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朱彭贺陈4位元帅,都是公认的老总:但毛主席为何不叫陈毅老总?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4-7-10 04:49:39     标题: 朱彭贺陈4位元帅,都是公认的老总:但毛主席为何不叫陈毅老总?

朱彭贺陈4位元帅,都是公认的老总:但毛主席为何不叫陈毅老总?                                                                                 2024-07-09 19:21                                        发布于:天津市
   
                          #历史开讲#
1955年,新中国的授勋仪式上,十位我党的英雄人物被授予了十大元帅的称号,在这之中有四位元帅更是不一般,是大家都公认的“老总”。

这几位老总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彭贺陈”四位元帅,然而在这之中有一位却从未被毛主席亲口称呼为老总,这位老总就是陈毅元帅。
毛主席为什么对这三位老总如此尊敬?这四位老总为何能得到民众的认可?最重要的是毛主席又为何不称陈毅元帅为老总?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接着看。

“元帅之首”
朱德元帅就是这第一位老总,比起老总的称呼,朱德元帅有个更为出名的名号——“元帅之首”。
朱德为何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首,人民军队又为何对朱德有着相当高的信任和敬重,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大名鼎鼎的朱老总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还是一位旧时代的军阀,在川渝地区有着不小的名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不好”的军阀却一心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跟着共产党搞革命,当时陈独秀得知这个消息后还婉拒了朱德。
后来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朱德真正显露身手还是在南昌起义的时候。

1927年的南昌起义是一场凶险又惨烈的争斗,在这个过程中,朱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毅在回忆中说过。
“朱老总在南昌暴动的时候还没有树立起很大的威信,相比于信服他,更多的人只是把朱老总当一个老同志而已。”
朱德一开始没有领导基本部队,他率领参加起义的时候只有一个五百人不到的,甚至不能称为营的部队。由于人数少,朱德带领着这个第九军被安排负责先遣任务。
朱德老总的统帅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无论是起义初期还是后期,朱老总似乎并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朱老总真正让人清晰地认识到他的个人能力还是在起义失败的时候。
这个关键时刻的重要事件就是“三河坝分兵”。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在三河坝兵分两路,除开由周恩来、贺龙等大将带领主力部队直奔潮汕,剩下一支队伍就是朱德领导的,准备阻止敌方对主力军的袭击。

朱德手里只有4000左右的兵力,面对敌人的袭击,在坚守了三天三夜后,朱德的手里只剩2000余兵力了。
在逃离的过程中,遇到了二十四师的剩余兵力,两支队伍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下,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朱德在这个紧要关头站了出来,一个有魄力、强硬、有威信力的领导站在了这支混乱队伍的面前。

他首先针对一些人提出的解散队伍的想法进行了反驳,提出了北上进湘西的策略;其次,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和隐蔽计划,力求保证队伍的生命力。
后来在带领队伍北上时,朱德数次独自带领小队进行突袭,挽救部队于水火之间,栗裕回忆说。
“大家在取得胜利后,经过这条由朱德大帅拼出来的生路时,都能看到朱老总站在崖壁上,像一尊雕像一样,给人支撑下去的力量。”
然而,好景不长,恶劣的战争形势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朱德带领的这支残存队伍。

张启图在描述这个场景的时候用了“师长、团长皆有逃走”的描述。直到27年10月底,这个队伍竟只剩下了朱德、王尔琢和陈毅三位团级以上干部。
南昌起义的火种看似就要熄灭之时,朱德站了出来。
“大革命失败了、起义军也失败了,但革命没有失败、革命还是要继续,搞下去是必然的!”
朱德的言辞铿锵有力。

“同志们,要搞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就回家!你们要坚信,我们的革命会像俄国1917年的革命一样,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这个关键时刻,以朱德为首的新纵队成立了,一共800人,代表了南昌起义的结局和中国革命火种的延续。
朱德就这样带着革命的火种,向着井冈山前进,最终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朱毛会师。

后来的两人多次合作,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壮举。
这位新中国的解放军总司令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他敢于牺牲,敢于承担和义无反顾的精神是他被称为伟人的原因,也是他位列十大元帅之首的根本。

“战场猛人”
这十大元帅中的第二位也是四位老总的第二位,他就是彭德怀彭老总。

彭德怀早年在湘军中任职,属实是很早就进入了战场去磨练。
彭德怀也是个狠人,打起仗来常常有种不要命的架势,所以即使当时的彭德怀还没有闯出一番名号,但其作战风格也已经在全湘军都传遍了。
后来彭老总发动了平江起义,一手创建了红五军和红三军团,这时候的彭老总迅速成长为我军领导核心中的骨干。

上文中提到过的朱毛会师也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的关键人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朱毛,还有一位就是彭德怀元帅。
当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彭德怀在我军中的实际地位已经非常之高了,是我军当时的前敌总指挥,负责三军的协调作战,可以说仅次于朱毛。
后来在抗战期间,彭德怀也一直在战场第一线进行领导指挥工作,和毛主席朱老总不一样,彭老总是要真真切切在战场上进行工作的,对现场的把控是彭老总战争中制胜的关键之一。
百团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彭德怀指挥的、带领我军在抗日战场上获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为我军树立了决心。

这次战斗,彭德怀指挥我军近20万兵力对日伪军发起了进攻战役,进行了近1800次战斗,消灭日伪军近5万人。
这场战役让彭德怀在军中的影响力骤增,成为了我军的标志性人物和令敌人忌惮的将领。

后来抗战胜利后,彭德怀彭老总又接下了抗美援朝的重任,带领着抗美援朝志愿军奔赴朝鲜,最终成功将敌人打回了三八线外。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的每次部署计划都是精准的、到位的,他在朝鲜战场上付出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即使他后来生病回国,在修养的时候还是一直关心着朝鲜战争的形势发展。
这位性格刚直的老总自平江战役以来,不间断的打了近20年的仗,他的贡献不是几句话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毫无争议的位列十大元帅第二位,仅次于朱德元帅,备受毛主席的尊敬。

“弃奢从简”
这第三位元帅就是位列元帅第五席的贺龙元帅。

和朱德一样,贺龙也是从南昌起义中走出来的我党的重要将领。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毅然决然加入到了起义的队伍中。
“不穿皮鞋穿草鞋,两把菜刀闹革命”就是形容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事情的。
当时的贺龙带领第20军来到南昌时,在宏道中学的校舍临时设立了指挥部。10天后,贺龙带领他的军队离开了这里,当时的情形,刘屏庚记忆犹新。
“他和我道谢,离开时,他嘱咐我检查一下校舍有什么破损,有问题即时找他,他还留下了许多东西,说是让我当个纪念。当时的他穿着一身灰布军装,系绑腿、赤脚草鞋,和来到这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贺龙多年后回忆说。
“1927年是一个节点,在那个时候我找到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让我找到了新的人生意义,我把那些东西留下来,一方面和以前的生活做个切断,另一方面也是感谢刘屏庚的帮助。”
贺龙在加入我党之前确实早已名震四方。
北伐战争时期,贺龙就凭借声东击西的方式屡次将敌人击破,当时军阀混战,但是面对贺龙的军队,许多军阀能避开就避开,可见贺龙的威慑力。

南昌起义前拉拢贺龙的人也不在少数。
“当时的敌人也想来拉拢我,送来了黄金白银,又跟我许诺了一堆的官职,但是我当时根本听不下去,我已经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贺龙在回忆南昌起义的时候说。
“尤其是蒋介石,对我承诺了许多天花乱坠的东西,但是我知道这个人不靠谱,中国的未来不能交到他手上。”
贺龙加入我党后也未改之前的作风,依然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作风,面对战役从来都是不惧不畏。

尤其在反围剿的战争中,当时的第四次反围剿战役,我党的领导经过数次的沙盘演绎,怎么也找不到破局之法,偏偏贺龙硬是做到了。
“我们先将敌人引入到我们设立的圈套里,将他们聚在一起便于我们整体进行歼灭,采取前后包抄的方式,不留余地。”
这场战役至今依然无法在沙盘上演绎出来,因为这个过程中全靠贺龙的敏锐力和观察力,一个时机都不能错过。
也因此,这场战役被称为与四渡赤水相媲美的神级战役。

可以说,贺龙元帅的作战能力是很少有人能相提并论的,尤其在临场作战能力上,贺龙更是所向披靡,这也是他为何能位列元帅第五席的原因。
贺龙虽然建国后就一直从事后勤工作,但是依然非常受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会尊称他贺老总。

“名副其实”
这最后一位老总就是位列十大元帅第六位的陈毅,陈毅元帅和其他元帅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首先我们来说陈毅本人。
陈毅本人是个知识分子,当年留法的进步青年中就有他一个。

陈毅是个喜爱文学的人,到了文学鼎盛的法国,陈毅更是沉迷于诗歌文学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等我回国,我要做中国的维克多·雨果,我要写出我自己的诗文。”
当时的陈毅在法国文化的熏陶下,接收了许多的先进思想。
当他回到战争频发的祖国时,他放弃了他成为诗人的想法,转身投身到革命的事业当中,因为他看到了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觉心痛,立志要改变这个现状。
许多人说陈毅元帅并不“名副其实”,他的战功都来源于他的搭档栗裕大帅,实际上这个说法实在是有失偏颇。

无论是哪个时期的陈毅,都完全够得上元帅的评判标准。
这第一件值得说的就是和朱德、王尔琢当时的三河坝分兵,具体情况上文已经提过,当时那个凶险的情况,正是由于陈毅对朱德的支持和对军队的坚守,这支队伍才能顺利与中央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的陈毅已经是仅次于朱毛的第三号人物,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名声,后来更是连续担任了红6军政委、红22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和西方军总指挥。

除了陈毅元帅本人,陈毅元帅的经历也和其他元帅不同。
当时的北方战场激烈,其他大帅都在北方战场奋勇杀敌,但是陈毅元帅却在南方坚持游击战,这一打就是三年,也正是这段经历,陈毅数次陷入危机。
南方的游击战由于依靠地形的优势,所以游击队经常会与中央失联,一失联就两年的情况经常发生。
当时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的消息传遍了北方的大地,但南方大山里驻守的游击队却得不到消息。
为了及时把消息传递过去,中央派了许多联络员进入大山寻找游击队,没想到,当游击队听说来意后,都认为联络员是叛徒,就击杀了。

没办法,陈毅只好自己亲身前往,在这个途中,数次面临被击杀的风险,好在陈毅的个人魅力足够强,能让人对他的信服,才屡次脱险。
正是陈毅元帅在南方游击战三年,我军在南方的游击队伍得以保存,为我军后来南方战场的壮大打下了基础。

三位老总、一位元帅
回到标题的问题,这四位大帅都是新中国毫无争议的英雄将领,为什么大家尊称朱彭贺陈为老总,但毛主席对陈毅却从未这样称呼过呢?
原来是因为有一层“师恩”关系的原因。

毛主席是很注意自己和其他领导人的关系的,一般来说,毛主席不会过多的表达个人的私人情感,他会约束自己和其他领导人的交往之情,但有个例外就是陈毅。
“陈毅这个人,既冒失,又可爱。”这是毛主席对陈毅的评价。
原来陈毅爱诗书,毛主席也爱诗书,两个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经常就会交谈起这些事情。
毛主席说他们相见恨晚,这可不是一般的评价,这足以证明他们之间的感情相当不错。

陈毅任外交部长的时候,经常要宴请外宾,有一次陈毅喝多了酒,回到了毛主席的阳光室,然后竟然在毛主席的床上睡了过去。毛主席得知此事只是笑笑说:“陈毅就是那样的人。”
毛主席也经常指点陈毅,为陈毅的工作点清方向。
毛主席之于陈毅,既像老师,又像知己,两人感情之深,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正因为如此,毛主席从未称呼陈毅为老总,或许,直呼陈毅大帅的名字才是毛主席表达亲近的方式吧。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