书,这才让陈永贵有一番作为的机会。
贾进才此举,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文化水平低的短板,深知自己并不是最佳的领导人选,担忧自己的能力不足会妨碍大寨的进步,于是贾进才毅然决然退位让贤,力荐让小自己六岁的陈永贵担任大寨的村支书。

贾进才
而陈永贵终也未曾辜负贾进才的期待,陈永贵不仅带领大寨农民积极响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号召,还致力于改善大寨农民的生活现状,同大众一起下地种田,以让农民群众最大程度上扭转食不果腹的境地为目标,并且顽强拼搏奋斗不止让这个目标得以实现。
这是陈永贵不可磨灭的功劳,可正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农民,才真正能够为民所谋得福祉,以农民利益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罗曼·罗兰曾言:“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旧能够热爱生活。”说到底,贾进才才是这样一位真英雄,他的魄力和胆识虽然略逊色于陈永贵,但他能够提出想要退位让贤的深明大义无疑又是我们所钦佩的。

陈永贵
与此同时,贾进才还不断鼓励陈永贵让他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村支书的这份工作,让他坚信自己的实力不俗,能力过人,才让陈永贵得以有足够的信心去尝试并且完成这份工作。
甘愿退居二线的贾进才,不仅是陈永贵的伯乐,更是他一路相随的知心好友,同陈永贵一起响应国家号召不懈怠,而陈永贵也一直谨记着贾进才的知遇之恩,所以哪怕在日后荣升高位仍铭记于心,两人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是因为这份友情的真挚与实在。

再遇好友,志趣相投
韩愈曾言:“志同而气合。”这是陈永贵和郭沫若友谊的最好的诠释了。他们二人因国家“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而结识,从此二人的人生轨迹便有了交集,也因大寨埋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已然是在学术界有着一席不可撼动的地位的人物,其名气之大可想而知,可是这样一位大人物却毫无官派之气。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领着手下的一批专家到大寨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农民共同交流与互助,他们一边向农民们学习,一边也积极的为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的知识技巧,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合作。

郭沫若
郭沫若虚心学习的品格,与大寨的农民们融洽地相处着,毕竟文化水平的高低从来就不是衡量一段友情价值的因素,大寨农民虽然文化知识匮乏,但他们有着更丰富的农事经验,比专家们更懂得如何种田。
所以郭沫若一行人也打心底里保持着对农民的尊重,以平等的关系去对待他们。故而,原本与郭沫若八竿子打不着的陈永贵,才能因此与郭沫若成为好友,不仅因为他们志趣相投,有着共同的目标,还因为两人都积极响应着国家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不曾怠慢。
陈永贵与郭沫若的友情,如此难能可贵,所以哪怕日后他们各自奔走于五湖四海,分隔两地,再没有见面举杯欢饮的机会,但两人友情依旧。
而郭沫若更是早已立好了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向大寨的土地不要保留着的遗嘱,最终郭沫若还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回到了虎头山,同时大寨人民也以“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把其隆重安放于此,让陈永贵和郭沫若能够千秋同在于虎头山,两人精神不老,功名千秋。

三遇知音,精神同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陈永贵的一生心系大寨农民,始终关注着农村人民群众的疾苦,是一位不断努力着的实干家。而陈永贵的第三位知音,是一位拿着笔杆子写作就把大寨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孙谦,孙谦的作品从农民中来,又到农民中去。
身为作家的孙谦,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农民的生活气息,不辞辛劳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去真切体验大寨生活。
大寨农民生来淳朴热情,孙谦也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他以作品突出了大寨农民的顽强抗争的风貌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表现的是自己也同大寨农民一样迫切希望农民们能够真正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的愿望。

孙谦
因此,孙谦的遗嘱也是逝后选择长眠于虎头山。他和陈永贵志向一致,精神同源,都是想要背靠这座大山,亲眼见证着大寨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让大寨农民群众都得以收获幸福生活。
不可置否陈永贵的确不算一个才高八斗的知识分子,但他在工作执行上的思想与魄力证明了他的实力与文化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太大关系,哪怕是农民出身,陈永贵也时时刻刻谨记着自己的使命,心系农民,为民服务。
不管他是作为村支书,还是荣升为副总理,对陈永贵而言只不过是角色身份变了,实际上他所践行的事情与初心不曾改变过,正是这样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才始终以谋得农民的利益福祉为己任,成为兢兢业业工作的实干家,让人对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艾青诗云:“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对大寨饱含着深沉的爱意的陈永贵才遇上了志同道合的两三好友,与他们一起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终身。
所以哪怕是在与世长辞之后,他们也能够在虎头山相聚,群英聚集之时,亦是他们能够慷慨激昂指点江山的共同归宿,所以说陈永贵并不寂寞,收获的珍贵友情,也与他同长眠于虎头山,不寂寞不孤单。
而陈永贵风雨兼程的人生,其中酸甜苦辣已随风而去,毕竟与他而言,与老朋友在一起已然是一桩人生乐事。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