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丁盛以少将身份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副手中有三位中将,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6-24 08:43:07     标题: 丁盛以少将身份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副手中有三位中将,怎么回事

丁盛以少将身份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副手中有三位中将,怎么回事                                                                                 2024-06-22 13:35                                        发布于:天津市
   
                          军区司令员对调,是毛主席深思熟虑后的旷世大手笔。它不仅是一纸军事调令,背后更有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未雨绸缪的思考。1973年,丁盛少将奉命北调到南京,同许世友上将互换了一下位置。丁盛在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时,协助他的副手多达十几个。其中大多数人在军衔上跟他平级,为开国少将,但也有三个人情况特殊。他们不仅年纪大、资历深,而且军衔还高出一级,为开国中将。这三人是谁,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丁盛空降广州军区,首开少将先河
军事区的划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军番号的变化,军区的调整和缩减都是为了同外部环境保持同一步调。大军区管辖范围广,多则数省,驻防兵力雄厚,超过几十万人,肩负的责任自然就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处尊居显。
大军区的第一批司令员基本上是从上将中选定,比如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最不济也得是开国中将。上将和中将是部队的中流砥柱,他们的革命斗争经验丰富,自身能力出类拔萃,又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坐镇一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开国少将们担任大军区司令员,还要等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德生少将深受毛主席信任,55岁时出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已经算是少将中的佼佼者了。可有一个人却比他还要快,这个人就是丁盛少将。他赴广州出任司令员时,刚满56岁。在一千多名开国少将之中,他也是第一个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人,算是开了先河。

丁盛缘何有此际遇,能够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要知道,那个时候尚有很多开国上将和开国中将健在,为什么忽略了他们而选择军衔较低的丁盛呢?
丁盛出身江西于都县,是来自长征精神发源地的红小鬼。1934年,8.6万中央红军在这里誓师出发,他们跨过老百姓架起的浮桥,此一去便是两万五千里,多少英杰埋骨他乡。21岁的丁盛端着枪站在队伍当中,在家乡亲友们的欢送声中踏上了长征之路。
丁盛一路摸爬滚打,从普通战士做起,凭借着战功逐步得到提拔。他初期是红军中的扛旗手,常常挥舞着红旗冲锋在前。这份职责光荣而危险,旗帜指引着战士们前进的方向,往往要冲在队伍最前方,极易受到敌人的攻击,伤亡率很高。丁盛年轻胆大,每次战斗总是身先士卒,一杆鲜红的大旗在最前线飘扬,极大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
二渡赤水,重占遵义,这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神来之笔。为了打乱敌人的围剿部署,赢得宝贵的休整时间,中央红军于1935年2月发起了著名的娄山关战役。此时的丁盛已经是一名连级基层干部,不用扛着红旗冲锋在最前面了。可眼见天险娄山关难以攻克,丁盛坐不住了,他再次冲在最前面,带着战士们向黔军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后方指挥部里的毛主席看到后,连忙向彭德怀询问此人是谁?彭德怀笑着说道:“是丁盛,丁大胆!”

这是丁盛第一次走进毛主席的视野里,他的外号是如此的恰如其分,很快便在军中传遍了。解放战争开始后,丁盛奔赴东北,同行的还有众多悍将,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转战奔袭,解放了广大东北地域。丁盛参加了四平、辽沈等诸多战役,在辽西一战中,他率部歼灭廖耀湘三千多人,配合其他主力部队成功消灭了廖耀湘兵团。
入关以后,丁盛参加了平津战役,在北方战事宣告结束后,他率部渡过长江,向着南方各省大踏步前进。在衡宝战役中,丁盛行军过快,他带着135师一马当先,越过了兄弟部队,直接深入到了桂系的心脏地带。白崇禧察觉以后,急令附近的四个师前去围攻135师。双方武器装备程度在伯仲之间,但兵力却是四比一。在重重包围之下,丁盛率领部队左突右击,硬是打退了敌人的好几次进攻,成功迟滞了白崇禧的撤退步伐。
这一战,丁盛率领的135师像是一把锋利的快刀,干净利落地将白崇禧的精锐部队斩成数截, 为全歼五万桂系主力创造了有利战机。
抗美援朝期间,丁盛率领54军开赴朝鲜前线。在金城战役中,54军配合20兵团开展夏季攻势,一共进行了两百多次战斗,歼灭了七千多敌军,战果颇丰。
1962年,丁盛率部进入西藏,他指挥部队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上痛击印度侵略军。其中瓦弄之战是中印边境冲突的收官之战,战斗爆发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原始密林中。此战,丁盛以较小的伤亡歼灭了印军1200余人,用一次酣畅淋漓的大捷回应了外界的质疑。瓦弄之战,粉碎了尼赫鲁不切实际的幻想,将盲目自信的印度人拉回了谈判桌。

丁盛在建国以后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到喜马拉雅山麓的中印边境,他多次与外国侵略者作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捍卫了祖国的利益。
1968年,丁盛空降广州军区出任副司令员,一年后转正,正式主持南方最大军区的军事领导工作。他的麾下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名震全军的沙场宿将。三位中将给少将当副手,恐怕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毕竟肩膀上少一颗金星,就显得有些分量不足。外人难免怀疑,少将能指挥得动中将吗?
詹才芳中将:满门忠烈,麾下人才众多
他出身湖北黄安县,少年时期便父母双亡,他的父亲和二姐还是因为野菜中毒而死。接踵而至的变故把整个家庭冲击的支离破碎,詹才芳带着年幼的弟弟给人放牛,以此艰难度日。17岁是詹才芳人生的转折点,当时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于湘鄂地区,出身贫苦的农家子弟们找寻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詹才芳兄弟姐妹五人,四个参加了革命,大哥詹才华参加过黄麻起义,后来惨遭清乡团凌虐致死。他被残忍地挖去双眼,鼻子也被割下,心肝被活活挖出,最后被砍下头颅悬挂于黄安县城门楼上。他的四弟和大姐也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至亲的先后牺牲,并没有击垮詹才芳,他化悲痛为力量,更加专注于革命工作。

詹才芳本人数次陷入险境,但他机智过人,屡次化险为夷,因此被人称为打不死的飞毛腿。1931年,24岁的詹才芳参加黄安战役,这一仗历时一个多月,1.5万国民党军被歼灭,其中俘虏就多达一万余人,强烈震慑了湘鄂地区的反动派政府。
詹才芳聪明机智,时刻追求进步,26岁时已经是一个师的政委了,半年后又被提拔为军部的政委,俨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詹才芳参加了川陕苏区的反六路围攻,粉碎了川军的围剿阴谋,随后他参加了强渡嘉陵江战役,名震川陕甘地区。
1947年,詹才芳调任东北9纵任司令员,此时的丁盛正在8纵当师长。1955年,詹才芳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凭借这一身份,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詹才芳不仅本人出色,更有着军中伯乐的好名声,他麾下的部队还涌现出了好几位将军。其中陈锡联是开国上将,军衔最高。要知道詹才芳长期是陈锡联的上级,他当团政委时,陈锡联还只是警卫排排长。两人同样出自黄安县,詹才芳对陈锡联还有救命之恩。
除了上将陈锡联之外,中将王近山同样出自詹才芳麾下。王近山参加革命时只有15岁,年纪小,身体瘦弱,詹才芳见到后,主动把他调到身边当警卫员。在詹才芳的悉心培养下,王近山迅速成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已经纵横中原的常胜猛将了。

詹才芳长期扎根广州军区,在副司令员的位置上干了20年,他性情豁达,不为名利地位所恼,始终甘于充当绿叶。他积极配合丁盛工作,没有摆架子耍资历,将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品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梅生中将:敢阻拦毛主席进屋的耿直班长
杨梅生是湖南湘潭人,他不仅是毛主席的小老乡,还曾参与过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杨梅生出自药商之家,只是他家的药铺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撑全家人的生活用度。他上过两年私塾,但拮据的家境还是支撑不起求学的梦想。
1927年,杨梅生离开家乡,跑到长沙寻找出路。他没什么文化,在长沙城里难以谋生。在这种进退维谷的窘境下,长沙爆发了规模庞大的示威游行,十万人涌上街头,年轻的杨梅生深受鼓舞,他同众多示威者一起高喊反帝反压迫的口号,对于军警的打骂视若无睹。这次游行彻底改变了杨梅生的人生轨迹,事后他拿着路费前往武汉参军,进入的部队正好是共产党控制的革命武装。
秋收起义受挫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部队不能在大城市跟敌人硬拼,命令起义军向文家市集结,准备召开会议商量起义军的前途问题,就在毛泽东要进入会场时却被拦了下来,阻拦他的人正是杨梅生。杨梅生职务不高,没有见过毛泽东,他负责会场的安保工作,眼见一个不认识的人要进入会场,他便立马将人拦了下来。

杨梅生让毛泽东在门口等着,他先进去向营长汇报。营长陈浩出门一看,院子里站着的正是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陈浩连忙向众人介绍,杨梅生听完后赶紧敬礼道歉,他认真履职的精神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
在长征途中,杨梅生创造性地用机枪打下了一架飞机,成为了一桩趣闻。
杨梅生长期跟詹才芳搭档,在东北期间,詹才芳是9纵司令员,杨梅生是副司令员。解放军挺进湖南以后,杨梅生继续协助詹才芳开展剿匪工作。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湖南的土匪基本被肃清,地方重归安宁。
1954年,杨梅生被任命为湖南军区司令员,凭借这一身份,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杨梅生年长丁盛两岁,还是参加秋收起义的老革命,但在平常工作中,他恪守本分,积极协助司令员丁盛,从不把资历挂在嘴边,也不以身份压人。杨梅生早年征战四方,留下了一身暗疾,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仕途。
钟赤兵中将:独腿将军意志坚如钢,三度截肢的硬汉
钟赤兵出身湖南平江县,是个十足的红小鬼,这一点从他的名字中就能看出端倪。钟赤兵的年龄比丁盛小,但入党时间却要早于他。钟赤兵打仗英勇无比,悍不畏死。娄山关战役中,已经是团政委的钟赤兵带着战士们猛扑敌阵,在攻打敌人指挥所时,他的腿部中弹,顷刻间血流如注。

钟赤兵不顾警卫员劝阻,毅然爬起来继续战斗,等把敌人打跑后就直接昏倒在了战场上。由于伤势严重,医生决定给他截肢。当时的红军医疗条件极差,不仅没有正规的截肢工具,就连麻药也没有。
在生死紧要关头,医生只好借用了老百姓的柴刀和锯子给他做截肢手术。手术期间,21岁的钟赤兵强忍剧痛,始终一声不吭,他顽强的意志力简直如同钢铁一般,几个打下手的小护士看到后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由于医疗条件差,钟赤兵前后做了三次截肢手术,失去了整条左腿。一般人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咬紧牙关,忍受住了这种非人的折磨,最后成功死里逃生。
因为身体残疾,很多人建议把他留在群众家里休养,钟赤兵知道以后,立即向军团长彭德怀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从参加了红军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如今只是少了一条腿罢了,哪怕在地上爬,他也要跟上红军的队伍。钟赤兵坚定的革命信念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彭德怀听后大为动容,当即决定就是抬也要把钟赤兵带上。
钟赤兵三次锯腿的事情在全军传播开来,毛泽东、周恩来和刘少奇一起来看望他,勉励他打起精神,不要消极悲观,为了让他更好的休养,毛主席下令将钟赤兵调到了中央直属纵队。

因为身体原因,钟赤兵后来便转做后勤工作,他废寝忘食,有力保障了所属部队的物资供给,为前线打胜仗解决了后顾之忧。
1955年,钟赤兵被任命为贵州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20年前他在贵州丢了条腿,20年后他带着大军回来解放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西南大省。
钟赤兵跟军神刘伯承一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
这三位中将都有着堪称传奇的个人经历,他们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宽阔的胸怀让人肃然起敬。丁盛少将能够顺利展开工作,离不开三位前辈的鼎力相助,而一个团结和睦的领导班子,无疑会增强整支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