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当今时代,为何学生画大写意的越来越少?大写意到底有多难?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凤
时间:
2024-5-19 09:47:58
标题:
当今时代,为何学生画大写意的越来越少?大写意到底有多难?
当今时代,为何学生画大写意的越来越少?大写意到底有多难?
编辑于
2024-05-19 09:30
发布于:湖南省
中央美院老院长一句"大写意完了吗?"引发广泛思考。
当今大变局时代,大写意当真完了吗?为什么美院的学生画大写意的越来越少呢?
李可染作品
笔者以为至少有六个原因:
1.传承脱节。上一代有传统艺术修养的老一辈画家去世之后,大写意在中国面临青黄不接。现在各大美院和美术机构里学西画出身的人居多,能画好大写意的画家少之又少。老师都画不好,何况学生?
何海霞作品
2.名利驱动。历年来什么展览、评奖都流行画得工细。寥寥数笔成画的大写意在评委眼里显得太简单,也无法制定打分标准。大写意不能入展、得奖,难以获取名利,画的人自然就少了。
张大千作品
3.功夫不够。大写意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笔墨功夫,否则不可能挥洒自如。历史上徐渭、八大、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杰出的大写意画家概莫例外。
美院学生每天忙于画素描,即使写生也用西方那一套,照着物象作画,离开眼前之物就画不出来。文化积淀与笔墨功夫欠缺,很难画大写意。
方济众作品
4.创作习惯。时髦画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许多人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在学院里创作一般都是一幅画用十天半月慢慢磨,精描细染、面面俱到,一丝不苟。
大写意平时练习很少。画大写意当创作,也许想都没想过。
林曦明作品
5.市场导向。当今文化快餐时代,大众欣赏水平有限。
市场上除了老一辈大画家的写意画能拍出高价,青年画家的画要卖得起价钱就必须画得工整细致。普通画家几笔泼墨、几根线条的大写意在大众眼里值不了几个钱。
宋文治作品
6.难出精品。一些著名画家的大写意画水墨淋漓,气韵生动,让人叹为观止。但画家要画出这个效果不容易。
曾晓浒作品
大写意作画,即使是大画家也难免废画三千。一幅成功的大写意往往是反复挥写之后妙手偶得的结果。用此方法创作,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