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南宋《道子墨宝》中藏着一个万回: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7 [打印本页]
作者: 甲丁 时间: 2024-4-8 03:23:05 标题: 南宋《道子墨宝》中藏着一个万回: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7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24-4-8 03:24 编辑
南宋《道子墨宝》中藏着一个万回: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7 2024-04-05 07:42
发布于:江苏省
南宋《道子墨宝》中藏着一个万回
僧伽艺术图像系列初探7
泗州大圣驱五瘟十八
老赵闲聊花钱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8
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四二
作者 老赵
我们已经花费了11篇文章来阐述泗州大圣的历史文化与图像艺术史探索:
1、泗州大圣驱五瘟上篇:老赵闲聊花钱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
2、正神慑控下的五瘟使者图像: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中篇
3、驱瘟语境下的劝善大师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下篇
4、从僧伽名号演变看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唐五代篇:老赵闲聊泗州大圣驱五瘟
之四
5、只有两个士人喜欢称呼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之北宋篇
6、北宋的大知识分子为什么集体性地规避“泗州大圣”称号?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2
7、从北宋文物中僧伽称呼谈泗州大圣名号演变: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北宋篇3
8、艺术品收藏中的泗州大圣:老赵闲聊泗州大圣类别费用番外篇
9、《夷坚志》中僧伽名号的大圣化与多元化: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南宋篇
10、文物中的两宋僧伽造像举凡:老赵闲聊泗州大圣花钱断代两宋综合篇
11、元仁宗为什么称僧伽为“泗州张菩萨”:老赵闲聊泗州大圣元明清称呼篇
上次,我们也开启泗州大圣艺术图像要素的探索之旅,探索僧伽艺术图像中的祥云香烟、赐紫袈裟、风帽花色与宝缯、坐具三足凭几:
1、僧伽花钱中的祥云香烟: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上篇
2、观想紫衣僧: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中篇
3、僧伽风帽的花色与宝缯: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上篇
4、僧伽花钱中的风帽结构: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中篇
5、僧伽风帽上的光: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风帽下篇
6、贯穿老君、维摩、观音、僧伽的神灵坐具: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要素之三足凭几
今天我们继续泗州大圣艺术图像要素的探索之旅。来谈谈僧伽三圣组合中的万回。
通过之前的系列梳理,我们大致明白,泗州大圣的造像有站有坐,站像为多,站像中有独立的所谓真身像,有与万回、志公组成的三圣像组合,或者与弟子组成的主尊+胁侍组合。今天我们来聊聊泗州大圣组合中的万回。
按照中古传说,僧伽、志公、万回三人其实都是观音的化身,所以合称三圣,所以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宜宾大佛沱石窟三僧龛,风帽僧伽居中,僧伽左侧为志公(宝志),右侧为愚僧万回。题记:“天圣六年(1028 年)十月十五日王昌连刻“志公大圣”,”天圣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巡检使张隆发刻“泗州大圣”,“天圣六年十二月十八日陈荣刻“万通(回)大圣”。三人都是大圣。所以三个圣人的组合就可以简称三圣无疑)。
宜宾大佛沱石窟三僧龛 网络资料
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的李昉等编写的《太平广记》卷第九六,专设“僧伽大师”一条:
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景龙二年,中宗皇帝遣使迎师,入内道场,尊为国师。寻出居荐福寺。常独处一室。......中宗以照字是天后庙讳。乃改为普光王寺,仍御笔亲书其额以赐焉。至景龙四年三月二日,于长安荐福寺端坐而终。中宗即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俄而大风欻起,臭气遍满于长安。中宗问曰:“是何祥也?”近臣奏曰:“僧伽大师化缘在临淮,恐是欲归彼处,故现此变也。”中宗默然心许,其臭顿息。顷刻之间,奇香郁烈。即以其年五月,送至临淮,起塔供养,即今塔是也。后中宗问万回师曰: “僧伽大师何人耶?” 万回曰:“是观音化身也。如法华经普门品云:‘应以比丘、比丘尼等身得度者。即皆见之而为说法。’ 此即是也。” 先是师初至长安,万回礼谒甚恭,师拍其首曰: “小子何故久留? 可以行矣。”及师迁化后,不数月,万回亦卒。师平生化现事迹甚多,具在本传,此聊记其始终矣。(出 《本传》 及 《纪闻录》)
由此可见,在唐宋主流文本中,万回与僧伽的关系十分密切。
万回历史文本举凡
万回为生活于唐贞观至景云年间之神僧,俗姓张氏,虢州阌乡人,年少愚痴,但“不好华侈,尤少言语,言必谶记,事过乃知。”唐代已有万回神迹记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三云:
“僧万回年二十余,貌痴不语。其兄戍辽阳,久绝音问,或传其死,其家为作斋。万回忽卷饼茹,大言曰:“兄在,我将馈之。”出门如飞,马驰不及。及暮而还,得其兄书,缄封犹湿,计往返一日万里,因号焉。万里因号焉。”
唐代敦煌文书 P.3490《愿文》载:
弟子归义军节度押衙知当州左马部都虞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李神好,奉为国界安宁,人民乐业。府主使君长延宝位,次为己躬吉庆,障沵不侵,合家康宁,所求得遂。敬绘 万回大师,愿垂悲圣力,救护苍生,一心供养。
可见,此时,敦煌地区尚将万回视为高僧大师,唐人郑綮的 《开天传信记》,专记开元、天宝间的故事,其中万回禅师神通之事有载:
万回师,阌乡人也。神用若不足,谓愚而痴,无所知,虽父母亦以豚犬畜之。兄被戍役安西,音问隔絶。父母谓其诚死,日夕涕泣而忧思也。万回顾父感念甚,忽跪而言曰:“涕泣岂非忧兄耶?”父母且:“信然。”万回曰:“详思我兄所要者,衣装糗粮巾之属,悉备之。某将觐焉。”忽一日朝赍所备,夕返其家,告父母曰:“兄平善矣。”发书视之,乃兄迹也,一家异之。弘农抵安西万余里,以其万里而回,故谓之 “万回”也。居常貌如愚痴,忽有先觉异见,惊人神异也。
王昌龄的诗中称其“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宋高僧传》之《唐虢州阌乡万回传》,记载了万回多样神异事迹,如其兄戍辽阳离家万里,万回为其送食,“出门徑去,际晚而归”,后为中宗天后所召,赐号“法云公”;预言灾事辄灵,玄奘于印度石藏寺,见一空房,询问乃知其为万回旧居;示寂时索求本乡河水,门人于堂前掘得,唯此泉甘美,余皆咸卤。
宋人祝穆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五有 “万回师”一则:
万回师,姓张氏。初,母祈于观音像而姙回。回生而愚,八九岁乃能语。虽父母亦以豚犬畜之。其兄戍役于安西,音问隔绝,父母遣其问讯。一日,朝赍所备而徃,夕返其家。父母异之。宏农抵安西万余里,以其万里而迥,因号万回。唐武后尝赐之锦袍玉带。
可见,在唐宋文本中,万回的基本故事要素,就是第一、自小愚痴,第二,因万里倏忽来去,解父母忧,故以万回为号,第三、预言灵验。
《道子墨宝》中的万回形象
《太平广记》卷九一引《宾谈录》说万回是他母亲祈于观音有妊而生,但回生而愚,万回形象在文献中呈现的,多为“愚”、“痴”、“浊气”、“或笑或哭、略无定容”,“口角恒滴涎沫”之类,一副“愚拙之相”。同时,万回在造型上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臂下夹鼓。 也许击花鼓在彼时,因为与沿街求乞、莲花落之类有涉,也含有愚痴的含义。
那么,如何在艺术外型上体现痴呆呢?除了所谓的“ 张口鼓目”傻样,更有表现力的就是在造型上偏好头陀打扮。头陀打扮的发型就有一种散漫、邋遢、随意而懵懂无知稚子的含义,比如和合二仙,比如刘海。
清钱谦益 《题归玄恭僧衣画像四首》:“莫是佯狂老万回,坏衣掩胫发齐腮“。所谓的发齐腮,就是指的前额平整至额,其余散落至肩的头陀发型。
宋代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正是在说万回的无相无生之境。云:
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清净妙明,虚融通畅。
六门我绝,攀缘三界。
渠无身相,无生路上。
底人识取,万迥和尚。
之前我们曾经阐述过,在宋明时期的艺术图像中,这类头陀打扮,蓬头垢面,一手持花鼓,一手持鼓槌。
宋代万回陶模 网络资料
宋代万回陶模万回 大都会博物馆
宋代万回陶模 网络资料
宋代万回陶模 网络资料
金代万回红绿彩 张杨藏品
《搜神广记》《搜神大全》中头陀打扮、手持花鼓、鼓槌的万回。
可见,上述万回的形态,多为头陀发型,臂夹一鼓,手持鼓槌,若干图像中也强化了笑口而开的痴呆模样,其中,红绿彩造型中还显示了武后所赐锦衣的特点。而在花钱中,万回也是一个有趣的类别。
1、万回钟形挂花钱
万回花钱挂 胡坚藏品
2、万回主题花钱
郑轶伟博士所著《珍稀花钱百款赏鉴》一书中刊载的万回花钱,上有“万事黯已定,浮生空自忙”之文字。万回则蓬头,持花鼓、鼓槌。
3、万回弥勒对钱
万回哥-弥勒佛对钱 胡坚藏品
从对万回艺术图像特征的探究,我们也可以推导,《道子墨宝》中有一幅画面,由于主尊头陀打扮、一手花鼓,一手鼓槌,其实也就是万回无疑。
《道子墨宝》图册是一套道教壁画题材的纸本水墨白描画稿,原无题,伪托名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成书虽然不早,但是从艺术风格看,大致绘制于宋代。不少学者主张时间为南宋。
这套作品原本没有题目,每一幅原作右上角部分都有白粉笔的简化字符编号,表示一至五十,显示出这是民间道教壁画用的稿本。此套图册在二十世纪初流出中国,后几经辗转,现藏于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
在本画面中,有三个人物,右侧一人为主角,头陀打扮,两眼呆滞,一手花鼓,一手鼓槌,作为描摹神明的南宋《道子墨宝》,假设在宋代神灵中,对头陀打扮,手持鼓棒的神明特征作一个对应,那理应就是万回无疑,但是左侧两个拱手站立的力士打扮的人物,又作如何解呢?
其实这里体现了万回文本的误会与演变。
唐人郑綮在《开天传信记》中云:
上在藩邸,或游行人间,万回于聚落街衢高声曰 “天子来”或曰 “圣人来”,其处信宿间,上必经过徘徊也。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万回望其车骑,道唾曰: “血腥不可近也”,不旋踵而灭亡之祸及矣。上知万回非常人,内出二宫人日夕侍奉,特敕于集贤院图形焉。
在这个文本中,记录了唐皇知万回为非凡人,所以从宫中出了两个宫人去旦夕服侍万回,北宋中期的《祖庭事苑》亦云:“仍赐锦绣衣服,宫人供侍焉。”南宋初《隆兴编年通论》也云: “赐锦衣,令宫人给侍”。这里所谓的出的宫人,一般来说,就是宫女。所以,万回身边的,理应是两个女人。
身为谢灵运后裔的唐代僧人皎然在 《五言万回寺》一诗中有云:
万里称逆化,愚蠢性亦全。
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边。
见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禅。
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
在这首诗中,皎然提到了万回的万里倏忽来去的逆天,也提到了万回愚痴但性全的圣愚特点,“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边”一句,说的是万回受皇恩得赐紫袈裟,这也可以是受到世俗富贵恩遇的隐喻,后一句妖姬安膝边,就更加坐实了世俗荣华的降身。这里的妖姬,固然是艺术的点化,但是究其来源,理应就是“内出两宫人”,所以,在唐代皎然眼中,万回所获得的两个宫人,就是女性,而且是妖姬。
直到南宋末咸淳六年(1270)《释氏通鉴》中,还有“神僧万回入宫,馆于集贤院,给二美人奉事”的记载。可见,美女妖姬伴随,是万回故事中顽强的一个要素。
北宋赞宁在《高僧传》万回条中有云:
释万回。俗姓张氏。虢州阌乡人也。年尚弱龄白痴不语。父母哀其浊气。为邻里儿童所侮。终无相竞之态。然口自呼万回。因尔字焉且不言寒暑。见贫贱不加其慢富贵不足其恭。东西狂走终日不息。或笑或哭略无定容。口角恒滴涎沫。人皆异之。不好华侈尤少言语。言必谶记事过乃知。
年始十岁兄戍辽阳。一云安西久无消息。母忧之甚。乃为设斋祈福。回倏白母曰。兄安极易知耳。奚用忧为。因裹斋余出门径去。际晚而归。执其兄书云。平善。问其所由默而无对。去来万里。后时兄归云。此日与回言适从家来。因授饼饵其啖而返。举家惊喜。自尔人皆改观。声闻朝延。
中宗孝和皇帝。诏见崇重。神龙二年敕别度。回一人而已。自高宗末天后时。常诏入内道场。赐绵绣衣裳。宫人供事。
先为儿时。于阌乡兴国寺累瓦石为佛塔入内之后其塔遂放光明。因建大阁而覆之。然其施作皆不可辄量。出言则必有其故。敕赐号为法云公。外人莫可得见。先是天后朝任酷吏行罗织事。官稍高隆者日别妻子。博陵崔玄暐位望俱极。其母庐氏贤而忧之曰。汝可一日迎万回。此僧宝志之流。以可观其举止知其祸福也。乃召到家。母垂泣作礼兼施中金匕箸一双。回忽下阶掷其匕箸向堂屋上。掉臂而去。一家谓为不祥。经数日令升屋取之。匕箸下得书一卷。观之乃谶纬书也。遽令焚之。数日有司忽来其家大索图谶。不获得雪。时酷吏多令盗投蛊道物。及伪造秘谶用以诬人。还令诬告得实屠戮。籍没其家者多。崔氏非圣人掷匕箸何由知其伪图谶也。中宗末尝骂韦后为反悖逆。斫尔头去寻而诛死太平公主为造宅于怀远坊中与主宅前后尔。又孝和亲送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幸始平回出迎驾。时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皆肃揖郑重。问讯诸公曰。各欲求圣人一言以定吉凶。摭沉背曰。汝真才子。沉不胜其喜。曰圣人与我受记。诸子不可更争。又谓武曰。与汝作名佛童。当无忧也。目羲稷有不善之色。岑以马避之。目稷云。此多是野狐。其言何足惧也。乃顾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诛。人益贵重。同时有僧伽化迹不恒。中宗问回曰。此何人也。回曰。观音之化身也。
贞观中三藏奘师西归云。天竺有石藏寺。奘入时见一空房。有胡床锡杖而已。因问此房大德咸曰。此僧缘阙法事罚在东方国名震旦。地号阌乡。于兹万回矣。奘归求见回。便设礼问西域。宛如目瞩。奘将访其家。回谓母曰。有客至请备蔬食俄而奘至神异之迹多此类也。正谏大夫明崇俨者。道术之士。谓人曰。万回神僧也。玄宗潜龙时。与门人张暐等同谒。回见帝甚至亵黩。将漆杖呼且逐之。同往者皆被驱出。曳帝入反扃其户。悉如常人更无他重。摭背曰。五十年天子自爱。已后即不知也。张公等门外历历闻其言。故倾心翼戴焉。五十年后盖指禄山之祸也。睿宗在邸时。或游行人间。回于聚落街衢中高声曰。天子来。或曰圣人来。其处信宿闲。帝必经过徘徊也。惠庄太子乃睿宗第二子也。天后曾抱示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宜兄弟也。安乐公主玄宗之季妹。附会韦后。热可炙手。道路惧焉。回望车骑连唾之曰。腥腥不可近也。不旋踵而祸灭。
及之帝愈知回非常人也。出二宫人日夕侍奉之。特敕于集贤院图形焉。
暨回垂卒。而大呼遣求本乡河水。门人徒侣求觅无所。回曰。堂前即是河水。何不取耶。众于阶下掘井。河水涌出。饮毕而终。回宅坊中井皆咸苦。唯此井甘美。后有假托或称小万回。以惑市里多至诛死焉。至于终后右常侍徐彦伯为碑。立阌乡玉涧西路矣。
在北宋赞宁的笔下,万回有两次受到宫人的侍奉,一次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天后召之入宫赐锦衣,宫人供事,另一次是在睿宗时期。出二宫人日夕侍奉之。
但是,虽然北宋初年《宋高僧传》中先言武后赐“宫人供事”,后述“帝愈知回非常人也,出二宫人日夕侍奉之”,但是据张凯文章论述,该书的扬州本和大正本中“宫”却作了“官”,宫人一下成了“官人”。这就客观上为此后艺术图像史中,万回身边的两美女嬗变为两男性神将作了铺垫。况且,从主流话语的角度,两个男性神将的随从,比两个妖姬,实在更加正当。
我们也要存另一个视角,那就是主流的价值观的强大矫正纠偏动力,在客观上发挥着对叙事文本的不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修正叠代作用。所以,两个妖姬这样的市井情趣,就被自然过滤取代了。而未必一定是由于转印过程中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就算技术层面的问题也真的存在。
所以,在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教搜神大全》中,万回插图中两位侍者均为男性,不仅身材魁梧,而且其中一人颏下虬髯。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万回
其实,在《搜神广记》、《搜神大全》中的万回,都已经是身边两位胁侍,而且都是男性了。
由此,南宋《道子墨宝》中的万回,身边有两个男性协侍在旁,也是十分符合逻辑的事情了。
关于僧伽要素的历史文化艺术图像演变,且听下回继续分解。谢谢大家。
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感谢玄商拍卖资料支持
欢迎转发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