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1942年陈独秀中毒去世,给妻子潘兰珍留下遗言:务必自立从速改嫁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6-16 11:11:52
标题:
1942年陈独秀中毒去世,给妻子潘兰珍留下遗言:务必自立从速改嫁
1942年陈独秀中毒去世,给妻子潘兰珍留下遗言:务必自立从速改嫁
2024-06-06 10:22
发布于:天津市
1930年的一天,居住在上海贫民区的20岁姑娘潘兰珍,在出门做工时听到邻居正在交谈。
他们说她家隔壁搬来一位姓李的老先生,像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怎么沦落至此,看起来穷困潦倒。
潘兰珍不禁对这位新邻居产生好奇。
图|陈独秀和潘兰珍
他们居住的这一片人员混杂,几乎都是在上海打拼的底层劳动者。
潘兰珍每天固定的生活是贫穷而麻木的,她没读过书,但尤其尊重读书人,见这位先生深居简出,有时候就会去打个招呼。
那时候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李先生正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
她更想不到,这位足以做她父亲的男士,最后会成为自己的丈夫。
婚姻坎坷
陈独秀一生政治生涯大起大落,他的婚姻也是波折重重。
陈独秀17岁在院试之中夺魁,中了秀才,在安庆是个大新闻。
陈母为儿子千挑万选,后来看上了安庆统领的长女高晓岚。婚后,陈独秀和高晓岚还算是相亲相爱,但时间一长,两人思想上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
1901年,陈独秀决定离开家乡,东渡日本留学。
图|高晓岚
高晓岚和陈独秀婚后5年,为陈独秀生了5个孩子,三儿两女,其中还有我们熟知的两名革命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
陈独秀从日本回国之后,就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高君曼走到了一起,比陈独秀要小6岁,是陈独秀贤内助。
图|高君曼
但两人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离开高君曼的陈独秀,也迎来了政治生涯上的“大落”。
1927年,陈独秀被撤销总书记职务。
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他的大儿子陈延年在上海枫林桥畔被蒋介石杀害,二儿子乔年又在大哥延年牺牲的地方英勇就义。
图|陈乔年和陈延年烈士
大女儿玉莹在去上海料理后事之时,因为悲伤过度,在医院突然离世;陈乔年的妻子史静仪忙于营救,无法顾及家中不满一周岁的儿子小红五,孩子不幸夭折。
乔年牺牲的时候,史静仪还怀着小女儿,女儿出生后,史静仪为她起名为“陈鸿”。1928年,组织安排史静仪去苏联留学,她临走前将女儿送给别人家抚养,从此以后生死不明。
1930年,高晓岚因儿子牺牲郁郁寡欢,最后重病去世。
陈独秀遭此打击,沉浸在痛苦之中。
蒋介石悬赏三万大洋通缉陈独秀,陈独秀无奈之下只能隐居在上海熙德华路一座石库门楼房,改名换姓,称自己是南京人,租的房子也很简陋破旧。
图|史静仪和陈红五
他精神苦闷,深居简出,成日在家中研究马克思,著书立说,他仍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哪怕已经无人在意。
丈夫被捕才知他是陈独秀
他也注意到了潘兰珍,她才20多岁,身材娇小,脸圆圆的,眼睛很大。虽然衣着破旧,但掩饰不出眼中的灵气,她很爱干净,总把家中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也很整洁。
时间久了,陈独秀也会和潘兰珍聊一聊。
潘兰珍说自己是江苏南通人,出身贫苦,4岁就跟随父亲逃荒到了上海。
当时全家都靠父亲在英美烟草公司做卸装工的微薄薪水生活,迫于生计,母亲也会出门捡一些垃圾,兄弟姐妹们每天几乎都饿着肚子。
13岁这年,潘兰珍为了贴补家用去一家纱厂当童工。她很漂亮,在工厂里也有不少青年追求,然而在17岁这年,她却因为被一名流氓工头强暴,生下了一个孩子,不久之后,孩子夭折了。
身心受伤的潘兰珍不愿意在纱厂做下去,前往父亲所在的烟草公司做工。
陈独秀很同情潘兰珍的悲苦遭遇,他会用浅显的道理劝慰潘兰珍,像朋友一样相处着。
有时候几天没有见到潘兰珍来找他,他也会觉得心中有所牵挂,不自觉地关爱着潘兰珍的生活。
图|陈独秀(左)和彭述之在上海
而被男人伤害过的潘兰珍觉得陈独秀身上有一种稳重脱俗的气质,他能给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安全感。久而久之,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陈独秀51岁,潘兰珍22岁。
高晓岚是陈独秀她少年崭露头角的时候嫁给了他,高君曼是在他声名鹊起的时候跟他在一起。两人都曾经深爱过他,但多少是看中了他的名气。
唯有潘兰珍,是在他脱离了“陈独秀”这个身份时,在他最为贫苦之时和他在一起的。看得出,陈独秀对潘兰珍是格外感激的,他在潘兰珍面前放下了傲慢和自负,会教她习字,陪她背诵和默写唐诗。
潘兰珍格外聪明,总是一教就会。
她和陈独秀在一起之后,从不会打听陈独秀的过去,白天上班挣钱,晚上就照顾陈独秀的起居。
他们就这样苦中作乐,平平淡淡地生活着。
同居两年之后,潘兰珍一直没有怀孕,估计自己不能生育,在征得陈独秀同意之后,就抱养了一个女儿,陈独秀给孩子起名为潘凤仙。
然而,陈独秀最终还是被国民党抓捕了。潘兰珍因为去了一趟娘家逃过一劫,当她回来,邻居才告诉她,和自己生活了那么久的“李先生”,其实就是陈独秀,她无比震惊。
此时的陈独秀已经做好了此去一定会牺牲的准备,他知道国民党极右分子恨不得现在就立刻将他枪毙。
图|陈独秀在狱中
他在押送往南京的路上一直想:幸好没有和潘兰珍交底,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应该不会受到连累吧;她年纪这么轻,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如果知道他被官兵抓走了,肯定不会来找他了吧。
经历了这么多亲人的离去,他实在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个人因他而死了。
国民党最终给陈独秀扣上了“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的罪名,判处八年徒刑。
躲躲藏藏的生活让陈独秀痛苦万分,然而真正被抓了起来,他倒是觉得一切坦然,没有什么好顾及的了。
陈独秀在牢房里面摆了两个书架,上面摆满了经史子集。他说要研究音韵学和文字学,完全将这里当作了研究室。
狱中5年她不离不弃
而潘兰珍在打听到陈独秀就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之时,毫不犹豫地从上海赶到了南京。
潘兰珍来了,陈独秀当然是欣喜的,但更多的是担忧。
他现在恨不得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无牵无挂,他对潘兰珍说了几句无奈的狠话,潘兰珍听出来,他是心疼的,并非是不想见到她。
图|南京狱中的陈独秀(摄于1937年春)
陈独秀的学生、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段锡朋让潘兰珍住到他家中去,潘兰珍不愿寄宿在大官家里,为了方便照顾陈独秀,她就在监狱附近租了间房子,自力更生,洗洗补补做点零工来维持生计。
患难见真情,陈独秀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如此重情义,也没想到她如此有骨气。
从1932年到1937年,潘兰珍便一直照顾着陈独秀。
陈独秀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囚禁的生活作斗争,他竟然让潘兰珍留宿,直接在牢房里面过起了夫妻生活。
狱卒看不下去,出言劝阻,结果被陈独秀怼了过去。典狱长也感动于潘兰珍的仗义,作为一个大男人,也不好意思为难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加上宋美龄以及那些国民党官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不好多管。
图|在江宁看守所的陈独秀(左)与彭述之(右)
潘兰珍帮着陈独秀跑腿,所有的采购和联络都是她来做的。也正是潘兰珍的支撑,让陈独秀在监狱之中的5年没有浪费,著书立说,理论上不断发展,还创作了大量诗作。
潘兰珍每天都要等陈独秀完成这天的稿件,真正睡下了才会离开。
狱中的陈独秀有过孤独,有过苦闷,有过歇斯底里,但从没有对潘兰珍发过一次脾气。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之时,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正在狱中的陈独秀。
他让潘兰珍给他带了酒,平时滴酒不沾的他,倒满了一杯,带着哭腔道:“延年啊,乔年啊,为父的为你俩酹此一杯。”
他将酒洒在面前的地上,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失声痛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延年和乔年是我几个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两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卒,竟走在了我前面。那天的陈独秀哭了很久,他与蒋介石有着血海深仇,本以为蒋介石一定会死在西安,积压了多年的仇恨这才宣泄出来。
陪陈独秀颠沛流离
1937年8月13日,日军飞机轰炸南京,陈独秀所在的牢房连房顶都被炸翻了,他躲在了桌子底下才逃过一劫。
经过此事,陈独秀每天都在劝潘兰珍回南通老家。潘兰珍就是不愿:“我是你身边唯一的亲人,我怎么可能走?要死就死一起吧。”
日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胡适和中共多次提出要求,蒋介石在舆论压力之下同意释放陈独秀。
1937年9月,潘兰珍和陈独秀前往武汉。
在监狱里5年,陈独秀落下了一身病。物是人非,在路过老家安庆之时,他犹豫了片刻,最终没有下船。
他心中其实是悲凉的,对于妻儿满是愧疚。
图|潘兰珍影视剧形象
想到这里,他更是对潘兰珍格外珍惜。
蒋介石托陈果夫邀请陈独秀担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长,还说什么让陈独秀重新再组建一个新的共产党,愿意给陈独秀10万元经费和国民参政会的5个名额。
他的儿女们被蒋介石迫害而死,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仇恨。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拒绝了:“让我看老蒋的脸色,我陈某人绝对干不出这等低三下四的事。”
陈独秀光明磊落,正直刚强,也很自负和冲动,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政客。潘兰珍就算什么也不懂,不认识那些被陈独秀赶出门的名流,却也能看出丈夫晚年所处的尴尬境地,但她毫无怨言地陪着丈夫颠沛流离。
1938年7月,潘兰珍陪着陈独秀乘船来到了重庆。
在这个火炉般的城市之中,身体每况愈下的陈独秀根本受不了。加上身边明的、暗的都是蒋介石安排的特务,陈独秀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在重庆仅仅待了一个月,就决定离开。
在同乡、日本留学时的同窗好友邓仲纯医生的建议之下,陈独秀又和妻子前往江津县城。
没想到他们吃了邓夫人的闭门羹,只得暂住在郭家公馆之中。
陈松年一家三口和陈独秀的养母谢氏前来投奔,家中一下子多了四口人吃饭,养母还双目失明,好在陈独秀也会给《东方杂志》和编译局写稿子,还有北大同学会和朋友的接济,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但随着战争的相持,物价飞涨,陈独秀一家的生活确实有些困苦。
潘兰珍不声不响将自己手上最值钱的两只金戒指和一副耳环拿去当了。她对陈松年一家很好,每天都不厌其烦地为陈独秀的养母梳洗,捶背揉腰。
一家人在一起多少会有矛盾,潘兰珍总是在其中耐心调解。后来陈松年不想再麻烦父亲,赶紧找了个中学教师的工作,和妻儿搬到了学校的宿舍里面。
惧内的邓仲纯一次次请求邓夫人,邓夫人这才松口,同意陈独秀一家住进邓仲纯开办的延年医院之中,但陈独秀夫妇还是会和邓夫人产生矛盾。
一天,潘兰珍和邓夫人吵了起来,邓夫人乘机对她恶言相向,两家最后不欢而散。
不久后陈独秀受到了清朝进士杨鲁承的后人的诚挚邀请,杨家人希望陈独秀能帮助整理杨氏的遗稿,陈独秀同意了,就在鹤山坪隐居了下来,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四年。
陈独秀刚刚来到杨家,对整理遗稿一事很是上心,经常忙到深夜。杨家人十分感激,让陈独秀夫妇一起吃饭,对待他们如上宾。
但陈独秀整理了一部分之后就完全不管了,埋头只写自己的东西。时间长了,杨家人也不愿意了。
陈独秀还对几名来看望他的好友说:杨鲁丞的《群经大义》很多是转述前人的注疏,创见不及你们四川的廖季平,《杨氏卮林》评介诸子,则远逊于胡适之。
这话被杨家人知道之后,他们怎么受得了,对陈独秀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陈独秀明显感觉到了,他就提出了还是和杨家人分灶吃饭,杨家人同意了,给了他一套锅碗,让两口子用。
杨家人其实还是比较质朴的,心里也清楚陈独秀的脾性,倔了一辈子的人又怎么会因为好生招待就写出违背本心的文稿呢?
虽然陈独秀不再整理遗稿,两家人依旧和和睦睦,如果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请他们一起吃,或者给他们送过去。
陈独秀和杨家人的小矛盾只是一个插曲,但从此可以看出陈独秀的不通人情世故和固执,潘兰珍在这种情况之下依旧不离不弃,照顾着他的生活。
陈独秀遗言望她改嫁
1942年春,陈独秀每天烦闷不已,他觉得是天气原因弄得他喘不过气,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血压一直在210上下徘徊。陈独秀就想要尝试民间偏方,用蚕豆花泡水治疗高血压。
他去田间摘了一把蚕豆花,晒干了泡水喝。其实这些并没有什么效果,最多只是个心理作用。
当时一群窃贼听说陈独秀住在这里,以为这位名人身上有不少钱,就来偷窃,结果啥都没偷到,反而将陈独秀的《小学识字教本》书稿及其他尚未出版的书稿偷走了。
陈独秀几乎崩溃了,强撑着病体,凭着记忆重新写了一遍《小学识字教本》,结果身体更差了。
这本《小学识字教本》,本是陈独秀与教育部的约稿,可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认为“小学”二字不妥,外行指导内行要求改名。素来固执的陈独秀坚决不改,并将预支给他的两万块稿费封存,不让家人动用一分。
自是文人气节,傲骨铮铮。陈独秀一生奔走革命,五次入狱,失去了延年、乔年,失去了女儿,又听闻小孙儿陈红五因病夭折,可就算如此也不曾让他屈服半分。
1942年5月12日,陈独秀又喊潘兰珍去给他泡一杯蚕豆花水。陈独秀喝下之后腹泻、呕吐不止。
第二天清晨,陈独秀强撑着写完了《被压迫民族之前途》一文。
潘兰珍慌了神,赶紧找医生给陈独秀看。医生在检查过蚕豆花之后发现这些花都已经发霉了,用开水泡完之后,茶水会变成黑色,味道也会不对劲。
潘兰珍一直在自责,陈独秀喝这种蚕豆花茶已经很久了,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这次是她的疏忽,是她自己照顾不细心,她一刻都不敢远离陈独秀,日日夜夜照顾着,还在絮絮叨叨怪罪自己。
陈独秀看着这位小他29岁的妻子,没有一丝责怪,只有心酸。
如果当初潘兰珍没有来监狱里找他,也许现在正在过着平静的生活,或许也能找个好男人嫁了。
之后的一个星期,陈独秀因为食物中毒出现了昏迷,全身无力,无法下床。22日之后昏厥了数次。
27日深夜,潘兰珍将陈松年夫妇以及能够赶来的亲友都喊来了,大家围在了陈独秀身边。
因为潘兰珍,65岁的他离去时并不孤独,他给潘兰珍留下了遗言:
兰珍吾妻,我去后,你务求生活自立,倘有合适之人,可从速……改嫁,安度后半生。
潘兰珍一直遵循陈独秀的遗言,在四川找了份工作,工资很低,但能养活自己。
当年为了照顾陈独秀,她将养女送到老家托人抚养,后来她回到了上海,工作稳定之后将养女接了过来。
母女二人虽过的清苦,日子还能过的下去,可遗憾的是,不久后潘兰珍因忧郁操劳患上了子宫癌,在1949年10月离世,年仅41岁。
潘兰珍后半生资料,其实并没有留下许多。这位颇具侠义的女子,走过一生苦难,将一生所爱奉献给了陈独秀。
多年后,陈松年说:“她(指潘兰珍)待我父亲很好,父亲晚年全靠她。她平时少言语,做事勤快利落。我们对她很尊重,尊之为母,我的儿辈喊她奶奶。”
其实陈松年和潘兰珍的岁数差不了多少,提起她尤其尊重和怀念,也许,这就是对她这一生最温暖的肯定吧。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