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授衔时,四大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们,哪些人授衔偏高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4-6-16 09:07:14     标题: 授衔时,四大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们,哪些人授衔偏高了

授衔时,四大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们,哪些人授衔偏高了                                                                      2024-06-15 13:46                                        

发布于:天津市
   
        1955年,人民军队对各级将领进行了授衔,史称五五授衔。这次授衔是组织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后最终确定的,应该说还是非常慎重且合理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有一些将领的军衔授的偏高了或偏低了。授衔偏低的将领比如一野副司令员张宗逊,一野参谋长阎揆要,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三野参谋长张震,二野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四野参谋长萧克等人。
除了这些授衔偏低的将领外,实际上也有一些将领的授衔偏高了,那么,在四大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中,都有哪些人的授衔偏高了呢?且听本人一一分析。

先来说下一野,一野因为种种原因,兵力一直是四大野战军中最少的,所以在开国后的授衔中,将领也相对较少。一野授衔偏高的将领,笔者认为有贺炳炎上将和许光达大将。
贺炳炎在1952年的级别划分中,是准兵团级干部,准兵团干部都有谁呢?我举几个例子,开国少将解方、段苏权、陈沂都是准兵团级将领。而开国中将廖汉生、张震都是副兵团级,比贺炳炎还要高一级呢。
按理说,贺炳炎最多只是中将的级别,但为何被授予上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顶替了廖汉生。廖汉生和贺炳炎都是湘鄂西红军的代表人,势必要有一人被授予上将,原本组织上订的是廖汉生,因为廖汉生是副兵团级嘛,但贺老总因为和廖汉生是亲戚关系,为了避嫌,主动要求廖汉生只授予中将,而把上将名额留给贺炳炎。就这样,贺炳炎就成了开国上将中,唯一的准兵团级干部。
许光达,授衔时的级别是正兵团级,按级别来说,是上将的标配,但一个是他当时担任装甲兵司令员,方便与苏军交流,另一个是他是湘鄂西苏区除贺老总外,现存的最高级别将领了,所以被破格授予大将军衔。

三野的韦国清,实际上授衔也偏高了。韦国清解放战争时期最高职务是兵团政委,但1952年的级别划分中,他只是副兵团级,作为政工干部,副兵团级的话,大概率要授予中将的,比如说莫文骅、郭化若,都是这个情况。但韦国清为什么被授予上将呢?
因为当时中越友好,为了方便交流,提名既是广西人,又是壮族的韦国清为上将。实际上,当时与韦国清同出红七军系统的陈漫远、莫文骅,都有机会预授上将的,因为最终定下了韦国清授上将,莫文骅只被授予了中将,陈漫远更是因为不在军队任职了,直接未被授予军衔。
中野的王树声,实际上授衔也偏高了,这个很多人肯定要反对了,说王树声不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吗?授予大将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只能说,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王树声纵然在红军时期地位超然,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但由于中原军区在解放战争初期损失不小,王树声后期的职务不算太高。
到了52年划定军队级别时,王树声只是正兵团级干部,我们都知道,正兵团级干部,理论上就是上将的资格。开国十大大将,只有两位正兵团级干部,一位是许光达,另一位就是王树声,其余八位都是高一级的军委的委员级。所以说,从历史的资历来看,王树声授予大将理所当然,一点也不高,但从授衔时的级别来说,王树声授予大将军衔,偏高了。

四野的温玉成,授衔也偏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无他,因为温玉成的老上级钟伟,也只是开国少将啊。当初东野成立12纵队,林帅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钟伟从师长直接升任纵队司令,此时,温玉成是钟伟部下的师长。
到了五五授衔时,钟伟只是少将,温玉成却是中将。当然,以温玉成的资历来看,他在1949年是副军长,抗美援朝时期升到了军长,是介于少将和中将之间的资历。这种情况下,就要看德才了。温玉成的德和才都很优秀,所以授予中将实际上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他的上级钟伟只是少将,他授予中将,确实有点过高了。
我们要说,五五授衔是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组织上的最终决定,都是综合了各种情况后作出的决定,是深思熟虑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所谓凡事都难以做到最完美,虽然组织上的决定没问题,但出现授衔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也是难免的,这都是正常现象,毕竟要方方面面的情况都照顾到,也不现实是把?
另外,在授衔时,有不少将领因为不再担任军职,并没能参加授衔,他们主动作出的牺牲,也是非常大的。他们的高风亮节,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